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导论
一、课程概述与参考文献
现在开始上课。共享屏幕,是课堂用的心智地图(图1.1)。在进入“导论”之前,我琢磨了几天怎样“导论”这样一张涵盖范围广阔的心智地图,写了一份“课程纲要”,放在我的iPad Pro,紧靠在电脑旁边,所以我常要去看左侧的课程纲要,可能还常喝水,杯子在我的右侧。就算我正对着电脑,也常常是看我的心智地图而不是看摄像头。在我而言,这是讲网课与教室讲课的最大差异。后者是社会学家强调的“面对面”(face-to-face)交往,眼神和表情远比语言更重要。
图1.1 共享屏幕(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0日上午8∶33∶25)显示课堂用心智地图“第一讲:导论”以及周围的四张图
但是在我讲解“课程纲要”之前,我应讲解“论文要求”,如图1.2。依照我的惯例,选课同学在课程结束之后的一个月内递交学期论文。论文要求:写你的企业内部你熟悉的合作伦理问题。注意,我重复一遍:首先,故事发生在你的企业内部,而不是你听说的其他企业的故事;其次,你熟悉的,而不是你不熟悉的故事;最后,凸显了“合作伦理”问题的故事。
图1.2 截自我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第一讲撰写的“课程纲要”
当然,合作可能不发生任何问题,可能很完美,但更常见的合作总是有问题要解决的,而且这些问题几乎总要涉及合作伦理。百度检索“合作伦理”,我很惊讶,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合作伦理的定义或讨论。我又检索谷歌中文,只有两个结果:其一,张世云2018年的论文“公司治理伦理的运行机制研究”;其二,韩国公司LG编写的“LG伦理道德规范”。最丰富的是谷歌英文的检索结果,包括“谷歌学术”搜索引擎,在那里,我很高兴地见到这样一种表达:morality as cooperation(道德之为合作)。我讲授的上一门课程,“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介绍了哈耶克“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学说。(参见2022年10月出版的讲义《收益递增》)哈耶克认为,真正的道德必须有助于合作秩序的扩展。至于在西方思想传统里“道德”与“伦理”这两个单词的含义怎样发生了错位互换,你们可阅读《情理与正义》的第一讲,也是根据其中的考证,这样的错位互换并未发生在中国思想传统里。故而,我继续使用“合作伦理”。
我现在原文朗读“课程纲要”(图1.2)中的这一段文字:“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演化、文化变迁,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秩序的扩展问题。合作伦理的核心是:承诺的可信性与可信守性,可预期和可维持的正义,对偏离预期(因为预期本身并不稳定而且缺乏道德合法性)的各种行为的适度宽容。”
图1.3就是我为你们手绘的“合作伦理”三要素示意图。其实,这是我为第四讲准备的示意图。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一原理表达为三项要素——承诺、宽容、正义。只在理想状态,同时具备三项要素;在不理想的状态,可能只具备其中的两项要素,甚至一项要素。“转型期”的含义之一,就是社会演化可能进入同时具备三项要素的理想状态——仅仅是可能而不是必然。不过,我认为,不能同时具备三项要素的社会状态,就伦理生活而言,不是稳定的。
图1.3 我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手绘的合作伦理三要素示意图
朗润园有一段时间,同时具备了上列的三项要素。我只是说,在我自己的感受中,朗润园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出现过合作伦理的理想状态。这是主观判断,伦理是价值判断,故而是主观的。朗润园里其他人各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各有自己的主观价值判断。
听过我讲解“收益递增经济学”的同学应当知道,企业沿着哪一条路径演化可以有强烈的收益递增性,依赖于企业家的主观价值判断,依赖于企业家对网状因果关系的嗅觉或直觉。网状因果是复杂系统的特征,链状因果关系是简单系统的特征。
图1.4的左图表达了链状因果关系(可以有因果循环),右图表达了网状因果关系。链状循环的因果关系,要么是正反馈,要么是负反馈。网状因果复杂得多,判断哪一链条是正反馈,只能基于“重要性感受”,英语常说的“gut feeling”(骨子里的感觉),或“by smelling”,或“intuition”(直觉)。
图1.4 截自:Mariusz Tabaczek, 2019, Emergence: Towards a New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涌现:走向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和科学哲学》)
另一方面,也有客观伦理,也有客观的收益递增现象。这里的客观性,在现代思想传统里被称为“主体间客观性”(inter-subjectivity),常译为“主体间性”。例如,两个人,甲和乙,都认为X比Y更好一些,那么,“X好于Y”就获得了甲和乙的主体间客观性。在主体间性的意义上,事的客观性取决于测度的客观性。在科学世界里,许多事都是可测度的;在人文世界里,许多事都是不可测度的。
客观的伦理是第二讲和第三讲的主要内容,所谓“演化伦理学”——考察生物之间合作秩序的演化,从最原始的到最晚近的。参阅我的文章“再谈竞争与合作”(汪丁丁财新博客2021年11月18日)。尽管谷歌检索“evolutionary ethics”这一短语的结果累以万计,但在西方伦理学文献里,符合我理解的“演化伦理学”的文献还是非常少见。
我只找到一本新书,封面如图1.5:Empirically Engaged Evolutionary Ethics(我建议的标题:“与经验密切相关的演化伦理学”)。第二主编1978年出生于比利时,在比利时与荷兰完成学业,并在鲁汶大学和牛津大学完成了她的博士后研究,2019年担任圣路易斯大学哲学系的人文学讲座教授,专研宗教哲学与实验哲学。我更喜欢第一主编,他是圣路易斯的独立学者,有一张智慧的面孔。他们两位2015年合作的著作,A Natural History of Natural Theology: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n(《自然神学的自然史:神学认知科学与宗教哲学》,MIT Press),谷歌学术索引指数是“112”,这是很高的索引率。
图1.5 Johan De Smedt and Helen De Cruz, eds., 2021, Empirically Engaged Evolutionary Ethics,封面截图
根据MIT出版社2015年对这两位作者的访谈,这本书“which examines the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intuitions about the existence and attributes of God”(考察关于上帝的存在性及其性质的直觉之认知基础)。这两位主编为2021年这本文集撰写的导读,关键词不仅列出康德和叔本华,而且列出“王阳明”和“克鲁泡特金”,足够引发我关注,于是列入今年这门课程的参考文献。
我为演化伦理学选择的另一参考文献,是Scott M. James, 2011, An 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ary Ethics(《演化伦理学引论》)。这本书引发我关注的几乎唯一理由是第3章的题记,如图1.6,引述《论语》:“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图1.6 截自:Scott M. James, 2011, An 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ary Ethics,第3章“The Caveman’s Conscience:The Evolution of Human Morality”(洞穴人的意识:人类道德的演化)
上述两本主要参考书,2011年出版的这本,算是科普著作,试图将老威尔逊《新的综合》的思路融入哲学的思路。所以,这本书只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伦理演化的生物学观察,标题是:From“Selfsh Genes” to Moral Beings: Moral Psychology after Darwin(从“自私的基因”到道德生物:达尔文之后的道德心理学)。第二部分试图消除休谟提出的“应然”与“实然”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标题是:From“What Is” to “What Ought To Be”: Moral Philosophy after Darwin(从“是什么”到“应当是什么”:达尔文之后的道德哲学)。注意,我使用了“试图消除”,因为,这一部分的最后一章,只有若干可能的解决方案。
更有学术价值的,是2021年出版的这本Empirically Engaged Evolutionary Ethics。它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行为学视角下的伦理活动,标题是“The Nuts and Bolts of Evolutionary Ethics”(演化伦理学的核心要素);第二部分考察社会动物的伦理意识,标题是“The Evolution of Moral Cognition”(道德认知的演化);第三部分探讨文化传统的伦理学含义,标题是“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Morality”(道德的文化演化)——我认为这一部分的讨论很肤浅。事实上,这本书全部10章当中只有两章是优秀的:由这两位主编撰写的第1章,Situating Empirically Engaged Evolutionary Ethics(与经验相关的演化伦理学的位置);以及Neil Levy撰写的第3章,Not so Hypocritical after All:Belief Revision Is Adaptive and Often Unnoticed(毕竟不是太虚伪:信念修正是适应性行为且常被忽视)。
上述第3章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哲学教授,在非常广泛的领域里发表了近百篇文章。他最重要的著作是2007年发表的《神经伦理学》,又于2015年担任《神经伦理学手册》(117章1800多页)的第二主编。基于认知科学和脑科学,他倡导第三种道德学说——既不是自由意志的,又不是完全决定论的,参阅Neil Levy, 2014, Consciousness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意识与道德责任》)。
现在返回图1.1,“导论”的两个主题,中国伦理传统与西方伦理传统。讲伦理,必须区分中西传统,可参阅《情理与正义》的第一讲。
课堂用的心智地图里,250幅插图中,保守估计,至少120幅以很高的概率不会出现在西方伦理学著作里。我上面引述的几位学者其实很边缘,不入西方伦理学主流。大多数主流伦理学家仍要从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开始讲,讲到康德的“三大批判”;或可上溯至柏拉图,下延至尼采之后,但始终无法摆脱规范伦理学传统。
反观中国传统,从孔子开始就没有什么“应然”与“实然”的区分,《论语》是在许多特定情境之内的师徒对话,常以见闻引出话题。禅宗在中土也如此,砍柴担水无非妙道,这是中国的伦理传统。所以,在“印刷版心智地图”里,我从中国伦理传统引出一条虚线到第四讲,这条虚线的名称是“允执厥中”(见图1.14),详细考证可参阅《情理与正义》。我又从西方伦理传统引出一条虚线到第三讲,这条虚线的名称是“黄金中庸与个人美德”(见图1.15)。这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延续至“小苏格拉底学派”,再与基督教融合为康德之前西方伦理学的主流。
从第二讲“演化伦理学”,我引出两条虚线到第四讲:其一,名称是“领导与人格”,主要的参考文献是:Robert Hogan(中文名“罗豪凎”) and Ryne Sherman, 2020,“Personality Theory and the Nature of Human Nature”(人格理论与人性的本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 f erences(《人格与个性差异》),vol. 152,109561。其二,名称是“情感与社群”,参考文献几乎是“印刷版心智地图”右侧所列的全部著作,但核心的两种,其一是Antonio Damasio, 2018, The Strange Order of Things: Life, Feeling, and the Making of Cultures,中译本标题是《万物的古怪秩序》;其二是Gerd B. Muller, 2017,“Why an Extended Evolutionary Synthesis is Necessary”(为什么扩展的演化综合是必要的),Interface Focus(《英国皇家学会跨学科通讯》),vol. 7,2017. 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