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古今的区别
制作月饼需要的面粉、饴糖、植物油,以及作为馅的各种果干,分别交给李克和己季。
他们平时就在高家生活,这些准备交给他们最合适不过。
毛赢虽是高家常客,但终究是外人,调动人手方面,不如李克和己季方便。
姒安让他去制作月饼模具。
月饼模具主要是印花功能和塑形。
塑形最简单,不需要毛赢,工匠就能搞定。
月饼正面的图案才是模具的关键。
图案需要毛赢设计,然后交给工匠雕刻,自己在一旁当监工,一边监督,一边设计,正合适。
姒安只说了模具需要雕刻各种花纹,也可以刻字,剩下姒安就不管了,任由毛赢发挥。
他丝毫不担心毛赢做出反图案花纹,古人只是想不到,不是没脑子。
再说还有工匠把关,他们经常制作各种模具,知道雕刻的图案是反的。
若是这样都做反了,姒安只好勉为其难嘲笑毛赢一番。
打发走其他三人,姜馨和姜语的侍女已经取来他们需要的工具,将就二进院,作为编写曲谱的地方。
姜馨的乐器有两种,竹笛和琴,还有写曲谱的需要工具包。
姜语只会琴,而且只是作为辅助,帮姜馨搭把手,所以除了琴,只有一些笔墨和空白绢帛。
“安哥哥,我们准备好了,要不要我先给你弹奏一曲。”
姒安爽快点头,他也想知道古代的音乐和未来有什么区别。
姒安对乐理一窍不通,但音乐嘛,悦耳好听足够了。
炫技和谈乐理,是专业人员之间的切磋较量。
向普通人炫技,和“老虎不在山,猴子称霸王”没什么区别,只会惹人反感。
普通人只求曲调好听、情感动人足矣。
清雅的琴声响起,和后世演奏家演奏“古琴”差不多,最大的区别在于曲谱和技巧。
姒安不懂乐理,说不出关于曲谱的大道理。
但姜馨的技巧貌似非常好,没有新手常有的,不协调之感。
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能演奏出这种感觉,难怪高家都在夸奖姜馨,确实属于天才的范畴。
“真棒,感觉思想都轻松好多了。”
“真的感觉到轻松吗?”姜馨问道。
“不对吗?”
姜语笑道:“对的,这首曲子,是专门用来静心安神的,类似的曲子还有不少,这只是其中一首。”
听到姜语的说法,姒安总算知道音乐的“乐(樂)”字,繁体为何与药(藥)有关,这个知识点语文老师没有讲过,原来古人真是把音乐当药在使用。
事实上,古代的音乐还能对应治疗五个内脏器官,只是知识过于冷门,姒安不知道罢了。
“安哥哥对音乐的欣赏非常精准。”姜馨笑道。
古代的音乐不是寻常人家能听到的,不像后世,满大街都是,想要懂一点音乐欣赏,非常简单。
姒安能懂音乐,姜馨是最高兴的,与姒安成为音乐知己,是她一直以来的期待。
“主要是馨儿演奏得非常美妙。”
“好了,你们两个。”姜语看着眼前的人,你语句,我一句,她真怕姒安把脑海里的曲子忘记了。
“赶紧编写曲谱,否则姒安该忘记了。”
“对对对,”姜馨准备好工具,“安哥哥,你哼一遍给我听听。”
“我吹口哨吧。”姒安说。
让他哼唱,他的音调上不去,破音就尴尬了。
“不用忙着记录,你先听一遍,我记得很清楚,比刚才你演奏的曲子都清楚。”
姒安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若不是,不懂乐谱怎么写,他自己就能写下一大堆曲子。
准备吹口哨,姒安发现,他想表达的曲子很多。
今天是中秋节,思念的专属时间,他决定演示一曲《穿越时空的思念》,最适合此情此景。
“这首曲子,名字叫做,《穿越时空的思念》。”
曲子的名字,是引导情绪与曲子共鸣的钥匙,类似于一本书的目录,不可或缺的存在。
只有明白作曲家,演奏家的心态,才能更好理解听见的曲子表达的含义。
未来的曲子与古代曲子最大的区别,在于表达内容。
古代音乐是礼的一部分,要么是药的一部分,所以要么庄严,要么有特殊功效,种类相对单调。
不像后世那么多元化,亲情、爱情、友情、怀念、热血……任何感情都可以成为音乐的灵魂。
演奏完曲子,姒安把自己弄抑郁了。
他后悔选择《穿越时空的思念》了,触及不该触碰的情绪,想要过去,就难了。
应该换《神话》的,跨越时空的爱,最适合他和姜馨,可以握在手中,故事圆满幸福一些。
姜馨和姜语还在回味,这充满思念味道的曲子,风格与他们熟知的曲子截然不同。
习惯与地区风格,会影响人对不同音乐的接受程度,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真正优秀的曲子,是不受客观条件约束的。
哪怕生活文化截然不同,只要都是人,情绪都是能共通的。
“这首曲子,”姜语率先回过味来,“能给人一种从过去、未来,传播而来的感觉。”
姜语觉得姒安的总结非常合适,照抄了。
“哥哥一定很想念父亲吧。”姜馨问道。
姒安含泪笑道:“明年就回去了。”
想要见到姒吕,随时可以见,但另外两位……
哪怕现在生活很好,姒安也想回到未来,但是,回不去了。
“我再演示一遍,馨儿记录乐谱。”
姜馨点头,“其中一些音调,我不知道怎么记,我先记个大概,等我学会了,我再来修改,你看行吗?”
古今音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记录方式不一样,有参差在所难免。
未来的音乐经过时间发展,东西方融合,比现在更加精准复杂。
用后世的方法谱写的曲子,想要春秋时期的谱曲手段记录重现,难度可不小。
姜馨说先学会曲子,再修改乐谱,更像是学会答案,再根据答案,逆推未来的曲谱记录方法。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开始去做,有姒安提供一些指引,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姒安又演示一次,姜馨差点抓狂。
不愧是偶然出现在脑海里的曲子,现有的记录方式,根本无法完整记录这首曲子的细微变化,形成可复制曲子的乐谱。
“安哥哥,你先教我学会,我一定把乐谱弄出来。”姜馨下定决心说。
未来夫君好不容易对音乐感兴趣,想让自己记录曲谱,自己做不到?这个结果,绝对不能接受。
“没问题,今天下午我们就学习这首曲子。”
因为姒安是用口哨演示,其他方式协助讲解,姜馨选用演奏方式更相似的笛子学习,姜语则是用琴。
历史最悠久的笛子,当属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的超级古董。
到先秦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笛子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乐器。
但此时的笛子,和未来的差距依然很大。
因为音调的差异,导致竹笛和琴按照春秋时期的常规演奏方式,无法完成完整的表演。
只能不断摸索,寻找对得上的音调。
琴还好,可以根据手法和琴弦弹奏的位置调整的音调。
笛子的音调全靠开孔,孔不对,就没有相应的音调,姜语只能换琴,一边摸索,一边学习。
一个下午,姜语姜馨姐妹不觉得自己是在弹琴,而是在重新学琴。
历史太长久,就是这么麻烦,有依据的跨时代交流,都困难重重。
不像西方,断代的文化和文字,一小段时间就能全部破译,每个字的意思都一清二楚。
像考古人员自己设计的一样,一点都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