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更广阔背景
由于科学知识史只能在其他更基本知识形式的背景下进行理解,因此,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并鼓励研究不同文化中的直觉知识和实践知识。例如,卡特娅·伯德克(Katja Bödeker)在德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从事了比较性的田野研究,分析了力、运动、重量和密度等直觉概念的发展。[16]另一个记录详尽的研究是关于原住民及其力学和其他知识的,由伍尔夫·谢芬霍夫(Wulf Schiefenhövel)及其同事在埃博人(Eipo)中完成。埃博人是一个居住在新几内亚偏远山区的民族。我们还根据考古发现对实践知识进行研究:由约亨·比特纳领导的跨学科研究小组,在TOPOI卓越集群的领导下,曾经并且直到最近,也仍在系统地重建古代世界的称重技术。在意大利和中国开展的田野调查中,戴培德和马深孟一起对这类技术中的实践知识进行了研究,并在制造手工天平的描述中进行了总结。[17]
从演化角度对知识史做出解释可以追溯到与曼弗雷德·劳比希勒(Manfred Laubichler)的合作,他将进化发育生物学的见解带入我们的讨论。[18]我们开始关注人类世挑战是一个大型跨学科项目的结果,该项目与卡特琳·克林根(Katrin Klingan)、克里斯托夫·罗索尔(Christoph Rosol)和贝恩德·舍雷尔(Bernd Scherer)共同策划,并设在柏林的世界文化馆(Haus der Kulturen der Welt)。[19]该项目不仅涉及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而且还有来自民间团体的艺术家和代表。在本书中,我们特别使用了诸多研究成果,包括彼得·哈夫(Peter Haff)、威尔·斯特芬(Will Steffen)和扬·扎拉谢维奇(Jan Zalasiewicz)等地球系统科学家的见解;也包括与萨拉·纳尔逊(Sara Nelson)、克里斯托夫·罗索尔和其他人对“技术圈”(technosphere)概念的共同研究;还包括罗伯特·施洛格(Robert Schlögl)、本杰明·施泰宁格(Benjamin Steininger)、托马斯·特恩布尔(Thomas Turnbull)和海尔格·温特等人的著作中对能源系统转型的见解;以及与本杰明·约翰逊(Benjamin Johnson)和本杰明·施泰宁格共同研究的人类参与氮循环的历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