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因爱生恨:Abhiman
撰写于约公元前1500年的梵语宗教与文学作品总集《吠陀经》(Vedas),是印度现存最古老的宗教文献。包含的赞歌、咒文和仪式构成了印度教的精神基础,也让我们得以一窥3500年前印度人的日常生活。
首度在《吠陀经》中被提及的印地语“abhiman”,即使现代人提及也并不会感到陌生,它在印度次大陆各地是一种很容易辨识的情绪。“abhiman”无法单独用一个英文单词加以翻译,其字面意义是“自尊”,然而,更深刻的含义可从另一个与之呼应的梵语balam(力量,天城字母转写)来获得线索。
这个深层含义描述的是,由于我们被所爱之人或期待对方能善待自己的人伤害了,继而引发的痛苦和愤怒。其根源是悲痛和震惊,但很快便衍生成受伤的强烈自尊。它在英语中往往被翻译成wounded dignity(受伤的尊严)或spiteful retaliation(恶意的报复)等暗指当事人小气的词组。
在印度,“因爱生恨”是一种可以被人们接受、甚至被期待的反应。若能将“因爱生恨”视为我们情感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便能明白:打破与家人和伙伴之间关于爱与尊重这种不需言明的约定,将会是多么严重的背叛。
如同许多与自尊有关的情绪一样,“因爱生恨”可能带有倔强意味。有时正是感受到这种情绪的人受苦最深——可谓是一种双重打击。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的短篇故事《判决》(Shasti)中,女主角香德拉与她挚爱的丈夫、丈夫的弟弟和卑鄙又爱抱怨的弟媳,一同过着令人难以忍受的贫穷生活。一天,香德拉的小叔子失手杀死他太太,当警方赶到时,香德拉的丈夫惊恐万分。为了解救弟弟,他指控香德拉是杀人凶手。此举不仅背叛了两人的爱情,也践踏了香德拉身为妻子的尊严,并深深伤害了她。
她昂然起身,因为感到寒心和难以平息的愤恨而全身僵硬。于是她承认谋杀,默默入监。泰戈尔描写她的行为乃出于“因爱生恨”所驱使,英语译者也将这个故事翻译成各种版本的译文:“多么难以抚平的愤恨!”“如此热烈、激昂的自尊”“被伤害的感觉让她做出多么可怕的反应”等等。随着行刑日的逼近,香德拉的丈夫后悔了,希望与她和解,然而这个伤害使她痛彻心扉。直到她走上绞刑台的那一刻,仍拒绝迎视丈夫的目光。
※互见:屈辱;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