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的五大医学意义
食物入药即为食疗,也就是利用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的特性加上烹调方法来协助治疗疾病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具有五个重要的医学意义。
(1)食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增加或控制某种营养素的方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原发性营养缺乏病的病因和治疗与营养直接相关。蛋白质和热能缺乏可引起营养性水肿。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儿童,就是因为缺乏营养,以致骨瘦如柴。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也是由于缺乏相应营养而导致的后果,只要通过食疗并除去一些不良因素,疾病就能痊愈。像小儿患佝偻病是因缺乏钙和维生素D,如能及时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或充分接触阳光,很快就能得到纠正;先天性代谢病——苯丙酮尿症,若在婴儿时期即给以低苯丙氨酸的饮食,就能抑制病情的发展;其他如糖尿病、慢性肝炎、高脂血症等,临床上多强调以营养治疗为主。所以,通过合理的食疗,再结合必要的药物治疗,很多病症即可得到控制,消除症状,达到好转或痊愈的目的。
(2)食疗可作为一种治疗和诊断的辅助措施。例如:对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伴有水肿病等患者,给以限盐饮食即可减轻或消除症状;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为了减轻其肾脏的负担,给以优质低蛋白质、高热能饮食,可控制病情的发展;对肝性脑病患者,为了降低其血氨的含量,把蛋白质供应降到最低标准(每日20克左右)。这都是配合临床治疗的一种辅助措施。此外,食疗也可作为协助诊断的方法,如潜血试验餐、干膳食等,可协助诊断消化道是否出血、胆囊收缩和肾浓缩功能如何;钙、磷代谢试验饮食,可协助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食疗可为其他疗法创造条件。外科手术前有营养不良、组织水肿、贫血的患者,势必会给手术增加困难,降低手术成功率。因手术或外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组织的分解代谢加强,出现负氮平衡,营养素的消耗增加。而“要素膳”(化学配制膳)可为解决手术前后的营养不良问题发挥良好作用。
(4)食疗可补偿消耗、恢复体力。急性病或慢性病都会增加体力和组织的消耗,一方面体力需要补充,另一方面组织需要修复。如不及时补充营养物质,机体就会利用其他部分组织进行修补,实质上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病后增加营养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承担代谢活动的肝脏,否则受损组织难以修复,伤口不易愈合。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能重视食疗,疗效就会更为显著。
(5)食疗可调整免疫功能。近10年来的研究确认,营养不足对人体免疫应答有损害,会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如蛋白质、热能不足将导致胸腺组织形态的显著改变,包括大小和重量的减少、淋巴细胞的减少、皮髓质分化的丧失和胸腺小体的肿大或变性,淋巴结副皮质区和脾脏小动脉周围组织也会显示出同样变化。营养不足儿童经常有补体C3、补体C1、补体C5的降低。食疗后,许多免疫指标即可得到恢复,特别是细胞免疫和补体C3。由此可见,食疗可调整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