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步,从普通同事到挚友
一般说来,随着沟通双方关系的不断深入,沟通邀请强度的不断加强,频率也会不断增加。我们看看普通同事是如何成为密友的。
工作第一天,你因为某个软件问题向他提出沟通邀请,然后你们分享了一个关于办公室隔断墙的笑话,当然这个笑话绝对与政治无关。接着他邀请你一起去吃午餐。午餐的谈话内容无非是日常琐事以及与工作相关的一些话题。你们渐渐熟悉后,一天,你问起他对老板的看法。他告诉了你真实的想法,接着你又请教了他几个工作上的问题。几个月后,得知你最重视的项目被撤销后,你满腹牢骚,非常气愤!到哪里去释放你的怒气呢?当然是去他的办公室,你信任他。你们畅所欲言,无话不谈,事后绝不会因为失言而后悔。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末你们一起去看比赛,邀请他和他的妻子来家里共进晚餐。他也了解了你的家庭和童年,理解你的喜怒哀乐。你已经想不起那些生活中没有他的时光。你总是第一个打开他的邮件,与他分享你所有的笑话。
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答案很简单:一次一步。也就是说,每次沟通,你们的关系都会前进一步。双方不断提出沟通邀请,并积极地回应对方的每次沟通邀请,你们的关系便得以顺利发展。
这样看来,建立完美的人际关系似乎很简单,但生活中因提出沟通邀请或回应沟通邀请的方式不恰当而导致关系疏远的例子比比皆是。
下面要提到的情景对你来说肯定不陌生。我们先看一下沟通邀请失败后影响关系发展的例子,然后看看改进沟通邀请后,双方关系如何好转,并得到进一步巩固,到达一个新境界。
无话可说的姐妹
还记得妈妈住院的那两姐妹吗?尽管姐妹两个已经相处多年,克丽斯汀仍希望两人的关系能更密切。这可并不容易,姐妹二人生活的世界差距太大了。克丽斯汀大学毕业后留在纽约,至今孤单一人,工作是她生活的重心。爱丽丝住在奥马哈市,高中一毕业就结婚了,现在是4个孩子的妈妈,孩子和家庭是她生活的重心。两姐妹的生活差别巨大,每天考虑的东西也完全不同,双方的交集恐怕也只有姐妹之情了。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姐妹俩之间的沟通也比较困难,她们打电话时的对话就印证了这一点。
“我挺好的,”爱丽丝说,周四晚上接到克丽斯汀的电话她有些意外。“我们都挺好的,你呢?最近怎样?”
“我挺好的,”克丽斯汀回答说,“我最近特别顺利。”
“有什么好事啊?”
“嗯,我最近工作挺忙的,嗯……耗了这么长时间,我终于把那个客户拿下了。”
“你是说化妆品那事?”
“不是,不是,化妆品的事早就结束了,几个月前的事了。这次是服务商的事。”
“什么事?”
“网络服务提供商。”
“是电脑吗?”爱丽丝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不懂。”
“嗯……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就是电脑的事。”
“噢。”
“你那里热吗?”
“热,都快37摄氏度了!”
“孩子们都好吗?”
“挺好的,丹尼所在的棒球队进入州决赛了。”
“太好了!”
“是呀,我们都为他自豪!”
“肯定的。”
“是的。”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姐妹俩继续讲述着各自生活的点滴。一个讲时,另一个几乎无话可说。她们对对方的生活了解甚少,不知该如何接话。如果把她们的沟通比作打乒乓球的话,那姐妹俩的球总是落地,几乎没有上台的时候。很快她们就会觉得无趣,电话自然草草结束。我们不难猜到,下次她们打电话将是很久以后的事。
如果姐妹俩在沟通的过程中,多给对方一些信息,多问对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结果会怎样呢?请看下面的对话,我们从爱丽丝意识到克丽斯汀在谈电脑的事开始。
“是的,就是关于电脑的事,”克丽斯汀也笑了,“他们总喜欢用难懂的术语吓人。”
“你怎么能记住那么多术语呀?”
“其实,我懂的也不多。我常常看些科技方面的专栏,实在看不下去,我就不看了。就像你和劳瑞照顾孩子一样,总得明白点新东西。丹尼不是总向你们要新鲜玩意儿吗?”
“是呀,劳瑞经常给他买新游戏和一些电脑配件。对了,我和你说过丹尼进入棒球比赛州决赛了吗?”
“没有啊,太好了!什么时候比赛?”
“这个月月底在林肯市,劳瑞要请假带我们全家去给丹尼加油助威呢!”
“你们肯定会玩得很高兴的。我得送丹尼点儿能给他带来好运的东西,给他个纽约扬基棒球队的棒球帽吧!”
“啊,他肯定会非常喜欢的。他现在还整天说我们去年去现场看球的事呢!”
看到差别了吗?这时的姐妹俩关心对方的生活,尽管有时这种关心显得有些过度,不过,她们的努力向双方传递了一个信号,一个想继续谈话、密切双方关系的信号。
保罗的改变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异性之间沟通失败的例子。保罗是一位40多岁的离异单身男人,他已经多年没有和异性约会了。其实,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开口邀请异性出去了。他认为优秀的女人早被其他男人娶回家了。不过这次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他遇见了马莉,她既风趣又迷人,让保罗吃惊的是她居然还是单身。从朋友那里要了她的电话后,保罗鼓起勇气邀请马莉喝咖啡,她竟然同意了!
保罗提前15分钟到了咖啡馆,马莉比约定时间晚到了10分钟。她一进门,就看到了保罗,保罗也看见了她。马莉不自然地轻轻笑了一下,朝保罗走去。
“你好!”马莉坐下时,保罗说。保罗注意到她比在聚会上时显得矮一点。马莉也非常紧张,双手紧紧地握着衣角。
“你好!”
“这里不好找吧?”
“挺好找的。”
“那就好。”马莉朝柜台上的菜单看去。
“这里是自助餐厅,我帮你拿点吃的吧!”
“谢谢!”
“你想吃点什么?”
“嗯,先来杯咖啡吧,不加糖。”
保罗回来了,把两杯咖啡放在桌子上:“你的咖啡。”
“谢谢!”
“嗯……”保罗说,“那晚在格雷格和苏珊家玩得真尽兴!”
“嗯,那个生日聚会很不错。”
“格雷格这个人真不错。”
“对,他很有意思。”
“苏珊也是个不错的人。”
“我和苏珊不是很熟。”
“你家离这儿近吗?”
“不近,我住在西区。”
“你在这附近工作吧?”
“嗯,我的公司在第六大街和枫树路交叉口。”
“艾奥塔公司就在那里。”
“嗯。”
“你在艾奥塔公司上班吗?”
“嗯。”
“从你家到这里可够远的。”
“是呀,不过我已经习惯了。”
“艾奥塔是一家保险公司吧?”
“对。”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输入数据。”
谈话就这样继续着……像一个注定会失败的面试。“我知道她有点害羞,可是这聊天太可笑了,”保罗对自己说,“她真无聊,不过,也许是因为我吧,也许她不喜欢秃头的男人,也许我该请她去好一点的咖啡厅,也许她早就后悔来见我了。”
“面试”继续进行着,保罗越发郁闷:“我们俩绝对成不了,早知道不约她了。格雷格也没提醒我。我该怎么办呢?”
问得好!保罗该怎么办呢?其实保罗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自己问的问题,马莉稍微积极一点,这次沟通就会顺利很多。我们从保罗拿咖啡过来开始。
“你的咖啡。”
“谢谢!”
“那晚在格雷格和苏珊家玩得真尽兴!”
“是的,那个生日聚会很不错。”
“我和格雷格认识很久了,我们上大学时是室友,我和你说过吗?”
“你说过,在俄亥俄州立大学。”
“你怎么认识格雷格和苏珊的?”
“格雷格以前和我是同事。”
“在东区的那家保险公司?”
“是的,安心保险公司。”
“对,我记得格雷格特别讨厌那个地方,他那个女老板特别神经质——哎呀,别告诉我你就是他的老板啊!”
马莉笑着说:“还好我不是,她叫罗伯塔。”
“对!对!格雷格总提‘女魔头罗伯塔’。你现在还在那里上班吗?”
“没有,我现在在艾奥塔公司。”
“那你和格雷格是不是定制了T恤衫,上面写着‘女魔头罗伯塔手下的幸存者’?”
马莉笑着说:“没有,不过我辞职后,格雷格和苏珊请我大吃了一顿。”
“你为什么辞职呢?”
“我也不知道,一天早上醒来后,我忽然间觉得自己不想再过这样的日子了。我请了病假,然后就开始找其他工作。”
“你肯定很快就找到新工作了吧?”
“大约一个月吧。”
“还适应新工作吗?”
“还行,比在安心保险时好多了。”
“哪方面好呢?”
“新同事都很真实。”
“‘很真实’,什么意思?”
“嗯……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不用伪装自己心情还很不错。”
“比如说?”
“比如说,上周四,我刚刚拿到上学期的成绩……”
“你在上学吗?”
“是的,我不太喜欢在保险公司的工作。其实,我对人类学特别感兴趣。”
“不是吧,我差点就上了人类学专业呢!”
“真的吗?”
“不过后来我改成商务专业了,真是个错误的决定。你刚说你想做什么?”
“保险太……太枯燥了,如果我能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说不定我……”
看到差别了吗?保罗耍了点小幽默,还对马莉的生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马莉开始时还是有点害羞,可是保罗接连不断的提问使她慢慢放松下来。这次保罗不仅询问事实,还问了很多开放性问题,都与马莉的梦想有关,不知不觉中,马莉打开了心扉。她意识到保罗很想了解“真正的马莉”,并积极地给予回应。保罗感应到了马莉的积极回应,转而更积极地关注她。此时,马莉变得更有魅力,保罗的沟通邀请也成功地获得了回报——将来他们很有可能走到一起。
马戏团与孩子
最后,我们看一个最难处理的关系:父母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
罗杰是一名销售员,整日奔波在路上。他的女儿汉娜今年13岁,每次罗杰回家看到女儿,都感觉女儿好像又长高了。
以前爸爸对汉娜说很想她,汉娜感同身受,因为她也很想爸爸。自从她上中学后,这种感觉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消退。小汉娜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朋友、学业、田径队以及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活。汉娜当然还爱她的爸爸,只是爸爸已不再是她生活的中心。
一天晚上,罗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宣传广告,上面写着“华美历史剧与经典街头剧院的完美结合……不用动物表演的马戏团”。虽然票价贵得离谱,但罗杰想了想,“不用动物表演”,汉娜一直热衷于保护动物,她肯定会喜欢的。罗杰撕下广告,放进衣服口袋里。
第二天早餐时,罗杰说:“宝贝女儿,你想看马戏团表演吗?”
“爸爸,你知道我不喜欢马戏团。”
“这个不一样,没有动物表演,像在剧院,有很多杂技演员,还有戏剧表演。”
“嗯……也许吧。”
“我口袋里有宣传广告,拿出来看看。”罗杰指着衣架上自己的外套说。汉娜有点兴趣了,拿出了广告。
“哇,看起来不错啊!”她一边读宣传广告一边说。
“那我去买票,”罗杰说,“就咱们两个一起去看,下周六晚。”
“下周六晚?”
“对,你约了帅哥吗?”罗杰逗汉娜说。
“可下周六是瑞秋举办‘睡衣聚会’的日子啊!”
“她还会举办其他聚会的,”罗杰耐着性子说,“可是马戏团演出期间,我只有下周六晚有时间啊!”
“可我真的特别想去参加聚会。”
“你们不是每个周末都举办这样的聚会吗?”
“才没有呢!”
“哦,不是每个周末都举办。可是我觉得我们一起去马戏团多有意思啊!”
“可是,我不想那天去。”
“因为朋友比老爸更重要?”
“当然不是,只是这是瑞秋的聚会,她以前从来没有邀请我参加过她的聚会……”
“好吧,好吧,如果聚会那么重要,那你去吧!去吧!”
“我惹你生气了?”
“没有,你没惹我生气,我只是有点失望而已!我们总是不能一起活动。”
“这是我的错吗?”
“不是,不是你的错,谁也没有错。算了,算了,当我没说过马戏团的事,去参加那个该死的聚会吧!”
罗杰边说边将宣传广告揉成一团,汉娜哭着离开了餐桌。这和罗杰想象中的情景可真是天壤之别。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们从汉娜告诉罗杰“睡衣聚会”开始。
“她还会举办其他聚会的,”罗杰耐着性子说,“可是马戏团演出期间,我只有下周六晚有时间啊!”
“可我真的特别想去参加聚会。”
“你刚说是谁举办的聚会?”
“瑞秋,她是新来的,达娜总是跟她一起玩,还说她很酷。”
“你最好的朋友达娜?”
“是呀,而且达娜晚上经常住在瑞秋家,凯莉和劳拉也总住在她家。”
“瑞秋以前从来没有邀请你参加过这样的聚会吗?”
“没有。我总觉得朋友们好像不喜欢我了,其实瑞秋只是不太了解我,我真的很想去。”
“可是聚会的时间和马戏团表演的时间冲突啊,我觉得有点失望呢!”
“我也是,马戏团的表演肯定很好看,爸爸,你想着带我去,我太高兴了!”
“我真想带你去,既然你必须周六晚上去参加聚会,那我们可以白天一起干点什么。”
“真的吗?”
“对呀,这样你就可以去参加瑞秋的聚会了。”
“爸爸你可以带妈妈去看马戏表演,她肯定会很高兴跟你一起去的。”
“说得对!那你得为下周六下午安排点活动,就我们两个人。”
“好的,爸爸,谢谢你!”
虽然罗杰不能带女儿去看马戏团表演,但是他的沟通邀请却成功地得到了回应——和女儿一起出去玩。不仅如此,他做到了很多父母无法做到的一点:汉娜知道了爸爸对她的生活真的很关心,还很理解女儿。这就是情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