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移动终端安全威胁概述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病毒种类与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传播速度呈指数增长,移动安全问题日趋复杂。通过移动终端窃取个人信息,并以此为踏板诈骗个人财务,甚至威胁人身安全的事件频发。根据《2021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2021年360安全大脑共截获移动端新增恶意程序样本约82.4亿次,相比2019年(180.9万个)增长了约151.3%。在新增样本类型中,攻击者期望达成的攻击目的主要包括数据与隐私窃取、资费消耗与恶意扣费、远程控制,以及破坏移动终端可用性。
1)数据与隐私窃取:作为个人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移动终端通常存储大量个人信息与工作信息。为了达到窃取用户信息的目的,攻击者可以利用恶意移动应用(如针对iPhone的PhoneSpy软件)窃取用户信息并传送给攻击者或其他利益方。由于移动终端信息窃取还通常伴随着电信诈骗、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因此,信息与隐私窃取会对用户财产、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资费消耗与恶意扣费:已有研究表明,超过40%的恶意移动应用是以直接或间接获取金钱利益为目的的。例如,攻击者可以利用恶意软件(如木马Trojan-SMS.AndroidOS.FakePlayer)控制移动设备向特殊号码发送短信定制某服务,从而非法获得经济利益。
3)远程控制:由于移动终端已成为智能家居、汽车的远程控制端,因此,通过移动终端的恶意攻击可能会导致对用户的人身伤害。例如,通过远程恶意控制智能门锁、加热装置、抽水马桶等智能家居设备对用户进行人身伤害等。另外,移动终端蓝牙、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攻击者实施远程控制提供了便利的途径。目前,业界已公开了多种基于蓝牙、WiFi接口入侵并远程控制移动终端的案例。
4)破坏移动终端可用性:该类攻击的目的是破坏系统、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甚至导致系统崩溃或移动终端关机。例如,利用移动终端电池供电的特点,恶意软件通过CPU进行大量运算来耗尽电量,从而造成移动终端关机。更为严重的是,恶意软件可以获取Root权限后随意修改、删除终端数据,给用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移动终端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下面将移动终端划分为移动硬件、移动操作系统、移动应用软件、用户数据四个层级分析移动终端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其中,移动硬件主要包括芯片(如应用处理器、基带处理器)、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存储模块、各种接口(如蜂窝网络接口、无线/有线外围接口)等部件,其可以实现通信功能和处理计算功能;系统层主要包括移动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和控制设备的硬件与软件资源,是设备运行的基础环境;应用层主要包括移动应用软件,是用户与应用的可视化交互平台,以及终端功能具体的表现形式;用户数据主要包括位置信息、账户信息、通信录、照片等所有由用户产生或为用户服务的数据。
图1-5给出了主要的移动硬件安全威胁、移动操作系统安全威胁,移动应用安全威胁以及移动数据安全威胁,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图1-5 移动终端安全威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