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54:挖池塘
干事业,两方面钱不能省,一是销售的提成,二就是技术方面的投资。
销售端是捞钱的耙子,给少了,销售员肯定不会去拼命,去占领市场份额,销售不拼命,事业离垮台,只是时间问题。
而技术方面的累积,也很重要,同样是事业的生命线,毕竟销售人员在能说会道,产品不过硬,也白搭。
一个月十块钱的顾问费,看上去是不少,因为农站的技术员,都是免费的,随叫随到,可这随叫随到,是理论上的,是明面上的,你不大出血,这些人肯定是不挪窝。
况且农站的人,技术非常落后,主打就是能糊弄肯定糊弄。
要是大集体时代,也就不说啥了,因为干的好的也不多分,干的不好的也不会少分,大家都在糊弄事儿。
可现在不一样了,包产到户了,这小水库是俞衡自己承包的要每年一百块的承包费,鱼苗也是自己花钱买的,都是自个的前,肯定不能敷衍了事。
一个月十块钱的顾问费,这让白天很心动,这可顶的上他大半个月的工资,可他心里也有顾忌,怕自己技术不合格,都是理论知识,耽误了小水库的发展。
“白大哥,是不是感觉顾问费少了,您说个数,我绝不还价。”俞衡是真打算把这个才第一天认识的人才收入囊中,见他还犹豫,就准备继续加码。
白天赶紧摇头,解释道:“不少了,不少了,我就是怕耽误你的事,毕竟我也才毕业,不懂的问题还很多!”
“主席他老人家说的,实践才能出真知,咱们兄弟俩都是新手上路,一起总结问题,一起前进,这件事儿就怎么决定了。”
“这是五块钱,白大哥您先收好,这是我的诚意。”
“在大街上千万就别撕吧了,让别人看到不好,您收好,给老家的叔叔阿姨邮回去。”
俞衡从兜里掏出还没捂热乎的草药钱,找出一张五块的,塞进了白天的手中,敲定了这件事儿。
活还没有干,就收了人家的工资,白天也是感觉到不合适,但两个大男人在大街上撕撕巴巴的,的确是不像个样子,他就把钱收下了。
想着这个礼拜天休息的时候,就去俞衡的小水库瞧瞧,不能让人花冤枉钱。
俞衡把白天送到了他宿舍,算是认了认门,而后又给白天留下了老俞家的地址,约定了这个星期天见,就这样,他搞定一切后,拎着一盒子从尝香居的菜,往家走。
走在乡间的土道上,他认真地思考白天给出的办法,就是在小水库旁边新挖两个小池塘,一个养泥鳅,一个养三道鳞,因为是新池塘,肯定没有青蛙卵这些鱼类天敌。
进水口,出水口也可以好好设计一下,不用大口,可以用石头砌出的小口,这样还能控制水位,甚至不用太深,泥鳅池只需要一米五深就行。
三道鳞的池子需要大一些,深一些,但一米七也就足够了。
越想越开心,俞衡决定明天就拉着六贵子干活,挖两个大坑,加班加点的干,一个星期正好能够解决,趁着天气还暖和,就能引水下鱼苗了,回到家里,他把肉菜交给了老娘,挨了一顿臭骂。
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虚心受教的俞衡,嘴甜的夸了老娘几句,逃过了这顿好打,回到屋子里,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开始设计。
干完活的俞父、俞老大一家,俞老二一家,疲惫不堪地回到了家中,惊讶地发现今天晚上的菜非常丰富,尖椒干豆腐,排骨和溜肉段,甚至还有几块溜肥肠。
这些硬菜,过年都不一定吃上,全家人比较好奇菜是那来的,但听完俞母没好气的解释,才知道是老三下馆子去了。
有两糟钱就出去嘚瑟!
俞父进了俞衡的小屋,又收拾他一顿,而后才到了一杯地瓜烧,准备好好品尝一下尝香居的好菜。
一天挨两顿收拾的俞衡,也是无奈了,不过老一辈人攒钱的习惯,是一时半会改不了了!
还是穷日子闹的!
吃苦耐劳从来不是什么好话,那是形容大牲口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安到了人身上,不知道这帮笔杆子们,是能力不行,还是居心叵测,用了这样一个词,是真损啊!
明里暗里在贬低着你,还让你拍手叫好。
俞衡现在只是一个小农民,没根没底,不需要想那么多有的没得。
他现在只有一件事要干,那就是赚钱!
赚足够多的钱,多到能让别人认真听他讲话的钱。
怀着这样伟大的愿景,俞衡第二天一清早,就拎着两把铁锹,去找了六贵子,叫醒这个王八蛋之后,通知他,一个星期的小水库改造工程,开始了。
六贵子心甘情愿地起身了,有了一块钱,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想十块钱,一百块钱,一千块钱,一万块钱,欲望是最成功的打鸡血导师,多种水稻都不行。
多余的话不用说,嗷嗷卖力地干。
但开工干活之前,需要跟村部报备一下,省得日后打官司,让人挑毛病。
村部好是只有徐会计一人,听说要扩建小水库,徐会计想都没有想,就同意了,小水库旁边都是荒地,一下雨,地就淹了,种水稻都不行。
这样的地,村里的二傻子都不会要。
“去吧!开出多少都算你的,等你挖好了,我去做个登记。”
徐会计还要听电台广播,说自己知道了,就把俞衡两人打发走了。
得到了允许,俞衡领着六贵子就出了村部,直奔小水库,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来到小水库边,没有立刻开挖,而是绕着小水库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原先还没有注意过,现在才发现,小水库的面积还真不少,少说有四五亩地。
挑了一个上坡的位置,俞衡跟六贵子合力将一块大石头搬了过来,作为标志地基。
“三哥,咱不会挖这个小坡吧?”
“这活可就多了,咱不能没困难自个找困难吧?”
六贵子不懂建筑学,但他从小生活在村里,还是知道咋干活的,挖坑得找低处挖,这样能少干不少活,以后引水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