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长度·
接下来我们集中看一个诗人——刘禹锡,观察他写的有关物是人非的诗歌。先来看这首《杨柳枝》: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一首《杨柳枝》其实和我们前面讲的都类似,还是一种比较个人的情感。“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辛弃疾《临江仙·手捻黄花无意绪》)我回想起当年我们一起拉过手的地方,那个场景、那些回忆,现在已经离我很远了。我们之间已经隔了千山万水,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人生有很多偶然性。有时候两个人一转身,可能就是一辈子了。
刘禹锡参加政治改革,结果后来换了皇帝,掌握权力的人不一样了,他就被贬到朗州。他在朗州待了十年才回到京城。回来以后他写了这样一首诗,《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紫陌红尘拂面来”,紫陌就是长满了花草的大路。“红尘拂面来”,说的是行人、车马扬起的尘土。“无人不道看花回”,去看花的人络绎不绝,现在都在往回走。没有写花怎么漂亮,但是我们可以读到花盛开的那个场面。“无人不道”,大家都在谈论花。
“玄都观里桃千树”,玄都观,一个道观,种了这么多的桃树,可是“尽是刘郎去后栽”。刘郎就是他自己。他其实在表达一种感慨,我在这里的时候没有这么多花,我走了之后却开了这么多的花。时间改变了很多东西。
刘禹锡写完这首诗没过多久,他又被贬了。
等到他再回来,是十四年以后的事情了。两次被贬,前后一共是二十四年,一个人有几个二十四年?他回来之后,又去玄都观,写了下面这首诗,《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这么大的院子里面,一半都长满了青苔。经常有人走的话,不会有青苔。桃花都没有了,全都是菜花。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他有一点开心。但是又会觉得很悲凉。二十四年了,“前度刘郎今又来”。他活得比较长一点,曾经种花、看花的那些人可能都不在了,但是他也老了。
这个地方原来没有花,他走了之后种上了花。后来这里的花全都落光了。
他写的其实也是人生的花开花落。
在花开花落的背后,是刘禹锡个人的浮沉。但是在刘禹锡个人浮沉的背后,是朝代的变换,是不同政治势力的兴衰更迭。
我想这两首诗给我们提供了一点新的东西,虽然诗人还是在写物是人非这种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情感,但是这个物是人非背后有一个大的时代,这里面有政治的因素。个人随着时代的潮起潮落而起伏不定。
刘禹锡回来之后,还写了许多诗,这首《与歌者何戡》也写得很好:
二十馀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
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天乐,就是宫廷的音乐。二十多年之后他回来了,又听到了宫廷的音乐。但他从前的朋友,现在只剩下何戡了。
渭城,是《渭城曲》,就是王维写的那首《送元二使安西》。一般送别的时候会唱这首曲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的回忆被这首歌触发。
我们前面讲,“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都是通过故人的不在场来表达遗憾。但是这首诗,刘禹锡写的是在场,何戡还在呀,还能够唱《渭城曲》。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更悲凉。
原因在哪里呢?
原因就在“惟有”这两个字上。
刘禹锡写何戡的在场,但是他用“惟有”这两个字,实际上写的是更多人的缺席。
李锳说:“无一旧人能唱旧曲,情固可伤,犹若可以忘情;惟尚有旧人能唱旧曲,则感触更何以堪。”(《诗法易简录》)
刘禹锡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人,但是同时他把我们的想象引向那个已经不存在的群体。“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杜甫《赠卫八处士》)人到了中年,再去寻访以前的朋友,好多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
《渭城曲》是送别的曲子。当何戡唱起它的时候,刘禹锡的回忆会被带回当初离开京城的场景吧。他走的时候,估计有很多人为他送行。朋友们折柳送别,端起酒杯,唱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现在他一个人回来了,但是曾经送他走的那些故人旧友,已经再也见不到了。
其实诗人的感慨在第一句里已经很浓了,“二十馀年别帝京”。
这是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