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庄学(外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张国祚[1]

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是我国古代独具风格、颇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其代表作《庄子》问世已有2200多年。

首先,庄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例如,《庄子》“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直接演绎出对“天子”和“匹夫”的贵贱观:“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这一破除迷信“天子”、贬低“匹夫”的道家政治思想,超越了一般伦理辨析,而对于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庄子是杰出的哲学家。例如,《庄子》对老子“道”的继承和发展。认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神鬼神地,生天生地”,“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这些论述看似玄妙,其实深刻在理。“有情”,说明道知善恶;“有信”,说明道的作用可验证;“无为”,说明道的作用是不知不觉的;“无形”“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说明道是看不见的;“神鬼神地,生天生地”,说明道具有创造性,是万物的创造者;“自古以固存”“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出上古而不为老”,说明道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具有永存性;“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说明道的运作使万物常因特殊的际遇或兴或亡,但道的自身却永不消失,具有永恒性。可见,庄子对作为自然规律的“道”的阐释非常全面而深刻,达到了同时代人的高峰。

最后,庄子是卓越的文学家。通读《庄子》也是一种文学享受。通篇充满灵动的想象力,语言生动、形象、精美,构思奇妙多变,以诗歌般的对话讲述故事,阐发哲理,无愧为“哲学里的文学、文学中的哲学”。以诸多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小故事,阐发诸多大道理,例如,无为与有为、德位与地位、学问与实践、老师与学生、问题与治理等辩证关系,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学故事阐发的。庄子堪称杰出的寓言创作家。

正因为庄子是颇具文学家才华的哲学家,所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唐朝诗人李白评价庄子:“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表达了对庄子精神境界的向往。唐朝诗人白居易评价庄子:“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认可庄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金圣叹夸赞《庄子》是“天下奇书”。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认为后期的各种思想流派的作品,没有能超越庄子的。郭沫若对庄子的评价也非常高,他说:“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常言道:“文史哲不分家。”这是有道理的。凡是优秀的人文社科作品总能以优美的文笔诉说历史、讲述故事、阐发哲理。在这方面,《庄子》堪称范本。庄子以生花之妙笔、生动有趣的故事,阐发了深刻的哲理,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理应遵循的三大生存和谐关系,无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瑰宝、一大富矿。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学人应该接续完成的历史使命。

2018年7月创刊的《庄学研究》,其办刊宗旨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意在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蒙城县人民政府、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等单位戮力同心、集思广益,大力弘扬庄学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值得重视的应用研究成果,并成功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一系列文化产品。安徽省庄子研究会也因此荣获2019年度“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

《大众庄学》是关于《庄子》研究的一项优秀成果,是《庄学研究》编辑部与读书会联合组织一批《庄子》应用研究专家完成的。内容是对《庄子》内篇、外篇、杂篇等的普及性解读,是对《庄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种探索。读后有新意、有启迪,愿为序。

2021年7月于北京


[1] 张国祚,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我国知名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领军人物,诗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首席专家,《文化软实力》主编。曾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