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少林寺》与我的短暂习武之路
对于我们每一位个人来说,几乎都曾遇到过影响他一生走向的人或事儿。
只不过有的人遇到的多些,有的人遇到的少些。有的人被影响的是好的一面,有的人被影响的是坏的一面。
对于同一件事儿来说,也是对有些人影响大些,对有些人影响小些。有些人可以从这件事中得益,有的人可以因同样这件事受害。
我们每个人经历过的这些影响我们个人的节点也就是柳青先生说的路口确实不算多,无论是谁如果遇见后做出了正确的抉择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儿,可惜这些都是不同的个例,没有规律可以遵循。
对于单独的个人尚且如此,那么对于一个有着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来说,以我所处的层次所能接触到感受到的事件中很难选出哪些事能算得上影响面极大极广的。
仅就对我的众多爱好有影响这一方面看,我个人认为有几样应该入选。
第一个是当年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
这个造成了万人空巷的地步,直接的结果是我们家买了电唱机,开启了我的音乐之旅。
再一个是电视中播放的83版《射雕英雄传》。
这个事件让当年的许多家庭开始买了电视机,加上随后为之配置的录像机、VCD影碟机等等,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
还有一个是女排第一次夺冠。
这个事件几乎在当时形成了全民体育热,为我的众多运动爱好留下了第一印迹……
当然现在的电子产品的功能强大也绝对算得上一件。
这个事件打败了所有我们曾经的那些爱好项目,造成了现在绝大多数的人只爱一件事。
……
当年另一个影响力大的事件就是电影《少林寺》的上映。
对于现在以票房排名为重要参数的电影榜来来说,《少林寺》以当年0.1元一张票价(有些地方还是0.01元)收获了1亿元的票房,如果换算成今天50元一张票价等于500亿元。
就算有些人因为票价增加而不去看或减少追影的次数,哪怕当年那些观众里每5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去看那也是100亿票房。绝对碾压国内所有影片。
《少林寺》的绝对江湖地位不仅体现在票房上,还体现在当年涌现出的全民习武热潮。
这股热潮成就了许多人。
比如王宝强。
但肯定也毁掉了许多人。
历史就是这样,不会对失败者浪费笔墨去书写的,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毁掉了哪些人。
历史只记录那些成功的人。就算有些反派最后失败了,那也是极为接近成功的,或是给成功人士做反衬的。
残酷而真实。
我以前看所有的电影从来没有想过看第二遍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当年放《少林寺》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在一起探讨这个片子时,我一个同学叫范志刚的问我想看几遍,把我问楞了。
我说看一遍不就行了吗。
他说看一遍过瘾吗。
我这才感觉到有些影片是可以多看几遍的。
因为这件事对我有些影响,所以我现在记得很清楚。
尽管所谓的清楚只是记住了两句话还有这段对话是在当时他们家门口的公路上说的。
现在写到这里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当时的场景。
他家住在南二道街西面,就是我常去的那个新华书店南方。房间向南开门,有个小院子,打开院门出了院子就是公路。我俩那天是一起放学回家的,走到他家门口他要进家门前说的。
他的父亲是我初中时的物理老师,我唯一记得他讲过的课是一节实验课,一个连通的U型玻璃管,一边很细,一边很粗。放进去水后两边一边平,然后在细的那边水面放一个小的砝码会把右边那头粗管水面上的东西顶起来。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不确定了。
有理科生可以在文中留言说一下这个实验是什么意思。
当时做完实验后是一个叫安波的男同学站起来提问为什么可以小的东西能顶起大的东西。
当时学得就不明白,现在更不会记得答案了。
现在之所以能把这节课记得略微清楚是因为当年这节课是相当大的公开课,有很多老师包括外校的老师来听课,一般来说,这种情况许多老师都会提前找一些班里学习好的同学把课堂上要提问的问题交代一下,免得到时候回答不上课堂上出现尴尬场面。
因此我们也习惯了只要有听课的情况下老师要是提问就全举手,反正老师也不会问我们。
结果那节课偏偏我们都认为这么重要的公开课老师肯定会准备充分结果他偏偏没那样准备,大家可能已经猜出结果,那就是他顺手点了只是装模作样地举手的我……
最后《少林寺》看了几遍我记不清楚了,肯定不止一两遍。
我还记得曾在县城东部的铁路俱乐部里看过一遍。
不记得这个俱乐部是什么时候开始放电影的了,是当年新建的还是原本就有的没有印象了。
不是和老姨她们看的就是和郭大他们看的。
只有他们两家在那边。
看完后我虽然没有王宝强那样执著地想去河南,但附近小伙伴的习武热情开始高涨。
身边没有武术老师没有师兄师姐没有方丈武僧,我们只能自己找资料。
我原来写过,我们当年新华书店的左后侧(面向书店方向)是一个纵深的大市场。里边卖的东西极杂。
有卖蔬菜的,有卖鸡蛋的,有卖旧家具旧东西的等等。
那个年代人们抽的烟很少有盒装的,大多数人抽的是纸卷的烟草。
一般情况下家里如果有抽烟的人就会在坑上放上一个烟pele(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读上声和轻声),里边装着碾碎的烟叶,然后边上放着一些裁好的小纸条。如果有人想抽烟的时候就拿起一张纸条,先把纸条卷起一小半,底下非常细,几乎是堵死的,然后越向上卷越粗,边卷边往里塞装烟叶。大约向上卷到纸条三分之二处时开始收缩变细同,直到剩下一小块捻成一个小棍状把整个烟封死。抽的时候用一种灌汽油的打火机费力地打着火,极少看到一次点着的,有时候是汽油的问题,有时候是火石的问题。这时候就看到他们用力地甩几下,然后再擦擦地打。好容易打着后点燃粗的那一头,抽细的那头。
然后盘坐在坑上悠然自得,要是人多就在一起拉家常(今天发出去后同学尚国利给出了解答,他说:废纸泡两天变成纸浆,找一个大小相当的盆倒扣过来,然后将纸浆均匀拍在盆外面。等干了拿下来,用烟盒等花花纸一糊(裱)。就是你说装烟叶的pe|e——笸箩)。
尽管每次抽烟时用的纸条都很细,但那时不是每一个人家都有纸的,这时候就得去买。
书店后身那个市场就有专门卖这个的。
卖旧纸。
不是旧书,也不是旧报纸,单纯就是旧纸。
有专门经营这个的把收来的旧书中间的装订线剪断,这样好好的一本书就变成了散页的一张张纸。
专门卖给那些抽卷烟的人,让他们买回去后自己裁。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普遍的消费水平很一般,买烟纸还是几页几页的买。
所以我前文说当时有不少东西是可以用1分钱买到的。
当年不知道是谁发现了有个卖这种烟页纸的人剪了一本武术图谱。
我们听到消息立刻跑过去开始挑,反正小城也不大,从家到那个市场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剪断装订线的书页和正常的不一样。
不是1、2、3、4、5、6、7、8页号这样排,而是1、2、35、36,3、4、33、34这样排。所以我们要按正常看书顺序挑出来得费好多事儿。
关键还在于有些人买走抽烟用的人极有可能把1、2页或是买35、36页时顺带着把7、8页买走了,那就什么办法都没有了。
好在我当年运气还行。
买到了有着全部一套图谱的棍法。
棍法的名称忘记了,我恍惚记得叫《达摩棍法》,但实在不确定,上网查了一下,也没什么结论,估计要和我埋在三中校园西南角那个小树底下的塑料布装的东西一样,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现在仍然能记得的是怎么做这个棍子。
这个棍子和普通的棍不一样,是根据使用的人特制的。
首先是长度。
这个长度是以使用人的手正常握住棍子后虎口到手掌边缘为一个计量单位,叫一把。
一共12把,然后锯断,这个长度就是只适合使用者本人的棍子的长度。
锯完后再锯一小段2把的长度钉在棍子的一头作为横的部分,就像拐棍一样,只不过那个小段是钉在正中间的。
这样操作下来,武器就有了。
然后就是套路了。
我只记得第一式。右手向下垂,拿着棍子,棍尖向上靠于肩背部,左手合什,眼睛看着指尖。
第二式以后忘了。
我当年在海伦的时候住的房子右后方是一个小的十字路口。
这个路口向南是一中,我小时候许多时候都去那里玩儿。
向北是一个原来建有清真寺的一个地方,那个方向还有一个水井,我们好多年都是家长从这个井挑水吃用,长这么大我只挑过一次水,还是属于玩票性质的。
向东就是去街里的必经路了。
向西是一个大坑,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有时候也去玩儿的地方。
在紧挨着这个十字路口的东南区域当年新栽了一片小树。
如果树有树生,那片小树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
这些树当年正好遇上我们做这个棍子的时候。光我就砍了好几棵正要茁壮成长的小树。
为了弥补我的过失,长大后每当有植树任务时我总会抢着去,不知道种了好多树的我能不能得到那几棵小树的原谅。
其实细想一下,人有人生,树当然也有树生。
除了那片树林外,我经历的值得书写下来的树生还有两次。
一个是我们单位院墙边的一排树,多年以前,市里要求拆除单位围栏,可能是原来围栏内的一圈树没有经过系统规划,应该也没种下多少年,单位找到了相关单位决定系统规划一下,把原来的树拔掉了。
拔树的过程我看了,别的想法倒是没有,就是觉得那个《水浒传》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桥段太扯了,我们这圈每棵都很细的小树都得用车拽,到最后一棵还把绳子拽折了。
因为已经连拽了好些棵树,加上绳子还断了,最后决定暂停一下,第二天换个绳子再说。
和许多明日复明日一样,第二天以后加上以后的好多天都没继续。于是此项活动就无限期搁置了。
再想到时已经发现“十年树木”的话诚不我欺。
现在这棵树已经长得很高很粗了,同时还从根部伴生出了一棵树作伴。
另一个是我家里园子里的。
去年春天物业清理楼上排水管,就是从最顶楼一直接到一楼的管线以便雨时楼上不存水。
他们要把每一层的小平台都清理干净,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家二层的小平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出了一棵小树。
物业师傅把那个小平台清理干净了,包括长在那里的小树。
我觉得这样一棵顽强的树不应该这样结束树生,于是捡起了它把它种在了有阳光的地方。那个地方我曾经种过四棵要扔掉的树,活了其中的三棵。
邻居让我别费事儿了,现在已经不是种树的季节了,种上也活不了了。
我没信邪。
种下后还浇了不少水。
它真的很坚强,不但活了下来还度过了第一个严冬并在第二年春风吹来的时候长出了新叶。
正当我为它的重生感到开心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发现它被人折断扔了。
默默地站在空着的树坑边,心里想到了单位剩下的那棵树和被我祸害掉做成棍子的树还有那些被我和女儿种下的树,深感树生也无常。
和忘记棍法招式不同的是,当年的习武之路唯一的收获是我学会了鲤鱼打挺这一经典武术招式。
就是电影中打斗的双方中有一方被打倒后双腿并拢伸向头部然后利用腰部发力挺身站起来的那个动作。
严格说来,那个动作我学起来真的没费多少事儿,不知道是不是我从小也有武术天分。
直到几年前我还试着去做。
结果几次都起不来,惹得母亲哈哈大笑。
知道自己不是18了。
从那以后就再没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