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飞回的砖头

有天,我非常生气,心情差到极点,看什么都不顺眼。治疗中,我抱怨连连,说了很多毫无意义的话。我讨厌自己正在做的事,讨厌生活中的一切。但我最讨厌的还是我自己,我觉得无法忍受“做我自己”。

“我是个白痴,”这话我当真是说给自己听的,“一个彻头彻尾的蠢货。我讨厌自己。”

豪尔赫说:“既然这样,那这间诊疗室里有一半的人讨厌你,而另一半呢,打算给你讲个故事。”

从前,一个人无论走到哪儿,手里都要拿块砖头。他已经决定:只要有人惹他生气,他就用这块砖砸对方的头。这么做虽然野蛮,但似乎很有效,不是吗?

一天,有个很爱自夸的朋友用居高临下的口吻跟他说话。于是,他说到做到,操起砖头就朝那人砸了过去。

他砸没砸中我已经记不清了。但他发现一个问题:每次砸完人,他都得去把砖头捡回来,真麻烦哪。于是,他决定把这套所谓的“砖头自卫系统”改良一下。他往砖头上绑了条三英尺[1]长的绳子,又出门了。这样,砖头永远不会落得太远。

然而,他很快发现:这个新办法也有缺陷。首先,被攻击的人离他不能超过三英尺;其次,掷出砖头后,他得收回绳子。绳子常常缠成一团,也很麻烦。

于是,这人开发出“第三代砖袭系统”。主攻手当然还是砖头,但这次,他把绳子换成了一根粗橡皮筋。他想:现在,不管掷出去多少次,砖头都能自己弹回来。

于是,他再次出门,碰到一个惹怒自己的人。他掷出砖头,但瞄得不够准,打空了。橡皮筋的确发挥了作用,但飞回来的砖头砸在了他自己的头上。

他又试了一次,却因为估错距离,再次砸了自己的头。

第三次,他算错了时间,同样砸了自己的头。

第四次总算不一样了。既然决定用砖头砸中对方的头,那就务必要同时提防对方的攻击。砖头再次飞回,却又砸到他自己的头。

顺便说一句,他头上的包可不小。

人们不知道,他无法砸中别人的头,到底是因为自己挨了太多砖头,还是因为遭受了某种精神打击。

但可以确定的是,每次被砸到头的,都是他自己。

这种特别的防御机制被称为“反转”:大致说来,就是我们通过攻击自己而保护了对方。每次发动攻击,我们的敌意和攻击性能量都会在击中对方前,先被某种屏障挡下。而设下这道屏障的,正是我们自己。而且,该屏障不会吸收攻击,只会直接将其反弹。因此,用于“攻击”的所有怒气和消极情绪,都会通过自毁行为(自我伤害、暴饮暴食、药物成瘾、无意义的冒险行为)或某些潜藏的情绪反应(抑郁、内疚、躯体化等),反作用到自己身上。

或许,有些空想主义者很“开明”,头脑清楚、心无忧惧,永远不会动怒。能做到永不动怒当然很好,但事实上,一旦感到愤怒或恼火,摆脱这种情绪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行动将其释放出去。否则,我们迟早会开始生自己的气。

[1]英尺:英制长度单位。1英尺=0.3048米。(本书中的注释均为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