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办公应用实战一本通:用AIGC工具成倍提升工作效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AIGC的发展历程

AI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AGI可以像人类一样理解任意的通用任务并以人类的智力水平完成任务。近年来十分火爆的ChatGPT和AI绘画都可以视为对AGI的探索。

自“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Alan Turing)于20世纪50年代在论文中提出机器智能的可能性及验证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The Turing Test)以来,AI经过了几十年跌宕起伏的发展,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早期探索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大规模应用阶段(从21世纪10年代至20年代)和大爆发阶段(从21世纪20年代至今)。

1.萌芽阶段

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这一概念诞生。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AIGC仅仅停留在实验环境,无法投入实际应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AI应用有第一个AI程序——定理证明机器(Theorem Prover)、第一个人机对话机器人伊莉莎(Eliza)、IBM推出的首个机器翻译系统、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等。

2.早期探索阶段

在这个阶段,AIGC逐渐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走向了实际应用。2006年,“深度学习之父”杰弗里·辛顿(Geofrey Hinton)提出了深度学习算法。与此同时,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GPU)和张量处理器(Tensor Processing Unit,TPU)等设备的算力性能提升,以及互联网数据规模指数级的膨胀,为AI算法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使AI技术产生了跨越式的进步。这个阶段诞生的AI应用包括广为人知的第一个打败人类棋手的AI程序“深蓝”(Deep Blue)、AI语音助手(如苹果公司的Siri、微软公司的Cortana和亚马逊公司的Alexa等)、搜索引擎及推荐算法、机器翻译程序(如谷歌翻译、讯飞语音翻译等)、自动驾驶等。

3.大规模应用阶段

在这个阶段,AIGC应用开始走向成熟。随着2014年GAN的提出和2017年颠覆性的Tranformer架构诞生,AIGC步入繁荣,生成的内容能够以假乱真。在这个阶段诞生的AI应用有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AlphaGo、谷歌公司发布的第一款现代AI绘画应用DeepDream、英伟达公司(NVIDIA)推出的自动生成图片模型StyleGAN、OpenAI公司推出的GPT-3、谷歌公司推出的BERT、Anthropic公司推出的Claude等。

4.大爆发阶段

近年来,随着Tranformer架构掀起的风暴,各大厂商和研究机构都开始研发大模型,争相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各类基于大模型的AIGC应用百花齐放。OpenAI发布的ChatGPT更是彻底引爆了这场“大模型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