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普惠与全球化
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的特殊服务业,我们的眼光还不能只局限于这一行业自身。如果我们想要深入地看待金融科技、理解其应用及其对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必须将金融科技置于更大的背景下,分析金融如何让资金配置效率变得更高,如何让社会运转得更好。
金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富人的游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金融的过分发达,往往会形成马太效应[2]:富人凭借金融工具使财富快速增值,而穷人则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无法享受资产增值所带来的收益。这一点在美国尤其显著:根据福布斯的数据,2020年前1%的美国家庭拥有34.2万亿美元的财富,占全美家庭财富的30.4%,相比30年前提升了10%;而位于后50%的家庭总共拥有2.1万亿美元,占全美家庭财富从30年前的3.6%降至现在的1.9%。一个典型的例子:私人银行客户可以获得8%以上的年化收益,但将钱存在国有银行或信用社活期账户只能拿到0.3%~0.5%的年化收益,更不用说高收入阶层还拥有私募股权、家族信托等多种资产增值工具。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很高,而较低收入群体学会和金融机构打交道的成本也相当高。但在科技驱动下,无论是金融机构服务成本还是客户学习成本都在显著降低。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变得越来越大众化,就可以看作是这一趋势的明证。也就是说,当金融机构能以越来越低的成本服务较低收入群体时,他们的资产也有望获得和高收入群体接近的收益回报。这将会使得金融更具普惠性质,而这种普惠性质显然是有助于公平且减小贫富差距。如何使用科技,让金融成为撬动社会公平、减小而非扩大贫富差距的工具,这是每位从业者都应当思考的课题。
在科技的驱动下,随着金融行业的服务成本降低,金融的全球化还会继续。在过去几十年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金融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越来越紧密。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其金融发展仍然相当落后,大部分人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超过3/4的人没有银行账户。也就是说,金融全球化仍然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我们也可以从事实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将业务延伸到东南亚,甚至非洲地区,将海外业务变成其收入增长的引擎。
但令人担忧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席卷而来,而全球金融秩序仍然是美国主导的。逆全球化思潮还是全球化思潮会获胜?显然,这一角力背后不单单只有金融因素,必然涉及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考虑。反言之,金融行业的创新、金融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开放,其影响也不仅仅是金融行业本身。这是金融变革的大时代,更是世界格局变革的大时代。
当然,上述话题对于本书来说太过宏观。尽管本书希望展开尽可能广阔的讨论、涉及尽可能多的前沿技术和应用,但正如本书的标题所陈述的那样,本书并不探讨所有和金融科技相关的场景与实践,只是聚焦金融科技的一隅:科技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如何赋能金融的。
本书第一部分主要着眼于金融科技(第一章)和人工智能技术(第二章)的整体讨论;第二部分则从客户、资管、风控三个领域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运用、落地;第三部分则是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金融的展望。
本书的目的并非要呈现各种纷繁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而是在“客户—资管—风控”这一框架下,着力于系统性地梳理人工智能赋能金融是如何成为可能的:其背景是什么?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具体是如何解决的?未来还会有哪些可能的、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虽然我们已经将视野限定在“人工智能+金融”领域,但这一领域依然十分宏大。因此在本书中,不免出现由个人偏见而产生的谬误,还请读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