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序
何以“知道了”
这本集子,写了不下20年,10年前曾自行刊印过其中的45则,时名《政余随谈》。一直试图如愿丰润,久拖未决。并非“十年磨一剑”,也无关乎“慢工出细活”。坦率地讲,10年来,一直公务烦冗。这原本就是“以文资政,政暇弄文”之作,自然只宜抽暇而为。加之生性疏懒,说得冠冕堂皇一些,则是着眼于慢慢活、避免透支过甚,于是,主观上也宽容了自己的拖沓。
庚子新春,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宅居时间多了些,遂下定决心拨冗打理。“五一”假期集中攻关,终于分门别类、集结成册。此后断断续续,偶尔修订,至岁末方才定稿。从夏到冬,从暑到寒,不觉又是一年,真是“逝者如斯夫”!
集子名叫《知道了》。“知道了”是生活中常常不经意间甩出的大白话,古今中外,从三岁孩童到耄耋老人,概莫能外。人们常说“是真佛只说家常话”,其实,家常话看似家常、未必寻常,只是熟视无睹罢了。这正如萝卜生姜,都是家常菜,也不见得有多昂贵,但“冬吃萝卜夏吃姜”,对健康的好处早已固化为民谚。家常话质朴无华,却每每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知道了”便是这么一句老少咸宜的家常话。倘使有人问你“知否知否”,回应“知道了”——浅层次的场合,是你了解了某个真相;更深的层次,“道可道,非常道”,这个“道”,可以是天道、地道、人道……一切内在规律都是“道”,回应“知道了”,那就不是一桩平常的事儿了。正当梳理集子的当儿,有文化学者得知此名,称“知道了”三字分别对应“儒道释”。歪打正着,如此甚好!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汲取百家营养,一向是我的追求。
草生一秋、人生一世,一个人能在世间行走,弥足珍贵,也不容易。活着的价值在哪里?应该怎样活着?自古以来,就有许许多多活得较真的人执着追寻。有人把这个命题概括为“人生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问”很哲学,哲学到“灵魂拷问”的程度;也很世俗,世俗到“保安三问”的直白。不是吗?此次百年未有之疫情中,进单位、入小区,无论是谁,每至大门入口处,都时常与保安大叔警惕的眼神遥相对光。
很多年前读一本闲书,书壳子上藏着一句话:“不做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这话很有禅意,深深地扎根心底。无聊之余,我偶尔思考“人生三问”。感谢生我、养我、惠我、助我等有幸相遇相识相知的人们,他们为我增添了人生的使命感。尤其是特殊的人生履历,使我有幸近距离接触诸多有故事、有内涵的人,得以经常性地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获得启迪。在不同的人生路段,生活着,思考着,也就成了我的人生状态。曾自号“行走中的思索者”,也刻有一枚闲章“在思想里飞翔”,思考,成为我的人生标识与“护身符”。多年来,秉持“平和做人、积极处事、轻松生活”理念,坚持“用文字梳理思想,用思想澄澈灵魂,用灵魂浸润文字”,将所见所闻所为所思形诸文字,力求借梳理文字使自己的见解更深刻、思想更通透、心境更平和。
水到渠成,颗粒归仓,这就是本书的“今生”。这些点点滴滴的人生随感,梳理于不同时段,集多年习得与体悟。三字以蔽之,即是“静、德、通”。素以为:人应该有静气,静能定心,静能止躁,静能生慧;人应该有德,以德润身,以德济人,以德成事。静而有德,则可以通,通彻生命要义,通明待人至理,通达行事大道,通晓世间规律。烦冗之余,坚持静悟人生之理,静学事功之途,静修作为之能,静养怡神之气,由此形成的101则随感,相应分作修己、达人、事功、明理4个板块,基本体现了自己所谓“常虑修身之短观己则积极进取,常怀感恩之心待人则心气和平,常思岗位之责行事则能有所为”的座右铭。
作者只管书的“今生”,它的“后世”悉于读者而定。就自己的意愿,人生苦短,当然期盼所有的人都能尽早明白一些基本的道理,从而少走一些弯路;大而言之,则是冀望于当下端正社会心态、重塑人文秩序有所裨益。唐人杜牧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每一次细细咀嚼,总是倍感苍凉!好在,观今鉴古者大有人在,这便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密码所系;好在,一代代的行者,总有人“述而又作”,将人生感悟刊刻成书,让别的行路人得以借光。
我深知,跟人讲道理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彼此不在同一个频道,苦口婆心,往往是“鸡跟鸭讲”,对方未必听得进,甚而滋生逆反心理。吃力不讨好,这是令人惆怅的。因而,我并不奢望这个集子的影响力,但所有的思考,我都是认真的,很多也是长期思索的产物。就写作风格而言,自己素来崇尚大道至简,主张行短文,对微言大义式的春秋笔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是以为序。
陈相飞
辛丑初春于江南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