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征服者与新航路:哥伦布的四次航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揭开全球化时代序幕哥伦布的四次航行

1492年10月11日,星期四,发现新大陆的决定性时刻即将到来,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航海日志中写道:"臣等向西南偏西航行,携带的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哥伦布并没有马上看见新大陆,因为他的三艘船上的那些胆战心惊、不守规矩的船员即将叛变。虽然他自己也疑虑重重,但他还是试图提醒船员,不要忘记他们神圣的职责。

他"告诉彼等,无论如何,彼等务须完成天主教君主、西班牙的联合统治者——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Isabella of Castile)和阿拉贡的斐迪南(Ferdinand of Aragon)所赋予之任务"。他不能冒险得罪自己的皇室保护人,为了获得这一委任,他曾游说了他们十年之久。

因此,他坚持表示:"臣出发实为寻找印度地区,而臣亦将继续在吾主之帮助下继续寻找,直至完成任务。"他告诉船员们,最好服从他的指挥,否则可能遭受残酷的惩罚。

霎时间,他的祈祷似乎得到了应验:"臣目睹数处陆地的迹象。"首先,"有一大群海鸟自头顶飞过"。其次,一根细长的芦苇飘过他的旗舰"圣玛丽亚"号(Santa María),而芦苇是绿色的,说明它就生长在附近。"平塔"号(Pinta)上的船员们注意到了同样的情景,水面上还有一块"人造"木板,也许是有人用某种"铁器"切割而成的。

"尼尼亚"号(Niña)上的人们发现了一根木棍,这同样表明他们正在接近陆地。哥伦布鼓励船员们称,在这个紧要关头他们应该感谢上苍,而不是去搞哗变。于是,他不仅增加了负责望的人手,并且承诺会对首先发现陆地的水手予以厚报。

然而,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一无所获。

当晚10点左右,哥伦布焦急地来到甲板最上层,在艉楼上巡查。一片昏暗中,他觉得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东西,仿佛"一支细小的蜡烛在水面时隐时现"。这也许是外国渔民举着的火炬,或是陆地上的某个人正拿着火把"走家串户",也许只是寻常的海市蜃楼而已。为此,他叫来两名军官,其中一个同意他的看法,另一个则对他嗤之以鼻。没有人看到任何东西,就连哥伦布也不相信自己的直觉。

根据以往的经验,海上生活需要面临严峻的选择。如果他成功地发现新大陆、为千里之外的西班牙帝国的伟业打下根基,他便会实现对其皇室赞助者的承诺,从而成为万众敬仰的英雄,得到难以胜数的财富。

在经历了种种怀疑和磨难之后,他的成就将证明他是最令人敬仰的英雄。然而,一旦行动失败,他将面临的就不只是那些桀骜水手的哗变,还有永久的耻辱,甚至可能死在远离家乡的荒凉大海上。

征服者的宏伟蓝图

在首次航行中,哥伦布从头至尾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借此向西班牙的君主、上帝及他自己证明他是对的。他相信历史会倾听他的记录,在这些记录中,他首先从"收复失地运动"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出海的前提。所谓"收复失地运动",即西班牙人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失去几个世纪之久的伊比利亚半岛。对哥伦布来说,这场军事行动的成功使他得以开启航程,而且由于他的神秘倾向,此次航行是不可避免的。

1492年,他致信"至尊至上、强大无比、笃信基督的君主,西班牙本土及海外诸岛的国王和女王、吾人之主宰"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回忆起西班牙人对摩尔人(穆斯林)的战争,尤其提到他们收复摩尔人的要塞"最伟大之格拉纳达城(Granada)"是多么令人难忘。据哥伦布称,他亲身经历了当时的盛况。

他"目睹陛下之皇旗"出现在摩尔统治者的居所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之上。他甚至看见"摩尔王走出城门,亲吻陛下之御手"。早在那时,哥伦布就提醒西班牙君主,他准备大展宏图,与传说中的东方"大汗""万王之王"建立贸易关系。根据他史诗般的叙述,"视一切偶像和异教为敌"的君主恰恰决意将他——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派往印度,以使那些身处遥远国度的人们改换门庭,将"臣等之神圣信仰"作为其唯一的信仰。为了逢迎斐迪南和伊莎贝拉,他对事实做了修改,声称君主"令臣勿由陆路东行"——那么,作为一名水手,他又该如何呢?应当"取道西方",也就是要走水路。

在讲述这段历史时,哥伦布特地提到了1492年3月31日颁发的、要求将犹太人逐出西班牙的圣旨。他十分赞同这道圣旨,认为这是促成自己出航的最后动力。"自所有犹太人在一月被逐出陛下之王国和领地,陛下令臣率足够舰只前往印度,并为此赐予臣诸多恩典。"这是怎样的恩典?他们"恩准臣自此可以使用'堂'(Don)之贵族称号,敕封臣为海洋舰队司令,以及帝国今后发现和占领的所有岛屿和陆地之总督和永久统治者"。"不仅如此,臣之长子将承袭臣之爵位,且代代相传"。他的这番自我夸耀显示出,促使他出航的种种因素中,世袭的头衔和财富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随后,他的语气变得更加实际和客观。

"臣于1492年5月12日星期六离开格拉纳达城,到达帕洛斯港(Palos),该地有三艘宜于此次航行的帆船,'尼尼亚'号、'平塔'号及其旗舰'圣玛丽亚'号。""在备足粮秣、募足水手之后,于同年8月3日星期五日出前半小时由帕洛斯港启航,驶向隶属于陛下的加那利群岛(Canary Islands)……再由该地前往印度地区,以便将陛下之诏书面呈当地诸位国王,履行君命。"

这就是他简单而宏伟的蓝图。

哥伦布的日志是其航海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其中阐明了自己的目的:"臣拟在航行中逐日志录所见、所闻、所做之事,以及可能发生之事。"像所有此类日志一样,哥伦布的日志中也有一些无意的歪曲和有意的省略。每当他认为有必要向对手隐瞒自己的路线,或者他的探险偏离了原有的预期时,上述情况就会发生。这本日志不无缺漏,但它仍然是一本最佳指南,从中既能看到哥伦布的丰功伟绩,也能看到他的欺人之谈。

他计划借助日志"绘制一册新航海图,标清沿途大洋中各大海和陆地之方位。此外,臣还拟制彩图一册,标出海陆位置"。他知道,除了记录日志,他还要履行其他职责,这会耗尽他的全部精力。"尤为重要的是,"他提醒自己,"臣当废寝忘食、锲而不舍地从事航行,以期完成任务,而这将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使命。"

在10月的那个夜晚,哥伦布在执行上述任务时,看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东西——光,而看到的时间也早于他的预期。假如他看到的果真是从遥远的海岸传来的光线,那就说明他正在接近陆地。临近午夜,月亮刚刚升起。这支小型舰队继续前进,航速约为9节(1节=1.852千米/小时)。凌晨两点左右,一声炮响打破了宁静,惊动了所有人。炮声来自"平塔"号。在这三艘帆船中,"平塔"号速度最快,因此处在最前方。哥伦布立即明白了炮声的含义:陆地。"臣得知首先看到陆地的是罗德里戈·德·特里亚纳(Rodrigo de Triana)。"这片陆地在他们西面,相距仅6英里(1英里=1.61千米)。

哥伦布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船队快速平稳地向岸边驶去。他手下那些心怀不满的船员突然看见了一些"赤身裸体的人",而不是他原本以为的衣冠楚楚、老于世故的中国人。

基于他对《马可·波罗游记》(Marco Polo's Travels)的天真解读,这位航海家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对斐迪南和伊莎贝拉的承诺,来到了中国东海岸。

然而,为了努力实现这一承诺,他将耗尽余生,继续开展三次航行。许多欧洲人对马可·波罗的叙述不屑一顾,认为那是一些骗人的幻想,时而荒诞不经,时而博人眼球;但是另一些人(尤其是哥伦布)则认为马可·波罗旨在为众人提供一本实用的旅行指南。哥伦布试图实现一场海上版的"马可·波罗亚洲之旅",而他的尝试也缩小了充斥着巫术和强权的中世纪与弱肉强食、充满残酷掠夺的文艺复兴时代之间的鸿沟。虽然马可·波罗之旅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结束,但哥伦布仍希望找到原来的蒙古帝国和忽必烈汗,或者另外一位像忽必烈那样的且愿意开展贸易往来的大汗。然而,忽必烈早已驾崩,他的帝国也已烟消云散。

哥伦布的四次航行

哥伦布满心幻想,所以很自然得出结论:自己到达了中国大陆附近的一座岛屿或半岛。实际上,他的地理观念错误、扭曲,忽略了美洲和太平洋,因此才认为自己来到了中国。至于他曾经许诺的奖赏,本应属于第一个发现陆地的普通水手罗德里戈·德·特里亚纳,但哥伦布断定是自己首先看到了那些蜡烛一样的东西,因此把奖金据为己有。

探索的回报与代价

然而这又有何关系?人们普遍认为,作为一名探险家,这位海洋舰队司令只不过是一个投机分子。至于所谓的伟大发现,他根本不清楚自己发现的究竟是何地。他不仅奴役当地的百姓,怂恿人们进行种族屠杀,而且破坏了此前互不相识的民族之间的关系。人们甚至认为,是他把梅毒带回欧洲,而这种病毒在此后折磨了欧洲几个世纪之久。他为自己的行为和他带来的问题开脱,说自己只是充当了上帝的工具。

尽管如此,他还是恳请西班牙君主斐迪南和伊莎贝拉赐予自己和家人大量财富。长期以来,一直有历史学家认为哥伦布只是重新发现了美洲,而早在他小心翼翼地登陆之前,维京人、凯尔特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已经来到了这个"新世界"。

然而,从其发现的戏剧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哥伦布的新大陆之旅有别于此前的历次发现。在他之前,旧世界和新世界是彼此分离、相互独立的大陆,有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群体,但是从此以后,它们的命运就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无论是好是坏。

直到晚年,哥伦布仍然坚信他航行的目的地及最终到达的地点是亚洲的边缘。他对中国不可动摇的幻想驱使着他后来的全部探险生涯。在那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没有哪个航海家像他那样,对自己的去处错得如此离谱。假如让哥伦布为他发现的地方命名,他很可能会将其称之为"亚洲"(Asia),而不是"美洲"(America)。

哥伦布痴迷于发现亚洲大陆的"天命"。在十年里,他一共开展了四次航行,每一次都与其他三次迥然不同,但每一次都是为了证明他可以在短短几周内乘船到达中国,并且让当地人民皈依基督教。

然而,在哥伦布担任船长和总督期间,暴力事件频发,这与他对信仰的要求格格不入,随着航行中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他也变得越来越缺乏理性、趋向极端。直到最后,他似乎更多地生活在自己美好的幻觉里,而不是航行所揭示的残酷现实中。如果说他的首次航行生动展示了探险活动的回报,那么接下来的三次航行无疑表明了探险活动在政治、道德和经济上所需付出的代价。

他的第一次航行(1492—1493年)可谓家喻户晓,既向世人形象地展示了他所发现的新世界及其带来的诸多希望,也预示着种种麻烦即将接踵而至。此次大捷后,他仓促集结人马开展了第二次航行(1493—1496年),但事态变得相当严峻。哥伦布想要巩固此前一年的航海成就,开拓新世界的殖民地,一劳永逸地找到中国。然而,由于他无法控制这支船队中数量庞大的船员,又未能解开"中国之谜",他几乎耗尽了自己曾经获得的一切。

第三次航行(1498—1500年)异常可怕,性质也与之前完全不同,哥伦布来到了比以往更远的南方。尽管他一直故作英勇,打着寻找中国的幌子,但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可能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独立存在且有别于欧洲的"新世界"。与此同时,他对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管理不善,对黄金的攫取也日益加剧,最终导致了对印第安人的残酷虐待。在陆地上,这位航海家反倒沦为了缺乏管理能力的牺牲品。

随着船队继续向前,哥伦布越来越脱离现实,沉溺在无限的神秘遐想中。有一次,他告诉自己,他找到了天堂的入口。在航行过程中,他的理性思想体现在航海专业知识上,它们间或会与他的神秘思想融为一体,演变为协调的行动,但这两者更多时候相互矛盾,导致的冲突也从自然世界延伸到超自然领域。

虽然哥伦布总是耽于幻觉,但他的确发现了大片土地。如果哥伦布能够成功地控制他所开拓的疆土,并且像斐迪南和伊莎贝拉承诺的那样,把自己的头衔传给儿孙,那么他和他建立的新王朝将统治一个比西班牙领土更广、实力更强的王国。因此,斐迪南和伊莎贝拉决定启用一个级别较低的官员取代哥伦布,但是为了继续利用他的虚荣心,两人恩准他保留诸如海洋舰队司令和总督之类的空衔。

哥伦布向来坚忍不拔,所以恳求君主赐予他一支船队,让他再次向新世界启航。他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为什么不呢?与其让哥伦布留在西班牙,还不如把他打发得远远的。

他的第四次狂热之行(1502—1504年)通常被称为"重要的航行",是一次家族之旅。哥伦布让幼子费迪南德(Ferdinand)加入其中,以确保家族遗产有人继承。费迪南德对其父生平的叙述常常为人忽视,但其中包含大量重要的信息和观点。这当然不同于历史对哥伦布的评价,而是那些与他有过密切交往的人对他的看法,其中还包含着一对父子陷入帝国野心的故事。这次航行以维护个人荣誉开始,最后,人们却像鲁滨孙·克鲁索(Robinson Crusoe)那样流落荒岛——船只失事后,哥伦布下令弃船登岸,令所有人都身陷险境。难怪在四次航行中,这是哥伦布最喜爱的一次。

从近距离来看,哥伦布的成就似乎并非预先注定或显而易见的。他的毕生经历和冒险活动都被某种混沌的光环所笼罩,但他的决心异常坚定,并且总是试图对这些活动施加影响。然而,正如其子费迪南德所言,哥伦布也常常受到其他因素左右,比如君主突发的奇想、潮汐、风暴及手下船员的情绪。

欧洲扩张如同一场高风险博弈,在这场博弈中,哥伦布被命运挟为人质。一次又一次,如果不是因为他那独特的远见,他的功绩可能远不会这么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