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胡小梅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代表作。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是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但关于其生平资料很少,只知道他是元末明初人。祖籍有山西太原、东原(今山东东平)等不同说法,无法确定,曾经在杭州生活过。罗贯中可能与元末起义军领袖张士诚有交往,另外有资料说他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门人”。除了《三国演义》,署名罗贯中的小说作品还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但可能是后人假托,他也许还参与修订《水浒传》。罗贯中还创作了至少三种杂剧,现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一种。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主要从两个方面取材。一是相关史书,主要有西晋陈寿撰的《三国志》、南朝范晔撰的《后汉书》、北宋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和南宋朱熹撰的《资治通鉴纲目》等。其中,《三国志》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三国演义》早期刊本的书名中都包含“三国志”三个字。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征引了大量古书上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三国演义》的成书也有很大作用。比如关于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一事,《三国志》本文没有涉及,小说主要根据裴注提供的材料进行艺术化改写。《三国演义》叙述故事的框架,更多参照的是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以曹魏为正统,罗贯中参考朱熹《资治通鉴纲目》,以蜀汉为正统、用蜀汉编年,并在小说中形成了明显的“尊刘贬曹”思想倾向。此外,罗贯中也从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语》等书中取材。二是有关三国故事的民间文艺创作。西晋以来,三国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到隋代已有三国人物故事的木偶表演。唐代,三国故事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宋代“说话”艺术门类中就有“说三分”,还有个叫霍四究的艺人专门讲三国故事。宋元“说三分”的故事被记录下来并刊刻,现存有元代刊本《三国志平话》,成为《三国演义》的蓝本。元代戏曲兴盛,舞台上也大量搬演三国故事,这些“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创作也产生一定影响。罗贯中在史书和民间创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进行艺术加工,创作出规模宏大的巨著《三国演义》,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在元末明初问世之后,一开始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明代嘉靖年间出现雕版印刷的刻本,书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由此广泛传播。清初文学批评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增删评改,书名定为《三国演义》,成为通行本。本书原文采用的是以清康熙醉耕堂刊本《四大奇书第一种》为底本,校以芥子园本和三槐堂本整理而成,刘世德、郑铭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三国演义》,并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对原文中的疑难字词进行了注释。
《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末年写起,到西晋初年为止,描写了百余年的历史风云。小说共一百二十回,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前三十三回为第一部分,主要叙述汉末动乱、群雄并峙,引出魏、蜀、吴三大集团的领袖人物,着重介绍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三十四回至八十五回为第二部分,以诸葛亮为中心介绍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互相争雄。这一部分的历史时间不到三十年,但篇幅最大,是全书的核心。后三十五回为第三部分,叙述三国的衰落,司马氏最终统一全国,建立西晋王朝。
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表达对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的强烈向往。天下三分,曹、刘、孙龙争虎斗,争的是统一天下的主动权,小说写乱世中的社会动荡、人民悲苦,抒发的是对太平的渴盼。其次是宣扬仁义道德。小说对于蜀汉一方的人物着墨甚多,写刘备仁厚爱民、诸葛亮鞠躬尽瘁、关羽勇武忠义,并不仅仅是为了“尊刘”,更重要的是寄托“仁君贤相忠臣”的政治理想,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第三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政治智慧。汉末天下大乱,各个军事政治集团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无论是凶残暴虐、荒淫腐朽的董卓,还是狂妄自大、勇而无断的袁术,或者是实力雄厚但目光短浅的袁绍,都无济于事,而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都善于争取人心、延揽人才,并注重谋略战术的使用,因此能够脱颖而出,各成一方霸主。谋略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大的方面来说,魏、蜀、吴都有自己的战略方针,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是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孙权则是占据长江,立足江东,进而寻机北伐,统一天下。其他各种奇谋胜算更是层出不穷,我们所熟知的“三十六计”在小说中几乎都有运用。谋略的使用是小说政治军事智慧的体现,也是作者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不是像现在有些评论所说的“把中国人引向‘地狱之门’”的“权术文化”。《三国演义》是智慧之书,我们读这部小说,要注意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
历史小说创作,很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在这方面,《三国演义》是成功的典范。作者大量利用史书中的材料,小说故事的时间、地点和结局等基本符合史实,人物性格也与历史人物的面貌大致相符。尊重历史,但不拘泥于历史,作者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虚构,使小说呈现出“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总体面貌。虚构是小说创作的灵魂,小说中的精彩情节多为虚构,虚构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历史上鞭督邮的是刘备,小说改为张飞;斩华雄的是孙坚,小说改为关羽;借箭的是孙权,小说改为诸葛亮。这是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比如史书上记载刘备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小说妙手生发,将寥寥数字铺叙成好几回的“三顾茅庐”故事;史书上连貂蝉的名字都没有出现,小说却虚构了一个王允派貂蝉巧施连环计、离间吕布和董卓的故事。其他像桃园结义、诸葛亮借东风和关羽华容道放曹操等都是采用民间传说进行加工改编,但是描写合情合理,故事充满趣味性,小说因此精彩好看。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这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之一。小说中大部分人物个性鲜明,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周瑜、鲁肃、孙权等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人物性格并不单一,在基本性格之外也呈现多面性,不存在绝对化的人物形象。比如刘备在仁义忠厚之外也有枭雄豪强的一面。诸葛亮是“智绝”的典型,但也曾误用马谡。张飞的性格以粗豪莽撞为主,但也嫉恶如仇、正直耿介,而且粗中有细、礼贤下士。曹操的性格更为丰富,除了“奸绝”的主导性特征,还有多谋善战、慷慨大度、爱才惜才、诗人气质等多个方面,“横槊赋诗”一节最能体现他的胸襟和抱负,这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此外,尽管多数人物的主导性性格相对固定,诸葛亮的“智”、曹操的“奸”、关羽的“义”、张飞的“猛”,从人物出场到结局,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在情节的演进中,人物性格还是有所变化的。关羽早年沉稳冷静,但执掌荆州以后却变得狂妄自大、傲慢轻率,拒绝东吴的联姻提议,看不起江东诸将,以至断送了荆州和自身性命。诸葛亮前期风华正茂、春风得意,但后期多以悲叹、恸哭、忧患的悲剧形象出现。曹操也曾经借献刀谋杀董卓、起兵讨伐董卓,是一位勤王忠义之士,但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三国演义》塑造人物,最常用烘托、对比的手法。诸葛亮出场,先借司马徽、徐庶等人的称赞,通过对他身边的亲友比如崔州平、诸葛均、黄承彦以及童仆等的形象刻画,衬托其不同凡响,而他一登场就是精彩的“隆中对”,作为军师的形象就勾勒出来了。关羽斩华雄,先写华雄斩了好几员大将,把他写得无比骁勇,再写关羽顶住袁绍、袁术等人的压力出战,将华雄斩首回来,“其酒尚温”,突出地表现了关羽的英雄神采。
《三国演义》是我国军事文学的开山之作,战争描写极为出色。全书写了大大小小四十多场战役,其中既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猇亭之战等重大战役,也有濮阳之战、街亭之战之类的中小型战役,还有许褚裸衣斗马超这样单枪匹马的对决。每次战争,都写得各有特点,从时间、空间、战略、战术等不同方面把握,比如三大战役均用火攻,但官渡之战烧粮草,赤壁之战烧连环战船,猇亭之战则火烧七百里连营。放火的时间虽然都在夜间,但季节却各不相同,分别在秋季、冬季和夏季,由此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斗智”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主要内容。小说中有多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包括诸葛亮、曹操、周瑜、司马懿等,还有一大批谋士,他们在战争中根据不同情势使用不同的方针策略,有的用强攻,有的用智取,有的用火烧,有的用水淹,有的设伏劫营,有的围城打援,有的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有的则以逸待劳、坚守不出……其他像空城计,诸葛亮抚琴退仲达,虚虚实实,疑中生疑,玩的简直就是心跳。小说把战略决策作为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来写,突出描写战略决策过程。比如赤壁之战共占了九回的篇幅,其中前三回集中写战略决策,写出了孙刘联盟如何结成,东吴内部主战与主降两派如何分歧又如何统一,把战略决策过程写得跌宕起伏、煞是好看。除了斗智,小说也写精彩的斗勇场面,比如张飞大闹长坂桥,一声怒吼吓退曹操百万大军,许褚裸衣斗马超,大战两百多回合不分胜负,还有三英战吕布、孙策大战太史慈、葭萌关张飞战马超、天水郡少年姜维战赵云,等等,都是经典的名场面。《三国演义》写战争并不是孤立地写军事斗争,而是结合政治、经济、外交来写,从而展现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比如各路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袁术作为督粮官、因为忌怕先锋孙坚夺了头功而不发粮草,导致孙坚战败,联军内部的矛盾由此可见。小说还善于通过战争写人,在战争的进程中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官渡之战,袁绍兵力是曹操的好几倍,但因为袁绍好谋无断、遇事不决、用人不当、指挥失误,最终惨败,而曹操善于捕捉战机、正确运用战术,最关键的是知人善任、纳谏如流,最终扭转困局,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都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篇之作和典范性作品,在它的影响下,出现了五六十部历史演义小说,从盘古开天辟地到明代各朝都有演义,但没有哪一部写得像它这么精彩。《三国演义》为戏曲提供了重要素材,小说中的大部分情节都被改编成戏曲,戏曲舞台上“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是三国”。其他的通俗文艺也都有根据《三国演义》改编或再创作的作品。小说使用浅近通畅的文言写作,文白相间、雅俗共赏,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在古代,《三国演义》被当作军事教科书;在当代,企业将它列为管理参考书。有关三国人物故事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成百上千,比如“浑身是胆”“赤膊上阵”“走麦城”“说曹操,曹操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被广泛使用。可以说,《三国演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古今中外,几乎没有哪一部文学作品能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