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九晚五,老朱被我气炸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寒门难出贵子?解决办法有了!

老朱已经对苏泓这个什么学校来了兴趣。

不过仍有诸多不解之处需要解答。

他再度开口道。

“我看这什么教室之内,年龄可是参差不齐的。”

“那肯定是有人学的好,有人学的差。”

“这样一起讲课,难免得是要有所取舍吧?”

“不管朝着哪一边去倾斜,都会让另外一边出现一些问题的。”

老朱开口,指出症结所在。

“这倒不错。”苏泓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心说这老头还挺可以的。

直接就指出了一些问题。

当然——这些在他眼里看来,倒并不是什么问题。

“这解决起来,倒也简单的很。”

“在我们这,一共是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个级别,就是你们看到的小学。”

“每年都会有一个考核,我们叫考试。”

“只要考试过了,就可以从小学升到中学。”

“这小学跟中学教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只要上了中学,那就代表着有可以参加童试,考取秀才的能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而之后若是考取了秀才,那就会继续提供晋升,晋升到高中部,向着考取举人的目标继续前进。”

“那若是一直考不成秀才呢?”朱标询问:“总不能继续是免学费,一直在学校里面呆着吧?”

他提出自己疑问。

父子之间心意相通,这倒也是老朱的想法以及疑虑。

这科举可是有门槛的。

只是想想就能够知道。

哪怕有人教,也会很多人难以成材,甚至连秀才都考不上。

虽然在开国初期,考虑到人才凋敝,他扩充了科举中试的数量。

但也远远不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若是一直考不成秀才,就会一直呆在小学部。”

“在小学呆了三年,要是还考不过,可选择自愿放弃。要是六年的话,可进行强制退学。”

“这代表确实是在科举这块,难以有所成就。”

“就会进行另做处理,直接退学,或者是选择在我们这里进行别的方向。”

“可以选择强身健体,日后参加军队,或者选一门手艺进行培训。”

“日后至少是能够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而且学的知识也不会亏,毕竟多懂点总不是坏事。”

苏泓介绍起来。

“这……倒确实是不错!”

“不管是当兵还是学门手艺,都是一条好出路。”

朱元璋眼前一亮。

他所担忧的就是这。

四书五经,再加上八股文什么的,除了科举之外,对其他方面的收益很低。

很多人学了知识,还考不中秀才。

又耽误了做其他营生的时间。

到最后,就只能够是无所事事,生活下去都是困难。

朱元璋知道,很多人穷其一生都是在求学,陷入到梦里无法自拔。

但是如果这什么学校。

能够给提供一个别的路子,倒真是可以的!

最长六年就强制退学,也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我们这里教学更是先进。”

“建立学校不过才短短四年,就是将县里面的所有学子都纳入其中。”

苏泓开始重点介绍起成果。

“开始县里面一些富家子弟,根本看不起免除学费这点福利,还是选择在家请私塾先生教学。”

“但是他们很快就是发现,在家教学跟在学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第二年的时候,太平县童试的所有秀才名额,就都被我们学校进行包圆,其中不乏有很多穷人家的孩子。”

“最终一些富家子弟,也会选择不去私塾,是将孩子送了进来。”

“如果你们来这里落户的话,孩子自然也是可以在这学校里面上学的。”

“只要底子不算太差,在现今科举名额增多的情况下,考取个功名没有丝毫问题。”

苏泓抛出了自己的饵。

现在士农工商,商排最末可不是说着玩的。

他想一想就能够清楚,这老诸家虽然生意做的蛮大。

但肯定想要子孙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让孩子加入学校里面,无疑是最优选!

正常私塾里面,都是难以请到真正高明的先生。

多是一些老秀才,屡试不中,只能是一遍教书一边科举。

而自己这里,则是不会选择老秀才。

因为他们太过迂腐,哪怕自己出钱,也难以改变教学思路。

选择年轻一些的秀才,年纪最大也只是中年秀才作为老师好处可太多。

这些人本来要专注于考举人,不事劳动。

往往家里面日子过的不是很好。

迂腐程度同样是要轻很多,只要给足薪水。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提供的后世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靠着老旧的私塾,进行闭门造车什么的。

根本比不上这种平时就有考试,很多个学生在一起交流的制度。

至于老朱说的。

给自家孩子准备了大儒什么的。

苏泓根本就没当回事。

那大儒是你家的啊?说请就请?还提前这么长时间备着?

“你们俩想想,我这学校怎么样?”

“只要在我们这里落户,那便可享受。”

“到时候给孩子考取个功名,对你们家族也是有好处的!”

苏泓开口。

看着他俩人一副眼珠子乱窜的样子,觉着自己得是给他们点思考时间。

便是借着透气,先从屋子里出去了。

“我儿,你怎么看这什么学校制度?!”

朱元璋的呼吸都有点急促,直接是开口说道。

“这……如果推广开来,对咱大明绝对是有好处的!”

朱标也是有所兴奋。

“这样的话,甚至是可以将抱团的文官集团,给一举铲除!”

“没错。”老朱沉着声说道。

“首先来说,我看一个屋子里面,至少可以容纳三四十个人。”

“按照他所说的免除学费,只收书本费。”

“每年还会有扶持,等于说寒门子弟进行科举的门槛大大降低,在学校里面占比应该是最高的。”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颤抖。

“本来限制寒门子弟参加科举的,主要就是成本问题。”

“不但需要交着高昂的私塾费用,更是因为科举难度,导致秀才都考不上的话,就相当于浪费了几年时间。”

“这对一个穷苦人家孩子来说,是万万不能够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