第17章 偷袭
威廉和泰格最终走进了那营帐之内,只见各部首领,皆带着一丝疑惑的目光注视着领袖曼斯。
众人无不怀着好奇,想要一窥这场深夜的紧急召集究竟有何等重大的急事。
曼斯在众人都已到齐之后,脸色庄重地开口道:“根据白树村的易形者传回的消息,那北境人的军队已然行动,他们的一万大军正朝着风声峡的方向疾驰而来。”
“据易形者所言,他们只需六日左右的时间就能抵达此地。”
在场的众人闻言,皆是一惊。那北境军队,犹如一只狰狞的猛兽,正悄然逼近。
营帐之内,火光跳跃,映照着每个人的面庞。曼斯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犹如战鼓般敲击着众人的心弦。营帐之内,气氛愈发紧张。
曼斯领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托蒙德微笑着回应道:
“他们不过区区一万余人,竟敢如此大胆地挑战我们五万人,未免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依我之见,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在他们必经之路设下陷阱,进行骚扰袭击。北境军队虽有一定数量的后勤支持,但面对我们的连续骚扰,其行军速度必将受到拖累。”
“一旦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在他们措手不及之下猛攻,北境军队必将在我们塞外彻底覆灭。”
托蒙德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继续补充道:“我们可以派出精锐的斥候,潜入敌军的后方,破坏他们的营地、粮道,甚至可以尝试偷袭他们的辎重队。”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要面对我们的正面攻击,还要应对来自背后的危机。在我们的布局下,他们的士气必将受到重创,而我们则可以乘胜追击,一举取得胜利。”
曼斯听到托蒙德提出的方案,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其中的利弊。他环视四周,对身边的拉米尔说道:
“托蒙德的方案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人数虽多,但面对北境军队的装备和纪律性,这样的策略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随后,曼斯转向拉米尔,询问他的看法。拉米尔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托蒙德的方案。
拉米尔提到了塞外的地形,那片熟悉的森林,对于我们这些自由民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骚扰北境军队,就如同鱼儿得水一般。
“是啊,托蒙德的分析很有道理。”有部落首领在一旁附和道。
在众首领身后,威廉站在那里,目光如炬。当曼斯准备同意提出这个方案时,他挺身而出,以一种沉稳而自信的语气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诸位,我认为在面对北境的军队时,我们不仅要对他们进行骚扰,还要坚壁清野,让他们无粮可取,无地可守。”
“我们要先避开他们的锋芒,待其军心颓靡之际,再一举将其包围,如此,定能让他们在塞外全军覆没。”
会议室内的其他首领们闻言纷纷皱起了眉头,看着这个年轻人竟然在会议中插嘴。
托蒙德看到插嘴的威廉,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他冷冷地说道:“一个小子,乳臭未干,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滚出去。”
威廉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面前这些对他发言感到不满的首领们。他心中并无惧意,反而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曼斯眼见威廉提出意见后被众多首领呵斥,他向台下众首领说道:“各位,这年轻人威廉,乃是我们自由民中卓越的青年,他是我有意倾心培养的接班人。”
“他虽年轻,却有着卓越的智慧与胆识。”
众部首领听到曼斯如此一说,眉头紧锁,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突然,洞穴部的首领站了出来,他看着曼斯,沉声说道:“曼斯,你是我们塞外自由民部落一致推选出来的领袖,这样我们才服从你的领导,才愿意服从你的意志。”
“但你却说要将威廉培养成你的接班人,你这是要绕过各部落,自行选择下一任领袖吗?如果没有我们各部落一致推选出来的领袖,我洞穴部第一个不会承认。”
周围众首领听闻此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洞穴部首领所说。
曼斯见有人质疑自己,微笑着说道:“我对于塞外领袖的推选是十分尊重的,我只是将威廉视为未来的接班人进行培养。如果各位部落中也有优秀的青年,我希望你们能够推荐上来。”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转向更紧迫的问题,那就是北境军队向我们逼近的事实。”
曼斯转头看向威廉,问道:“威廉,你提出的避其锋芒、坚壁清野的策略,能否详细地为我们解释一下?”
威廉回答道:“避其锋芒,就是我们带走物资储备,烧掉风声峡整个军营,不给北境军队留下任何物资。”
“坚壁清野之后,我们五万自由民分为两部分,四万人经风声峡旁乳河向着乳河上流撤去,另一万人则化整为零分成小队,去袭扰北境军队后勤。”
“只要我们主力不与北境军队主力决战,他们必定会因为后勤而撤退。”
“一旦北境军队后撤,军心必然受到影响,此时我们的那一万自由民小队将一路进行袭扰,使得北境军队疲惫而导致军心大乱。最后,我们四万人再从乳河上流而下,寻找他们进行决战。”
曼斯听到威廉的建议,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你的策略确实可行。那么各位首领们,你们觉得如何?”
片刻的沉寂后,众多首领纷纷看向曼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纷纷点头表示支持威廉的建议。
在军营大门前,自由民哨兵小队被班扬所带领的游骑兵巧妙骗开大门,然后捂嘴偷袭,轻松取其性命。
只留下的两名惊恐且被控制住的哨兵,眼神中充满了恐惧。班扬低声问道:“聪明活,懂吗?”
两名自由民哨兵,连忙点头,表示明白。
随后,班扬向他们询问了自由民的粮食和装备所在位置。他们毫无犹豫地透露了出来。
班扬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们身后的两名游骑兵用剑柄打晕了这两名哨兵。
班扬摇动火把,向森林中的游骑兵下达了成功的指令。突然,森林中燃起了一串串的火光,马蹄声此起彼伏。
只见四百人骑兵浩浩荡荡地举着火把冲向大门处。
班扬告诉带队游骑兵的指挥官科林,自由民的粮食和装备的位置已经得知。
科林吩咐班扬,让他率领两个小队的游骑兵,守护好自己方的退路,军营大门。
科林随后策马在自由民大营内疾驰,马蹄声如狂风骤雨,自由民的巡逻队伍面对这股突如其来的游骑兵,被惊恐驱赶,如惊弓之鸟般四处逃窜。
游骑兵们如狂风般扫过,火光中,他们丢下油壶,再投掷火把,刹那间,火势如野火般四处蔓延。
自由民统帅的大帐内,领袖曼斯和其他首领们,闻声都惊愕不已。
曼斯立刻下达命令,让各首领返回自己部队的军营,紧急组织部队抵御这未知的敌人。
等到他们返回军营时,只见军营内一片混乱,一部分游骑兵骑马在军营内穿梭,撞倒帐篷,再投掷火把,火势如燎原之势,整个自由民军营已然化为一片火海。
威廉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挫败感。
不多时,科林望着已经熊熊燃烧的粮库和那存放装备的仓库,心中明白此行目的已经达成。
于是他不再停留,命令身边的号角兵吹响守夜人号角,那号角声穿透了整个军营的上空,如同冬夜的寒风,指示着游骑兵们撤退。
曼斯带着冷峻的表情,注视着燃烧的大营,吩咐手下立刻叫自由民人群撤离军营。火焰映衬下,他的眼神如同冰冷的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