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张维贤
张维贤在宫人的引导下步入殿内,朱由检起身,以示对这位老臣的重视。
“赐座!”
他伸出手,虚扶着张维贤坐下。
张维贤受到皇帝这样的对待,脸上全是感恩神色。
可老头心里也知道,皇帝这肯定是有事情需要自己去办,不然何至于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
只怕这个事,
做起来棘手哇!
“老国公吃茶!”
朱由检又让王承恩为张维贤奉上一杯香茶,算是给予了张维贤体面。
张维贤口中连连谢恩,心里猜着到底是什么事。
他手里有兵,
这是张维贤,或者说英国公最大的优势,也是让皇帝伸手拉拢的最大本钱。
如此一来,怕是京城里面要有兵戈之事,皇帝这才要请自己这个老头来“擎天保驾”。
难道魏忠贤看着皇帝在清除自己的党羽,跟当年的曹吉祥一样,意图谋反?
以老魏的文盲水平,这也不是不可能啊!
张维贤心中大动,面上却不动声色,仍旧是十分的感恩。
可朱由检让闲杂人等退下,只是和张维贤聊起了家常。
“老国公家中子孙繁茂,可有年轻些的汉子?”
“朕喜欢活动筋骨,可惜在宫里,多的是太监宫女,没有合适人选陪着……若老国公家里有合适的,不如来朕这儿当个御前护卫,也让朕与勋臣之家,好好的叙叙旧。”
“敢问陛下,意欲何为?”
张维贤手捧温茶,看了看左右,最后还是决定从心发问。
他年纪大了,身体情况如何,他心里有数。
如果皇帝要他这把老骨头上去搏一搏,那张维贤肯定二话不说就去冲锋。
能用老朽之躯为家族延续几十年的皇帝信重,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但要让他的子孙后代上战场,那张维贤就要思虑一二了。
原因没别的,
主要是英国公的繁衍力度不行,每一个年轻的后代都是珍宝——
第一代英国公张辅虽然高寿,可在子嗣方面的确艰难,嫡子张忠残缺,最后第二任英国公的位子就轮到了幼子张懋头上。
而张懋,则是张辅七十岁的时候才生出来的老来子。
在此之前,不管张辅如何努力,也就张忠一个儿子。
张懋之后,也没有成功开枝散叶出去,儿子三个,还早死,最后让孙子承爵……
一路传到张维贤这里,情况不说让祖宗感到欣慰,但起码用生育率证明了自己的确是老张家的亲血脉。
因为张维贤就一个儿子,一个孙子。
谁陷到眼下的浑水里面,张维贤都要心疼。
毕竟张维贤的伯父就是因为无子,这才让爵位转移到了自己这脉。
如果自家再绝,那即便皇帝开恩,让从旁系过继,也得往上数三代了。
隔了这么远,能有什么感情?
早就成外人了!
张维贤才不要把爵位给外人!
既然皇帝是想要做大事,要让他出力辅佐,英国公一门侍奉皇明这么多代,为国尽忠者不知多少,张维贤站出来顶一顶又如何!
他投机归投机,可却也是因为看的清大明朝生态才这么搞的。
只有皇帝,
才是最高位的肉食者!
在体制内,没有人能够挑战皇帝的地位!
哪怕皇帝是个小孩子。
高拱当年就是背后说了句神宗是“小孩子皇帝”,结果就被罢了。
所以不管朝政如何,张维贤和英国公府,一直坚持抱死皇帝的大腿。
没了皇帝,
他们这些勋贵又能去向何方?
朱由检见老国公神色郑重,一副生怕自己拉着他那独子独孙去送死的模样,不由微笑说道,“老国公何必紧张,朕又不吃人!”
“实不相瞒,朕的确有意改革京营,需要老国公助力!”
既然对方都诚心诚意的发问了,朱由检也不再多废话,同样坦诚的回答了他。
对着这些老油条,很多时候比打机锋耍心机,年轻人是容易摔跤的,而且也会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只为了去猜测一些莫须有的东西。
朱由检做了天子,自觉帝王心术的确不能缺少,可只用心术权衡,那就失了帝王的堂皇之道,沦为只知摆弄的小人,等哪天出来个更加聪明的,或者臣子抱团起来,心术权衡也就不攻自破了。
嘉靖皇帝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仗着自己的聪明把朝堂臣子当成棋子摆弄,结果从科举独木桥上杀出来的卷王们也不是傻的,最后卷出来了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些人,还有个把他底裤都琢磨清楚的严世蕃。
这些人让嘉靖皇帝没办法再稳坐钓鱼台,嘉靖朝后期的党争走向失控。
朱由检时常反思自己,又吸取前任教训,自然不能再走世宗老路。
他看了很多记录古代明君的书,最后发现,真诚的确是和人交往的必杀器,唐太宗李世民那么厉害,还在史书上动不动哭鼻子呢!
所以说,都已经是皇帝了,
为什么还要沉迷勾心斗角?
堂堂正正的挺直腰板,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大胆去说,不就行了吗?
于是他对着张维贤说道,“朕知道,京营是老国公家中世代掌控……”
“臣绝无掌兵自重之意!”张维贤被这话吓了一跳。
坦诚是坦诚了,
但也不要把实话就这么说出来啊!
他年纪大了经不住皇帝这么吓!
一旦传出去,老张家的名声跟富贵前程,都危险了!
“老国公莫要紧张,朕只是想与你推心置腹,好好谈谈。”
“勋臣将门,自土木堡之变后,颓唐不止,如今还有几家能为国柱石?”
“老国公能辅助我和先帝,已然表明了足够忠心。”
“朕今日请老国公来,还说这些话,为得就是表明心意,使君臣无隙!”
不等张维贤再说,朱由检继续道,“如今大明朝并不太平,关外有建奴肆虐,关内又常有天灾民变……朕登基那天,蒙太祖感召,告知我大明正如水火相济,一时不慎,恐有社稷之危。”
“如今世态,朕若不重整军备,只怕难以为继,无颜面去见列祖列宗了。”
“老臣愿为陛下效力,整顿京营!”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维贤还能怎么样?
他只能表态要帮皇帝整顿京营了。
只是要对着自己割肉,张维贤嘴上说的轻松,心里头却是在滴血。
虽然明确跟着皇帝走才是永葆富贵的正确道路,可京营到底是块大肉,丢了实在可惜。
更重要的是,
张维贤还不确定面前的少年天子有没有这个决心和能力去办,他这个“重振大明”的心气能持续几年。
自己替他办了这件事,绝对要惹了一身骚,也不知道届时皇帝变心了,那后路又该怎么走。
京营一动,
张家是不进则退,别无他路了!
可老朱家的皇帝,实在是让手下不省心啊!
“这就是今日朕希望老国公将子孙送到宫里,随侍朕左右的缘故。”
“朕知道京营人数众多,关系盘根错节,所以并不强求老国公亲身上阵,只希望老国公能做些支持就好。”
能够整顿京营的人数,眼下其实不少,比如说原历史上就负责这件事并且表现不错的李邦华,还有已经召回京城的孙承宗等人。
有了后世记忆,朱由检根本不怕选不出人才来替自己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