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审判与工商
“国民陪审团可以约束镇邑大夫,”毛赢说,“但一群人负责定惩罚,能做成?他们会不会自己人先吵起来?”
“应该不会。”姒安只担心他们统一喊杀,劝都劝不住的那种。
“如果出现了呢?”
“看看具体是哪几个人在争吵捣乱,剥夺他们陪审团的权利,回家反思,屡教不改,直接剥夺陪审权利,三千人的镇邑,不缺几个杠精。”
“何谓杠精?”李克问道。
“说话不为对错,只为固执反对的搅屎棍。”
毛赢点头表示认可,“陪审团多少人合适?”
“暂定一百个成年人吧,具体数据,等去试验过后,再酌情修改。”
“陪审一事,和大多数人无关,他们会参加吗?”
因为没有先例,李克也拿不准,国民会不会主动参加陪审活动。
“这要看教化了,让他们知道,陪审是在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也是他们的责任,他们的举动将会决定未来,镇邑再次出现罪犯的可能性。”
“明白,”毛赢说,“但我觉得,没人会拒绝掌握别人生死的机会,说不定需要限制参与人数。”
“我觉得也是。”姒安说。
李克接着问道:“如果两个镇邑,相同的事情,判罚结果不一样,又该怎么办?”
“除了全体通报警示的案件,需要所有镇邑一起遵守,其他普通案件,镇邑独立决定,不必和其他镇邑比较,哪怕结果不一样,都可以接受。”
若是互相参考判决结果,就怕两个镇邑互相顶牛,觉得自己的镇邑才是最严格、最嫉恶如仇……
最后导致双方攀比抬价,案件全部上升为死刑,那样反而不好办。
只要朝堂拥有统一判罚的权威,判罚标准能随时统一。
能够杜绝老美各个州之间的法律,总统都管不了的松散状态,其他小事,可以交给镇邑可以自行决定。
古代普通人的生活轨迹,绝大部分不会超过方圆百里。
镇邑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每一个镇邑,都是一个天然独立的社群,姒安不介意放权,让他们适当地决定自己的世界。
有参差的判罚意味着,不同镇邑的判罚经验是无效的。
可以让游走在各个镇邑的商人,或者其他身份的人,每到一个新的镇邑,都会担心当地的判罚尺度,从而小心行事。
这个结果,有利于提高流动人员对审判的敬畏,减少犯罪事件的发生。
毛赢问道:“若是有人不满所在镇邑的处罚,觉得过重,想要换处罚轻的镇邑审判,答应,还是不答应?”
“就近审判,想要去处罚轻的镇邑审判,判罚过后,让他自己去那个镇邑重新犯罪,就能体验了。”
只要有人敢这么尝试,一定会触发攀比彩蛋,触动当地人的怒火,这个人绝对死定了,镇邑大夫都不会帮助他求情。
“这个办法虽然好,但有点可笑。”李克还是忍不住笑出来。
毛赢一边记录,一边偷笑,“要是有人敢这么做,第二个镇邑只要知道他的行为,一定会一致同意处死他,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若是镇邑大夫和陪审团都觉得这个人该死,那必然是犯众怒了,这种人,死了就死了。”
“行,”毛赢说,“我就这么记录了。”
姒安并不在意点头,“敢于挑衅审判的人,死亡才是他应得的嘉奖。”
毛赢哈哈大笑,“这句话也不错,记下了,说不定能用来当某个倒霉蛋的最终审判词。”
“关于审判,还有没有什么想法?”姒安问李克。
“审判流程,要不等毛赢自己去尝试?”李克问道。
“只要大方向确定,剩下的细节交给我。”毛赢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对了,”李克想起一种可能,赶忙说,“如果罪犯是在两个镇邑之间的路上,归哪个镇邑判罚?”
“进入新的镇邑城门之前,半道上的犯罪,都归出发的镇邑管,罪犯进入下一个镇邑,归下一个镇邑管。”
“没问题了。”李克说。
“让我想想,还有什么要说的。”姒安说。
“小师弟,想不到就不想了,以后再慢慢补充。”李克说。
“行,我们说最后一条——工商,”姒安说,“工,是工匠,每个镇邑都要有修复农具的工匠,以后我们要炼铁,也就是恶金,农具都用铁做,所以需要一个修补农具的铁匠、打造木质工具的木匠,就不分发农田了,让他们开一个铺子,靠手艺吃饭,三千户的工具需求,一户说不定都忙不过来,足够养活他们一家。”
“恶金很脆,能当农具?”毛赢问道。
李克解释说:“小师弟早就准备利用恶金,收集工匠就是为了冶炼恶金,不知道能不能行。”
“能行,”玻璃都能炼制了,高炉都实验成功,姒安毫无畏惧,“我在隰家庄子已经改造出适合炼铁的冶炼炉,只要开采矿石,摸索几天,绝对没问题。”
“这么快就做出来了?”李克大吃一惊。
恶金发现那么久了,到现在都没人能利用,足以说明冶炼的难度。
棠溪宝剑这种特殊情况,很可能是碰巧矿石质量极高,就像欧洲的优质铁矿一样,温度差一点也能炼铁,这才顺利锻造出棠溪剑,否则技术早就扩散开了。
能代替铜作为武器和农具的材料,这个时代不存在,不动心的可能。
只能是,照抄方法回家,发现用不了,大家才认命。
不是恶金行了,恶金还是恶金,依然是没用的垃圾,是棠溪这个地方的恶金足够特殊,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姒安去一趟隰家庄子,搞定这么多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李克只觉得离谱。
“有工匠搭建出温度更高的冶炼炉,配合风箱,足够炼铁了。”姒安说。
李克问道:“温度是什么东西?”
“还有风箱。”毛赢补充说。
“温度是温暖有度的意思,我用来表示火焰的冷热,和日常的冷暖。”
说起日常冷暖,李克和毛赢立刻明白温度表达的意思,顺带理解姒安说的火的冷热。
这个时代的青铜工匠,知道不同的火焰,冷热程度其实并不相同。
不是这个行当的人,很难意识到火焰也会有区别。
“风箱是吹风的工具,可以加快石涅和木柴的燃烧,提高炉火的温度。”
毛赢服气了,“没想到小师弟随便做点事情,都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火焰温度达到要求了,但还没试过,想要冶炼铁,还有一段探索的时间。”
“小师弟有信心,我们就有信心。”李克说。
毛赢点头认可李克的说法。
“镇邑暂时带一户青铜工匠,等炼铁成功,推广铁质农具,再换铁匠,如何?”
“多带几户,做事快一点,现在多的是工匠,以后镇邑多了,再一镇一户,等到铁器能够使用,说不定还要加上石匠。”
青铜器加工青石非常困难,成本太高,不适合推广。
铁器出现以后,就好办多了。
到时候需要普及石磨、石碾、石臼等工具,甚至以后刻写墓碑,都需要石匠。
“还要石匠?”
“石头的作用,等铁器出现,足够加工巨石,你们就知道了。”
“听小师弟这么说,我更期待铁器的使用了。”李克笑道。
“放心,不会让你失望的。”
“工匠就这么多,商,小师弟打算怎么安排?”毛赢问道。
“我打算在每个镇邑开一家铺子,专门用来平衡粮价,收取游商的税,以后我们还要制盐,每个镇邑的盐都交个这个铺子,按照规定价格售卖,保证所有人都能吃上盐。”
晒盐法全程都是物理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没有技术瓶颈,食盐提纯又是义务教育课程的必学知识。
只要条件合适,姒安可以立刻开辟海盐晒场,比煮盐简单多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盐业是齐国的命根子,会不会起冲突还要再观察。
按照现在简陋的制盐技术,就算齐杞两国一起卖盐,食盐市场也很难达到饱和。
“杞国制盐,齐国不会有意见吧?”姒安问道。
“不会,”毛赢说,“再来两个齐国,盐依然不够,齐国哪里会阻止杞国自己煮盐,只是煮盐价格昂贵,国民恐怕吃不起。”
“这是我该考虑的问题。”姒安说。
“小师弟很有信心?”李克问道。
“给我一片大海,我给你们吃不完的食盐,而且都是高品质的。”
毛赢笑道:“如果能做到,杞国很快就会富裕起来。”
自古以来,盐铁都是国家专卖,比粮食的优先级更高,只要掌握盐,富国不要太简单。
齐国能这么强大富裕,正是依靠盐业和渔业的丰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