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章 颁布二
戏志才闻弦而知雅意,说到:“公子想说什么,就现在说了吧。”
曹昂笑道:“戏公何必为他们管不住自己而痛心?权力就像是老虎,需要监管,不然就会从牢笼里面跑出来伤人。”
曹昂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取消监工制度,这些剩下的监工转为审核工作。”
众人一听皆是茫然审核?这又是什么意思?
曹昂笑了笑,继续说道:“所谓审核,一是审核各位工匠的制作数量,打个比方比如普通工匠一个月可以锻打一百把刀,那么如果他锻打了一百二十把刀,这就是进步需要奖励。
还有二,这第二就是审核工匠制作兵械的质量,还是这个例子,每把刀都有对应工匠的姓名,所以审核起来也不费力。一个工匠每月锻打一百把刀,质量是九十把刀是好的,合格率就是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月他锻打了一百二十把刀,也是只有十把刀质量不过关,那么它的合格率就有了提升,需要奖励。
还有三,有这些审核人员将所制造的军械分门别类地存储好比如凑够一副铁甲,一些随身物品还有佩刀等物件称之为完成一副,到了战时这一副兵械要能够武装一个士兵。”
这前面两点就是后世的绩效嘛,完全是后世人司空见惯的,但是放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国,还算是比较引人注目,比较新颖的。至于第三点,这可不是曹昂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这是历史上朱元璋,重八哥参考北宋灭亡的教训提出的意见。
因为有些工匠为了数据上的好看拼命的制作一些简单的,比如甲片。而一些繁琐的囤积起来就很慢很少,等到金兵打到汴京城下时打开府库才发现根本没有足够的武装。这就甘乐,平时肝不动,到了用时氪金也不行。
“戏公还有各位监工以及各位工匠,你们觉得我这个提议如何?”
工匠们和监工皆是议论纷纷,戏志才倒是眉头锁着沉思其中的利弊。这时候有工匠发声了:“公子,如果他们转为审核之后,还想要报复我等,故意将我等锻打的好刀具说是坏的,该如何是好?”
很显然经过这几天的摩擦,这些工匠们对这些监工有了一些不信任感,可以想见这些监工即便是没有参与到鞭打工匠的行列里面,对待工匠的态度也不会太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有人这么问,那么就得有替补的办法。
这时候戏志才说道:“曹公在这里布置了一千士卒。”
曹昂听着戏志才平静的语气,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些士卒都是经年累月战斗的人,虽然他们老了,不能够和年轻人相比了,但是他们对于武器的好坏会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也会更加重视,所以武器的质量考核可以加在这些驻守士卒的身上。”
之前就说过,为了建造这处工坊调来了一千士卒,这些士卒大都是从军中应该退役的。等到这处工坊建成后,他们就会留下来作为工坊的守备力量。
戏志才话音刚落,这些工匠也就如释重负,虽说他们也害怕士卒们,但是毕竟这段时间士卒们并没有苛待他们,所以这些工匠们也就纷纷呢表示赞同。
接着戏志才又说道:“作为对于剩下监工的处罚以及你们工作量的减轻,所以你们连续三个月只能领到薪俸的七成,粮食补贴照旧。”
戏志才的语气突然严厉起来:“你们不要在贪图一些小的便宜或者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就自鸣得意,你们要明白自己的定位,这次就是给你们一点小小的惩罚,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还有人不知所谓,那就要问问我手里的刀剑快不快了。”
监工们或者说审核员们一听皆是神色一整,说到:“还请戏公放心,小人明白了。”
曹昂觉得差不多了,别再吓坏了对于一些真的偷懒的工匠就没有威慑力了,于是说道:“对于工匠除了刚刚说的考核绩效,干得越多质量越好,就给更多的待遇。还有一些政策需要实行,等到有了细则就会下发,你们都要遵守。”
有一位样貌苍老的老者说到:“公子你还是一起说了吧,就算没有细则你就大致说说也好让我等安心。”
“老伯···”
“哎,公子说笑了,我才三十多岁你还是喊我老哥吧。”
“啊这···”曹昂有些吃惊,这位老哥的面容也太过苍老了,一定是经过了岁月的毒打,曹昂不由得感叹劳动人民的伟大。
“行,老哥,那我就说一说,第一个政策就是学徒政策,戏公会安排一批学徒给你们带领,让你们教他们手艺,我知道你们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还有就是某些手艺只可家传,传男不传女这类的思想。
但是在我这里,全都要抛弃掉,你们的后代愿意跟你们学习的就加入进来。至于学徒,我和戏公的意见是带的徒弟越多,给的补贴就越多,教会的徒弟越快越好,给的待遇也就越好。至于你们的身后事也不用愁,没有男孩的努力生一个,生不出来的徒弟给你们守孝给你们添坟烧纸钱。”
“诸位觉得怎么样?”
众位工匠也全都拿不定主意,这政策好是好,可是与传统观念相差太大了他们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不过也没关系等到真金白银的到了他们手里,等到白花花的米饭油汪汪的猪肉到了他们嘴里,什么传统观念都得抛掉。
还是这位年老的老哥,他大声说道:“如果真能像公子说的这样好,我等就算教会一百个徒弟也在所不惜。”
“兄弟们,人家都说富贵险中求,现在咱们就是教教徒弟吗,做做原来的工作就能够过得比以前好十倍不止,还犹豫什么?干起来啊。”
曹昂满意的笑了,这老哥有意思,越是到了基层越能够发现有趣的人物。
众人被他鼓动的也是纷纷表决心,曹昂一抬手说到:“不要急,还有一条政策要告诉你们。”
见到众人安静下来,曹昂继续说道:“还有一条创新政策,你们中的谁有本事将兵械的质量提高,或是效率提高不要藏着掖着,拿出来分享,戏公会给你们一笔奖励,我可以保证这奖励绝对丰厚,你们大可以放心,咱们东郡在曹使君治下最是爱护人才。”
众人的情绪也是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表示努力工作,报效曹使君。但是曹昂还是决定泼一盆冷水,有些话得说在前面,不能像重八哥、曹老板那样不教而诛。
“诸位,这处工坊对于你们只是工作的地方,但是对于曹使君就是兵家兴盛之地,极其重要。你们以及你们的家人不允许透露半分工坊的位置还有内部的信息。一旦发现不论你是否有功劳还是什么一律处死,全家都跟着遭殃,听明白了吗。”
众人遭到这样的迎头棒喝,也是清醒了许多,不再敢吱声。
曹昂看到敲打的差不多了,就再次说道:“我再次宣布一个事,你们工作全都是体力活,但是鉴于财力困顿只能为你们提供每五天一顿烧猪肉,每天都可以吃到鱼肉,从一日两餐变成一日三餐。还望大家不要嫌弃。”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工匠们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他们原先在给各自的主君手里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如果有,就不会出现明明才三十出头的老哥看着活像是五六十的老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