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戈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美两国的机缘巧合

收到单伟建书稿的时候,我正忙得不可开交,未来数周的日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而当我总算得空翻开书页,立刻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以至爱不释手。

1982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单伟建第一次出现在我的办公室,从那时至今,我认识单伟建已经整整36年。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满脸笑容,富有魅力,但看起来瘦弱像是需要一顿饱餐,也需要理个发。

单伟建来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攻读博士学位,我是他的学术指导教授。我吃惊地发现,他竟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数学训练——小学之后整整10年,单伟建再也没有机会上学。所有数学知识都是靠秉烛夜读、自学而来。渐渐地,我了解到一些他在中国独特和非同寻常的成长经历。

我被这本书丰富的细节吸引了。它记录了1966~197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单伟建与他那一代人共同经历的艰苦磨难,记录了他一边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边想方设法找书、孜孜不倦读书的过程,也记录了他如何克服几乎难以跨越的障碍走出戈壁滩,以及最终来到美国攻读研究生的传奇经历。

单伟建从个人的视角,重现了一段英文文献中很少触及的中国现代史,而在同一条平行时空的轨道上,美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样也是充满动荡。完全不同的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使得单伟建对美国社会的观察更加独特且富有洞见、感人心怀。他用生动清晰、简洁有力的词句,以轻松甚至黑色幽默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令人们仿佛在看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急切地想知道剧情如何展开,又如何结束。

单伟建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获得美国多所知名大学的聘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我记得他曾经打电话征询我的意见,应该选择哪所大学开始教职生涯,我告诉他选哪一所都错不了。正如我在1987年单伟建庆祝毕业的聚会上对伯克利一位同事所言:单伟建在短短十年时间从一个没有接受过中学教育、不懂英语的苦工,蜕变成美国顶尖学府的教授,这个路程实在是不可思议。

单伟建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更有意义的是,他的人生经历,哪怕只是机缘巧合,也显示出中美两国走在一起将足以成就任何可能。令本书趣味盎然的是,它不仅讲述了单伟建个人的故事,还讲述了中美两国文化是如何在瞬间融合并成就了一个如此特立独行、奋发向上、足以代表两国真正精神的优秀个体。特别是在当下,中美两国人民都有很多东西需要相互学习和借鉴,我希望单伟建这本书能够成为这场持续对话的基石。

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

美国财政部长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2014~2018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企业管理学兼经济学荣休教授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