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爸爸和超级儿子——《史记文明》序
《史记》是汉代的司马谈和司马迁两父子合写的。
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太史是个什么职务呢?虽然太史里面有个“史”字,不过这个职务随着朝代的更迭,逐步和记录历史不再有关。太史主要管的是国家图书和天文历法,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国家天文台台长。司马谈白天上班是去管国家图书和天文历法,可是他心里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就是要写一本书来记录从上古到他生活的时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和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并且希望可以通过记录这些事件和人物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真是一件想想都觉得很带劲的事。司马谈说干就干,每天下班就窝在家里为写这本书做准备,一准备就准备了几十年。
司马谈的儿子叫作司马迁。司马迁小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读了很多书,知识非常渊博,是个小学霸。司马迁不仅书读得好,而且从小就会干耕地和放牧的活儿,身体也很棒。到二十岁的时候,司马迁凭借着自己的好身体干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开始了一段自由的旅行生涯。他这次旅行不是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一边旅行一边探险和考察,用双脚走到实地去看一看那些在书上读到过的东西。就这样,他走遍了全国的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司马迁走过的地方多,见多识广,所以当时的皇帝汉武帝任命他作为使者,出使今天中国的西南地区,也就是四川、云南等地。
正当司马迁完成了出使工作,从外地返回家乡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谈生了重病,好在司马迁在父亲去世之前赶回来见了最后一面。在临终前,司马谈拉着儿子的手告诉他,自己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自己一直在准备的书没能够完成,希望司马迁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完成这部书稿。司马迁含泪答应了父亲的嘱托。
司马谈去世之后,司马迁继任汉朝太史,执掌国家图书和天文历法。同时,司马迁一刻也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他凭借自己惊人的知识储备和四方游历的见闻,以及他那卓然超群的文笔,用尽自己一生的时间,补充完成了《太史公书》。
《太史公书》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的旷代奇书,它的伟大之处,很难用一两句话简单说清楚:
历史学方面,《史记》记录了从上古神话时代开始一直到司马迁所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数千年之久的人类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国传统历史学中的正史体例就是由《史记》开创的,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就是《史记》。
文学方面,《史记》以精彩的事件叙述和生动的人物刻画成了中国古代写作的典范。传统文章家将《史记》的写作风格尊称为“龙门家数”。清代影响力巨大的文学流派桐城古文派更是把司马迁视为祖师爷,极力模仿《史记》的写作风格。
思想方面,《史记》融汇先秦诸子百家,并且结合汉代经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杂家思想,在历史人物评价和历史规律总结上产生了大量不落俗套的精彩见解。
地理方面,由于司马迁年轻时有过游历全国的宝贵经历,《史记》中记载了大量准确的地理知识,为后世的地理学、考古学、民俗学研究提供了许许多多宝贵的信息资料。
天文历法方面,由于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终生执掌国家天文历法,《史记》中还记载了大量的相关知识,为后世的天文历法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除此之外,《史记》在民族学、谱牒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能够达成以上任何一项成就都非常了不起,而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二人合力,完成了《史记》这部集大成的旷代杰作,突破了后世读者的想象,可以说,他们是一对超级爸爸和超级儿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史记》是一部必读书。两千多年以来,人们通过学习《史记》来学习历史、文章写作,以及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史记》记载的故事和人物精彩纷呈,可读性非常强,所以我特别编写了这本《史记文明》,希望带领今天的青少年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之中,直观感受中国古代的高度文明,同时体验明了顶级的中国文章妙笔。
由于《史记》原书是按纪传体形式写成,时间线索错综复杂,对于入门读者而言,直接阅读原著难度比较大。所以本书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在《史记》之中精心挑选了四十个专题加以编排、翻译、整理,供青少年读者入门学习。这四十个专题对应着《史记》中记载的上古时代到西汉武帝时期最重要的四十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中光彩熠熠的四十个片段。
今天是一个信息化和全球一体化加速的时代,从现代教育的角度出发,我还特别在每个专题中加入了《史记》与现代事物、现代观念以及与世界历史相关的内容。希望青少年读者在入门之初就建立起从古代走向现代,从本土走向世界的文化格局。要知道,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在写作《史记》的时候一直怀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学究天人,通变古今,这是《史记》在知识成就和文学成就之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此与所有的读者朋友共勉!
杨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