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人生I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勤劳

生产性的劳动是唯一的资本,可以丰富一个民族并传播国家的繁荣和幸福。所罗门说,所有的劳动都会创造收益。政治经济学难道是科学而非冗长的说教吗?

——塞缪尔·拉宁

上帝通过农民的劳动、技工的技巧和努力、商人的冒险和交易提供了世界上好的东西来满足自然的需求。懒惰的人就如同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一样,他们不关心世界的变化和需求,活着只不过是消磨自己的时间、消耗他人的成果而已;他们就像一只寄生虫或者一匹狼,即使在消亡的时刻到来,也不会对世界有任何的影响。

——杰洛米·泰勒

节俭是与文明相伴而生的。它产生于当人们意识到有必要既为现在也为未来作出某些准备的时候。它要比金钱产生的时间早得多。

节俭属于私人经济的范畴,它包括一个家庭的经济以及秩序与管理。

私人经济的目标在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而公共经济的目标在于创造和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

私人经济与公共经济具有相同的根基。财富通过劳动获得,通过储蓄与积累得以保持,通过勤奋与坚毅而得以增加。

个人的储蓄构成一个国家的整体财富也即福利水平,而另一方面个人的浪费也会造成一个国家的贫穷。因此每一个节俭的人都应当被视为公共的施惠者,而每一个奢侈挥霍的人都应当被视为公共的敌人。

私人经济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们都承认这一点并且对此进行宣扬。但对于公共经济领域的诸多问题比如资本的分配、财产的积累、征税的范围、济贫法以及其他议题还存在着许多的争议。本书的主题为私人经济、节俭。

节俭并非一种自然本能,而是由经验、榜样和远见所催生出来的品行,它也是教育与智慧的结果。只有当人们变得明智与富有思想时他们的生活才会简朴。因此,使人类变得节俭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变得明智起来。

从本性来讲,人类更倾向于浪费而非节俭。原始人是最能挥霍的,因为他们没有远见,不考虑明天会如何。史前人类没有什么可以节省的,他们住在山洞或者表面覆盖树枝的地洞中。他们以海边拾来的贝类生物以及森林中采集的野生果实为生。他们用石头捕杀动物,后来他们学会了将石头制作成工具。比如,将石头制成箭头和矛头,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猎杀飞禽走兽。

最早的原始人类对农业一无所知。只是到了后期人们才开始从食物中采集种子并且保存一部分以备来年耕种。当矿产被发现的时候,人们用火将矿石熔化成金属,人类也由此向前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人类可以制造各种坚实的工具,可以打凿石头、建造房屋,通过不懈的努力推进文明的不断进步。

居住在海边的人在伐倒的树上挖个凹槽,然后把它推进水中,航行于海上捕食鱼类。逐渐地,带凹槽的树木变成了用铁钉加固的木舟。木舟又逐渐演变为单层甲板大帆船、轮船、明轮以及螺旋桨蒸汽机船,随之而来的便是为整个世界的殖民地化和文明化敞开了大门。

如果不是先辈们有益的劳动成果,人类将仍然处于蛮荒时代。土地被开垦用于种植食物,先人们发明了工具和织物,而我们享受了这些有益的成果;先人们发现了艺术与科学,而我们继承了他们劳动的有益成果。

大自然告诉我们那些曾经做过的好事是不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的。活着的人们总是会看到某些事物从而想起那些被埋葬的先人。久已消失的古城尼尼微、巴比伦以及特洛伊的建筑和雕塑所展现的手艺和技巧业已流传至今。在大自然的经济中,人类的劳动成果是不会全部消失的,一些有益的成果会惠及整个人类而并非某个人。

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纯粹的物质财富仅仅是我们从他们那里所继承的遗产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包含一些更为重要的部分,它是人类技能与劳动的有益成果之和。这些成果不是通过学习传递下来的,而是通过教授与榜样传递的。一代教授给下一代,这样艺术与技艺、机械设备和材料的知识才得以流传下来。上一辈的辛劳与努力被传递给下一代,不断持续进行,从而形成了人类本能的遗传形式——一种最重要的文明工具。

因此,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得益于我们的先辈有益的劳动成果,但是只有当我们自身参与劳动时我们才能享受这些有益的劳动成果。所有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参加劳动,生活将是没有价值的,那样的生活纯粹是一种精神麻木的状态。我们不仅要从事体力劳动,还要从事许多更高层次的劳动,包括行动与忍耐、磨难与坚韧、进取与慈善、传播真理与文明、救济贫民,以及帮助弱者并且使他们能够自立等。

“一个具有高尚心灵的人,”巴罗说,“会鄙视那些像寄生虫一样依靠别人的劳动而生存的人,鄙视那些像蠕虫一样从大众粮仓里攫取食物的人,鄙视那些像鲨鱼一样捕食弱小鱼类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会跳出个人的圈子而为公众服务,由于并不是遵从任何形式的召唤(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召唤还是平民百姓的召唤),此过程中任何成功的、可信的、令人满意的行为都不要求有太多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以及二者的结合。”

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一种乐趣。通过人们的劳动,原本可能成为诅咒的东西变成了一种祝福。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生活与自然是相冲突的,但在另一些方面,人类与自然之间又是和谐相依的。太阳、大气以及大地不断地消磨我们的生命,而我们又通过吃喝来汲取营养,通过衣物来取暖。

大自然与我们是紧密相依的。大自然向我们提供可以耕种的土地,使撒播的种子能够生长、成熟。在人类的劳动下,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用以纺织的羊毛和赖以生存的食物,这些是我们永远不能遗忘的。然而,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所吃的、所穿的、所住的——不管是华丽的宫殿还是简陋的茅舍——都是劳动的结果。

人们相互扶持、相互合作。农民耕种土地并提供粮食,织布工人纺织出制衣的布料;泥瓦工和泥水匠建造出我们居住的房屋。参与工作的人越多,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就越多。

即使在最简单事物上运用的劳动与技能都具有宝贵的价值。劳动确实是人性的灵魂(人类的生命)。没有劳动,人类会立刻趋于灭亡。“那些不打算工作的人,”圣保罗说,“是不会有饭吃的。”并且他宣扬自己亲自参加劳动而并不依靠他人。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一位年老的农夫在临终前将三个懒惰的儿子叫到床前,他要告诉他们一个重要的秘密。“儿子们啊,”农夫说,“我留给你们的庄园里藏有一大笔财富。”老人喘着粗气。“财宝在哪里?”儿子们迫不及待地呼叫起来。“我告诉你们,”老人说,“你们必须挖掘才能拿到财富。”还来不及把这个重要的秘密说完,老人就去世了。儿子们立刻开始用铁锹和锄头翻地,他们将以前长期忽视的每一寸地方都找遍了,最终他们也没有发现什么财宝,但却学会了劳动。当整个庄园里的土地都被耕耘,收获的季节不久到来了,他们耕种的庄稼所带来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隐藏在庄园里的、被他们的父亲称之为财富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劳动既是一种负担、一种惩罚,也是一种荣誉、一种欢乐。劳动可以被视为贫穷,但劳动中也包含着光荣。它同时见证了我们的本能需要以及我们其他多方面的需求。人类发展过程中所有伟大的成果都来源于劳动——艺术、文学、科学莫不如此。被认为是“人类飞向天空的翅膀”的知识,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才能只不过是一种高强度劳动的能力:它是一种创造伟大而持久的成就的能力。劳动可能是一种惩罚,但它确实是一种值得荣耀的惩罚。对于那些树立了最高目标和怀有最纯洁目的的人来讲,劳动是值得崇拜、尊敬和赞扬的,劳动也是不朽的。

许多人抱怨我们所遵循的劳动法则,这些人没有认识到遵循该法则不仅仅是遵从了天意,而且是智力发展和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所必需的。所有结果不幸的人中,懒惰的人无疑是最可悲的,因为他们的人生是贫乏的,他们除了满足自身的欲望之外无所事事。这种人难道不是最爱发牢骚、最不幸和最难以满足的人吗?他们的生活处于一种持续的对所有事物都厌倦的状态,对自己没什么益处,对别人也纯粹是个拖累。当这样的人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没有人会感觉到失去了什么,也没有人会因此而觉得遗憾。因此,最可悲、最可耻的人正是那群懒人。

劳动者可能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抑或为了某种目的而不得不劳动,但是又有谁能像劳动者那样推动世界前进?劳动者坚持不懈地将勤劳运用于一切方面,从大麦的耕种到汽船的建造;从一件衣领的缝制到“倾倒世界的雕像”的雕塑,依靠这样的勤劳才获得了我们称之为发展的一切,包括文明、幸福以及繁荣。

同样的,所有有益的和美妙的思想都是劳动、学习、观察、研究以及苦心经营的结果。不经过辛勤的工作,优美的诗歌是不会被创作出来的,也不能流传下去。伟大的作品都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持续努力的结果,并且这些作品中有许多都是在前人失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新的一代开始的时候,旧的一代仍在继续,现实与过去互相交融。帕提农神庙最初只是一个泥制的小屋,《最后的审判》最初也不过是在沙子上弄出一些痕迹来而已。这与一个民族的发展是一样的,每一个人在开始时的付出是没有什么成果的,但通过一代代人不懈的努力,最终会使这个民族强大、繁盛。

劳动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勤劳即使不能为所有人赢得荣誉,起码可以为最穷苦的人赢得尊敬。从艺术、文学以及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最伟大的人无疑是劳动人民。仪器制造工人为我们制造出了蒸汽机,纺织工人为我们创造出了纺织机,织布工人为我们制造出了精纺机,机工提高了机车技术,各种层次的劳动人民不断地推进着机械技术的进步。

我们在此所指的劳动人民并不仅仅是指依靠体力劳动的人,如果仅依靠体力来劳动,那么一匹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劳动人民更重要的是运用其智慧,并且整个的生理体系都处于更高层面智慧的影响之下。那些画出一幅图画、写出一部著作、制定一部法律、创作一首诗歌的人都是高层次的劳动者。他们虽不像农夫或者牧人那样提供维持一个社会的生存所必需的产品,但他们却为社会提供了最丰富的精神滋养。

以上论述了勤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勤劳到底有什么用处。显而易见,倘若不是先辈们技术、艺术、发明以及知识文化的积累,人类仍然处于蛮荒时代。

正是劳动者不断的积累才促进了世界的文明进步。积累是劳动的结果,并且只有当劳动者开始将文明累积的成果再次累积的时候,它才成为劳动的成果。我们已经说过,节俭是与文明相伴而生的,我们也可以说是节俭产生了文明。节俭产生了财富,而财富是劳动的结果。所谓的富人只不过是那些没有将工作所得的财富全部花光的人而已。

节俭并非人的自然本能,它是后天获得的一种行为原则;它是一种自我克制——为了未来能更加美好而对现在享受的一种克制——这是人类的一种事先考虑和慎重。今天工作为明天考虑,将所积累的财富投资并且为未来作准备。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能为未来作准备,他们不曾铭记过去,他们只看到眼前;他们没有留存什么东西,他们挣多少就花多少;他们不为自己作准备,也不为他们的家庭作准备;他们可能赚取高额的工资,但是他们将所赚取的通过吃喝全部消耗掉,这样的人将始终徘徊在赤贫的边缘。

国家情况与个人情况是一样的,将所生产的全部消耗掉,不为将来的生产留一点原料的国家就没有财富。就像挥霍无度的个人一样,他们生活艰难仅能维持生计,总是过着贫穷与潦倒的生活。

没有财富的国家就没有商业。这些国家没有积累起来的可以支配的财富,因此他们没有船只,没有水兵,没有码头,没有港口,没有运河,没有铁路。节俭和勤劳是世界文明的根基。

西班牙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西班牙拥有最丰饶的土地,但那里的产出却是最少的。瓜达尔基维尔河沿岸曾分布着一万两千多个村庄,现在只剩不到八百个了,而且这些村庄里到处都是穷人。有一句西班牙谚语叫作:“天空是美好的,大地是美好的,唯一不好的东西存在于天空与大地之间。”不断的努力或者持续的劳动对于西班牙人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事情。一半是由于懒惰,一半是由于自傲,他们不能屈从于工作。他们宁可为工作感到羞愧,也不会为乞讨感到羞愧。

由此,我们可以说社会主要由两类人组成:节俭的人和浪费的人、顾念将来的人和不顾将来的人、富人和穷人。

通过劳动节约的人成为使其他劳动运转的资本的主人。财富在他们的手中积累,并且他们雇佣其他的人为其工作,这样贸易与商业交易随之产生了。

节俭的人建造房屋、仓库以及工厂;他们用工具及机械设备来装备工厂;他们建造船只并且将这些船只开往世界各地;他们将资本聚集起来并且建造公路、港口以及码头;他们开办煤矿、铁矿和铜矿,并且竖起蒸汽泵以保持水的干净;他们雇佣工人开矿,并且使就业的人数急剧增加。

所有的这些都是节俭的结果,并且采用节俭方式的目的是有益的。挥霍的人是不能分享世界的发展的,他们将所得到的全部都挥霍掉,并且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什么帮助。不管他们所赚的钱有多少,他们的地位都不会因此而得到提升。他们自身不持有任何资源,他们总是在寻求他人的帮助。实际上,他们是节俭人的天生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