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佛论道说百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第一场 这个家伙不是人

第一场:这个家伙不是人

列位:我这里就是一个小场子。您各位闲来无事,就当听个书,瞧个戏,看个玩意,消磨时间。我呢,天生喜欢东拉西扯,胡说海侃,不图名,不图利,就是为了过过嘴瘾。所以我们最好是一拍即合,各得其所。

这里有椅子、有凳子、有沙发、有蒲团;有茶水、有香烟、有瓜子、有零食。您那,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好受怎么办。只是不要动静太大,影响我说,影响别人听,就成。我呢,想到哪说到哪,吹到哪拉到哪,海阔天空,随心所欲。万一有说错了、说漏了、说拧了的,您有个容忍体谅,别跟我较真。毕竟,咱们都是以消遣为主。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诸位,咱们这就走起。

我们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能诸位看官会说:既然如此,这么大的一个题目,你有何德何能,怎么样的文化修养,敢说这个?

所以我在此郑重声明:题目只是广告,味道还需自品!刚才说了,我也就是信口开河,胡诌八扯,给大伙逗个乐子,消磨点时间如是而已,不必较真!

既然咱们的题目是:谈佛论道说百家。那咱们就先从“佛”谈起。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讲,“佛”字从人从弗。弗,是不、非的意思。那么,这个“佛”的意思就很清楚、很直白了:不是人,非人。是的,佛,的确不是人,是非人。那么,是什么?哎!对了!那位说了,是超人!外瑞顾得!回答正确!佛就是超人!而且是超人中的超人,比超人还超人,超超人。可以说,佛的手下、跟班、小弟,,比如菩萨啦、罗汉啦,金刚啦、护法啦,都比那个美国超人要厉害的多。如果那个搜福门(英文超人音)真的站到了我佛如来的面前,那就是幼稚园小班的小朋友站在中科院院士面前。

诸位:我如此说,可没有半点对佛不敬的意思。只不过是为了让各位客官更觉稍微新鲜有趣,更加容易听得进去,如此而已。

说实在话,我对真正的佛、法、僧可是礼敬有加,顶礼膜拜的。这位客官又问了:那你是信佛的吗?你是佛教信众或者佛教教徒吗?我的回答是:我信佛,但是我还没有皈依佛教。为什么呢?因为我自觉福德尚浅,机缘未到。话到这里,我也善意的,友情提醒一下:有不少人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是生活啊,事业啊,情感啊不顺利,遇到挫折,往往会产生信佛的念头,想皈依佛教,以求解脱。我劝诸位,还要慎重,不可轻率!因为轻率为之,不但得不到解脱,反而可能会更增加诸多烦恼,甚至带来魔障。其中的利害关系,容我日后细说。

要谈一件事情,一样东西,一种文化或者一个宗教,总是要从源头谈起,方能说得清楚,我们也不例外。

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现在是公元二十一世纪,公元前6、5世纪,也就是两千五六百年前。两千五六百年前,也就是我们国家的春秋战国时期。也是诸子百家齐出的文化大爆炸时代。孔子创立儒家学说的时期。比老子李聃写出《道德经》稍微晚一点,比孙武写出《孙子兵法》稍微早一点。巧了,那时候的印度,同样也是政治经济发达,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印度的恒河,诸位客官都知道,那是印度的母亲河。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又叫恒河文明。和我们的中华文明又叫两河文明(长江、黄河)是一样的。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最终注于孟加拉湾。全长两千七百公里左右,虽然长度不是太长,比起尼罗河、亚马逊、长江、黄河都短的很,在地球上排不到前十,但是她在世界历史、世界文明上的地位,却是排在第一方阵的。与上面几条大河相比毫不逊色。

那时候的恒河流域,也就是公元前6到5世纪时候的印度,政治经济空前发展、宗教思想繁荣昌盛。简单说一下:当时的中印度一带,大概有十六七个国家,多数是世袭的君主制国家。那时农业比较发达,开始使用铁器,人工灌溉也比较成熟,已经大规模种植水稻、棉花、豆子等等农作物。手工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冶金(铁匠)、纺织(裁缝)、木材(木匠)等等行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商业也十分发达,对外贸易越来越多,越走越远。

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文化是婆罗门教。再简单介绍一下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吠陀文化和印度土著文化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宗教文化。以《吠陀》为主要经典;崇拜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还有其他神灵,也是多神崇拜;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实施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制度。其他的重要观点有:灵魂不灭、梵我一如、业报轮回、信仰解脱!大家注意,这才是重点啊,佛教的一些基本理论,都在这里啊!

好,当时大体的社会文化背景就简单介绍这些。下面就要说到正主了,谁啊?对:释迦摩尼、我佛如来!

释迦摩尼,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我佛如来,是信众、教徒的称呼。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乔达摩,至于这个名字是否准确无误,在他的语言中有没有姓名以外的意义等等,我们就无从考证了。比如说我们的万世师表,本名孔丘,字仲尼。姓孔,丘是小山的意思,仲是老二的意思,尼是安、和、近的意思。如果按照中文字面的意思,把佛祖本名掰扯一下,倒也挺有意思的:悉,是知道、懂得、理解、洞悉;英语里面有个词:see,读音也是“悉”,意思也差不多:看到,懂得、理解。最经典的就是I see you.这句话,我懂你!这虽然是一个巧合,但也是文化共通的一个例证。

另外悉还有尽、全的意思。达则有全面、通晓、到达、实现的意思。多,就不用说了,就是多,基本词汇。那么,悉达多,就有通过努力已经知道很多的意思。这与佛祖出家求道,历经磨难,终于彻悟圆满正觉也是暗合的。至于乔达摩,乔的第一义就是高,大,好,达摩,有法子、办法的意思,乔达摩,就是最好最高明的法子,也就是我佛所说的无上第一正法。更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法名。这虽然有点牵强附会,倒也印证了佛家因缘前定的说法。

对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俗家本名,如果感觉记不住,还有一个法门:知道多,巧打磨。打磨,也就是修炼的意思。我佛如来,知道多:那是古往今来,宇宙内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也就是无上正知正觉吗。巧打磨,就是我佛正法,八万四千法门,修持精进,皆能圆满。连起来就是:知道多,巧打磨,能成佛。就是:悉达多.乔达摩,是我佛。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