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那些影响历史的小人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罪己诏与巫术

历史上,汉武帝创办了很多个第一。其中,比较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晚年期间,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批判性的总结,并公布天下。这就是罪己诏。当然了,好端端的人犯了一些错误是不会莫名其妙的主动批评自己的,还公布于众,更别说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了。汉武帝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太痛了,他痛彻心扉、痛不欲生,不改不行了。

要不说我们的祖先聪明呢,发明了痛改前非这个成语。深知人们只有痛了才会改,没听说过什么爽了才会改的。

诱发汉武帝痛改前非的,正是小人物江充导演了一场震惊后宫的巫术,最终导致几万人死于非命,更主要的是,这几万人里有未来帝国的接班人。

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汉武帝能不痛么?

在中国古代,巫术师和医术师的结合体是巫师。这个结合体的厉害程度,绝对可以突破现代人的想象。从影响力方面,他们可以操纵国君的废立;从业务技能方面,那就是个全科医生。什么内科、外科、耳鼻喉、妇科、儿科、肛肠科啥病都能治。

当然了,他们是只管治,不管好。

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的进步,巫术和医术开始分离。最早支持巫、医分家的,正是神医扁鹊。扁鹊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向存在了上千年的巫术发起了挑战,并提出了一套“六不治”理论。这样一来就等于抢了巫师们的饭碗,结果自然是树敌无数。但是,巫师们也不会因为一个扁鹊而集体失业。

他们照样在这个岗位上,过得很滋润,偶尔还会掀起一场滔天巨浪。您比如,西汉汉武帝执政时期,一场“巫蛊之祸”就把朝廷搅得是天翻地覆。

这一场“巫蛊之祸”事件竟然直接导致了几万人丧命。

汉武帝晚年,一次病重期间,本来心情就不好。这时候贴身太监江充担心和自己不对付的太子刘据登基后会找自己麻烦,于是就指派一个巫师,跑到病恹恹的汉武帝面前,装模作样的说道:“哎呀,咱这大汉王朝的都城上空,飘荡着蛊气啊。要是不把这蛊气给除掉,您这病就好不了。”

病急乱投医的汉武帝信以为真,立刻安排江充担任蛊气铲除调查组的组长。很快,都城内一阵骚乱。果不其然,在太子刘据的宫中发现了行巫蛊之术的木偶。很显然,这个木偶是江充事先安排的。

刘据身为太子,那也不是好惹的主儿。他看到江充栽赃自己,能饶的了他嘛?刘据盛怒之下,毫不留情的杀死江充祭了鬼神。

江充的党羽一看太子是个硬茬儿,也不敢和他硬碰硬,直接跑到了汉武帝的面前告状。说说刘据要造反,要抢班夺权。汉武帝是谁啊,是个穷兵黩武一辈子的人,连鬼见愁的匈奴人都被他赶到了欧洲的暴躁老人。好家伙,我这还没有死呢,你小子就等不及了!就要来硬的了!行,那咱爷儿俩比划比划,给你点儿颜色看看,让你知道马王爷为啥有三只眼。汉武帝火速命令丞相刘屈髦率军去搞定太子。

这结果吗,是毋庸置疑的。当儿子的怎么能顶得住老爹的千军万马。还没怎么比划呢,刘据吓得逃跑了。可是,这天下是老爹的天下,你能跑到哪儿?

对,跑到深山老林或者穷乡僻壤的村子里,没准能活命。于是乎,刘据带着两个儿子开始了漫漫逃亡路。即便是太子,只要逃亡,就不可能一路上鸟语花香、阳光明媚,至于大摇大摆地走官道更是不可能。因此,他只能一路穿山越岭、锦衣夜行,还得时刻躲避豺狼虎豹、追捕的官兵,外加只认钱不认人的土匪路霸。由此可见这条逃亡之旅有多凶险。

好在,太子凭借毅力,最终从陕西跑到了河南。最终,在一个叫泉鸠里的村子里落了脚。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西部与陕西省交界处的泉里村。逃难的刘据到这儿以后,也不隐瞒自己的身份,直接向这群淳朴的村民交代了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最后,他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我现在需要你们的帮助。

泉鸠里的人虽然少,也没见过什么世面,但个个都深明大义。他们听到太子声泪雨下的“表白”后,纷纷对太子一家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怜悯,还有不少人留下了心酸的眼泪。

最终,村民一致决定,一定要保护好太子全家,供养他们全家。

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几个朝廷通缉犯,能免费享受吃喝住一条龙的服务,这让太子的心中非常的不忍。毕竟,那个经济极不发达、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庄,能有多少家底保证太子该有的生活水平呢?

可是,总不能让太子和村民们一样,整天吃糠咽菜,营养不良吧。为了让太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帮村民竟然开辟了第二副业。开始做手工,编凉席、草鞋什么的,然后徒步数里到县城里销售。他们只为多挣点钱,好让太子一家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很快,太子良心实在过意不去,决定自力更生。他的自力更生倒不是说也去干农活、做手工,而是写信请朋友帮忙。

刘据把自己的人脉圈子梳理了一番,发现有一个相交多年的老相好可以帮助自己。原因很简单,这个老朋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只要他随便拨点钱,就够他全家乃至整个村子吃好几年的。

结果,正是这封信葬送了自己的命。

那个年代送信,和现在送快递差不多,需要经过各种中转、各位快递小哥的接力,才能送到湖县的老朋友家里。结果就在这个过程中,也不知道是哪位小哥透露了风声,引起了官府的注意。

什么玩意儿?泉鸠里来了几个来路不明的人。当地的县令李寿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像被开水烫了一样蹦的老高。好家伙,要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把太子给抓着,升官进爵指日可待啊。

李县令连忙点兵点将,星夜出发,一刻不耽误的杀向了偏僻静谧几百年都与世无争的泉鸠里。

令李县令没有想到的是,泉鸠里的村民竟然拿起了砖头瓦块、锄头铁锹和官兵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太子保卫战”。

太子是见过世面的人,深知在正规军面前,这些农民兄弟即便能顶得住一时,绝无可能顶的住一天。刘据不忍心村民遭遇官兵的屠杀,主动选择了自杀。

可即便是这样,那些杀红了眼的官兵还是不停手,最后竟然选择了屠村。

看着全体村民和太子全家的尸首悉数摆在自己眼前,李寿猖狂地仰天大笑。他笑的是那样的无邪,那样的惟我独尊。这也难怪,毕竟,数不尽的荣华富贵正在向他招手。

很快,又在无数快递小哥的接力下,拿下了太子的喜报被送到了长安。结果,老来丧子的汉武帝并没有因为喜报而感到有一丝的欣喜,反而留下了两行浑浊的老泪。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汉武帝作为一个疾病缠身、风烛残年的老人,此刻,正在经历这个悲哀的折磨。

冷静下来后,他又觉得这个事情有些蹊跷,因为刘据是自己深爱的儿子,这个儿子没有造反的理由啊。本身他就是太子,而且自己也从来没有废掉他的意思。这天下迟早是他的,他有必要造反么?随着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多,汉武帝愈加的烦闷。于是,他找来了几个老伙伴,也就是令狐茂、田千秋等人,想和他们唠一唠这件事。

田千秋非常的睿智,没有一上来就刘据是该死还是该活这个问题和汉武帝进行意见交换,而是和汉武帝谈论了一些概念上的问题。

他问汉武帝:“您觉得,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偷了家里的财物,是该打一顿教育教育,还是直接杀了拉倒?”

汉武帝想了想,心说这点儿事儿,哪至于杀了啊。可是,还没有等汉武帝张口表达观点。田千秋又直接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天子的儿子如果错杀了人,该定什么罪呢?

呀!这个问题比刚才那个更刁钻,汉武帝面露难色。冠冕堂皇的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吧,这种大义灭亲的话,嘴上说说是容易的。可是,真要动刀子砍死自己的骨肉,恐怕是个人都得纠结犹豫吧。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自己又不是老虎。

面对面露难色的汉武帝,田千秋没有让他为难太久。他直接说道:“其实,刚刚这两个问题不是我的首创,而是一位白发老人托梦给我的。这个老翁也没有给我直接的答案,而是告诉了我六个字:子不教,父之过。”

汉武帝听到这儿瞬间明白了,刘据如果真的有错误,那么,真正该负责的人是自己啊。况且,是真有错,还是假有错,目前就只有江充的一面之词,很难经得起推敲。

于是,汉武帝任命田千秋等人,开始针对太子的事情,进行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是江充利用巫蛊之术栽赃太子的。太子被逼无奈,才领兵反抗,因此,太子是属于在“正当防卫”中,有些“防卫过当”。错呢,是有一点的,但是凭借他的地位,远远没有到需要判死刑的程度,更到不了需要调用国家军队去镇压的程度。这件事完全是小事大做。

汉武帝了解完真相以后勃然大怒。这帮该死的东西,害得我们父子反目成仇,搞得我这白发人去送黑发人。这简直是天理不容啊。于是乎,草根出身,穷乡僻壤出来的无赖江充家族、朋党们,被悉数送上了断头台。

刽子手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勤勤恳恳的砍了几万个脑袋,汉武帝这才表示了满意。您看看,这一场巫师导致的后果,是不是足够惨烈。

砍完以后,汉武帝又开始反思自己。后来他发布了流传千古的《轮台罪己诏》。这个诏书的中心思想是:我错了,我改。我将从如下几个具体的方面进行悔改:一是凡是伤害老百姓利益的政策一律取消;浪费老百姓精力、财力才能办的事儿,一件也不允许办;不再穷兵黩武四处征战。总之,归纳起来的中心思想是,人民所期待的事情,就是大汉朝廷砥砺前行的方向。

事实上,汉武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江充这个卑劣小人,还是以生命为代价,间接的为大汉人民做了点实事儿的。只是,苦了太子刘据一家了。

历史于人,甲之砒霜,乙之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