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超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感到饥饿

假如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饥肠辘辘、焦渴难耐,或处在一个危机四伏、为人厌弃的环境中,我们就不会想要去作曲或创建数学系统,装饰房间或打扮自己……显然,要想掩盖高级动机,或要想使人的能力和本性呈现一种失衡的状态,一个好办法就是使机体长久地处于极度饥饿或干渴的状态。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1954)

“饿怒”(hangery)一词,从字面看即“饥饿”(hungry)和“愤怒”(angry)的结合,它已成为一种短小而巧妙的表达方式,常用在开玩笑的场合。但是,对全世界数十亿经常经历食物短缺的人来说,真正的饥饿绝非可笑之事。

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其他生物,饥饿都会产生严重后果。缺少可靠的食物来源会引发粮食危机,这样容易产生一系列相应的负性行为,如冲动性增多、活动亢进加剧、应激性和攻击性增强、焦虑感加重,以及使用治疗性麻醉剂的倾向明显。Nettle, D. (2017). Does hunger contribute to socioeconomic gradients in behavio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7.00358.有关食物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行为后果,我们已经有了大量惊人的科学证据,包括针对昆虫、鸟类、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饥饿研究,对速效减肥、被迫经历“治疗性”饥饿的人所做的研究,以及对进食障碍患者的研究。

这些行为均有明确的起因,即极度的饥饿,而不是预先存在的人格差异。在一项经典研究中,研究人员注意到病人刚开始时还比较配合、愉悦、乐观,但在“治疗性”饥饿过程中,他们越来越冲动和愤怒,甚至产生躯体虐待行为。Fessler, D. M. (2002). Pseudoparadoxical impulsivity in restrictive anorexia nervosa: A consequence of the logic of scar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31(4), 376–388; Swanson, D. W.,& Dinello, F. A. (1970). Severe obesity as a habituation syndrome: Evi- dence during a starvation study.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2(2), 120–127.在一次实验后,一个人甚至“在出院后请求帮助,因为他在路上非常生气,甚至害怕自己会开车撞死在路上惹恼他的人”。Swanson & Dinello, Severe obesity as a habituation syndrome, p. 124.

饥饿会提升人们为食物工作或消费的动力,同时会减少为其他非食物获得工作或消费的动力。Orquin, J. L., & Kurzban, R. (2016). A meta-analysis of blood glucose effects on human decision mak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2(5), 546–567.所以,最好不要将一系列同饥饿有关的行为视作系统的失效,而要将其视作一种适应,一种由不同替代方案构成的回应,这些替代方案旨在提升对食物资源的定位精确度,改善获取方式及保护措施,为此甚至不惜牺牲其他目标。Nettle, Does hunger contribute to socioeconomic gradients in behavior?; Orquin & Kurzban, A meta analysis of blood glucose effects on human decision making.

如果替代性方案一直无法实现其目标,焦虑和亢进可能最终被抑郁和倦怠取代。最关键的是,是长久以来的食物保障不足,而不是彻底的食物剥夺,才导致了这些行为的发生。长期的食物保障不足会造成大量的心理熵,最终给人带来一种无助感,使得人体的其他系统也开始衰退。英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内特尔认为,贫困人口中的一些常见行为(比如容易冲动、富有攻击性、易焦虑)更多是由经常性的食物剥夺,而不是预先存在的社会阶层所致。Nettle, Does hunger contribute to socioeconomic gradients in behavior?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食物再次供给的情况下,很多由饥饿引发的行为会发生逆转。我们一直饿着直到不饿。当我们不饿时,我们就忘了饥饿是怎么回事,除非再次陷入饥饿。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个所有人都能产生共鸣的例子,那就让我继续深入更复杂、更具心理学意义的不安全形式,我们将以“依恋”为例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