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非遗:历史、祖先与苗族女性服饰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缘起

服饰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显性表征,是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服饰的变迁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伴,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信仰、价值、审美等观念,也体现了人们对服饰的需要、态度等心理特征。

2010年,笔者随同导师一行五人前往黔西南镇宁进行田野调查,在与当地人进行访谈时,一位报道人说自己的祖先是清代从黔东南黄平县迁来的,并带我们去看了他们家族的墓地。这位报道人还特别强调他们现在穿着的服饰是当年从黔东南迁出时的服制。之后为了找寻这款服饰的源头,笔者专程到黔东南黄平县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他们的服饰已变得很不一样,短裙、短袖和明亮的色调与黔西南长裙、长袖和黯淡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表面看上去完全不同的苗族服饰,其实源于同一支系。迁出去的这部分群体其服饰还保留其200多年前的服制;而原居地的服饰在款式、色调等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为了探寻出现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笔者后期又按报道人提及的迁徙路线去贞丰县进行求证,意外地发现其实不只是黄平这个支系有此类现象,从黔东南台江县施洞地区迁出去的苗族人,他们散居于镇宁县、贞丰县的几个村寨,其头饰现在还依然保留清代迁出时的包头方式,因刺绣纹样遗失严重,目前其服制与从黄平迁出的款式有融合之势,而原居地施洞的服饰也变成迥然不同的风格。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文化元素也会相互借鉴。但通常情况下,一个民族会有一种赋予本民族深刻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的服饰,然而苗族服饰却约有二百种不同款式,这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还是很少见的。那么,苗族服饰的变迁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

众所周知,苗族在历史上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而被迫经历过数次迁徙。由于苗族没有文字,于是服饰便成为苗族人记录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且世代传承。服饰的变迁不仅记录了苗族先民迁徙的经历,也传承着苗族的历史与文化,而苗族服饰的色彩、结构和图案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目前,苗族服饰的许多种款式都已被列为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台江苗族服饰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黄平苗族服饰作为第一、第二批省级扩展项目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作为扩展项目,贞丰苗族服饰被列为贵州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然,不管其余那些种类繁多、绣工精美的苗族服饰哪一天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它们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和分析影响其生成的因素,易于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内涵。

据史料记载,乾隆元年(1736)十月,“清江两岸苗贼尽平”,则至少从此时期开始,就陆续有黔东南台江、黄平、施秉等地的苗人逃难至今黔西南镇宁、贞丰等地。由于原居地、台江与迁入地苗胞所处的社会情境产生差异,其服饰心理也发生相应变化。经过200余年的社会变迁,原居地黄平、台江与迁入地镇宁、贞丰的苗族女性服饰在结构、图案、色彩等方面已表现出明显不同。因此,探讨苗族服饰传承与变迁背后的因素,特别是苗人的迁徙历史、生境、习俗、信仰、观念、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站在“他者”的立场去理解苗族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

本研究拟探讨影响苗族同一支系服饰发生变迁的各种因素,具体以黄平与台江施洞两个支系服饰的变迁为案例,通过对每个支系原居地与迁入地苗胞现穿服饰进行共时性比较,找出服饰差异;再对原居地与迁入地苗胞200年来的生境变迁进行历时性的梳理和对比,并进一步分析每个支系的服饰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以“他者”的视角阐释历史、经济、交通、信仰、心理等因素如何影响同支系苗族服饰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