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祭养的让茶之恩
夫差心里所有的顾忌、担忧,因为子贡献上了釜底抽薪妙计而烟消云散。
因为焦虑着伐越这件事,夫差已经几天几晚睡不上觉。虽然吴越相比,实力相差悬殊,但夫差的人生导师孙武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旦有战争,不管大小,都是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胜负结局,常会出乎意外。明明胜利在望可伸手捞到果实,猛然风云突变,只能落荒而逃,甚至兵覆将陨;明明败局已定,突然绝处逢生,乾坤倒转。
这就是战争,确定性极差,结局神仙难料。
所以孙武拼命告诫将军们,两军对垒,千万要慎重慎重再慎重,那是你死我活的抉择问题,绝非儿戏。夫差是孙武的拥趸,他跟勾践一样也有枕中书,只不过勾践枕中藏的是“九术”,而夫差枕中藏的是《孙子兵法》,每天一读,孙武论兵法的所有至理名言,夫差早就烂熟于胸。
何妨越人的顽强斗狠自己是见识过的,他们没有教条,不守常规,别人国与国之战,总是城池争夺战,城池中有一家老小、祭祖的家庙,城池破了,国家也就亡了。越人别出心裁,才不管老小、家庙,他们会脚底抹油,跑到野外去守山头,城池争夺战变成山头争夺战。山头争夺战进攻一方的消耗是很大的。
吴人一定能灭了越国,对这点夫差信心十足。但要付出怎样惨重的代价,他的心里却没有底。损失一定很大,这是毫无疑问的。大到什么程度?如果吴国因为这一战而元气大伤,要几年后才能恢复战力,这是夫差最担心的结果。吴国大军不能随便消耗,自己以后要靠它称霸天下,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现在“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就是《孙子兵法》中的“善之善者也”?
不仅是屈人之兵,而且直接把敌人的军事力量变成自己的军事力量,更是孙子用兵一辈子想追求的最理想效果:“胜敌而益强”,打败敌人。不仅没有伤了自己,而且变得更加强大。
夫差被完全说服了。为了表示感谢,第三次站起来对子贡行大礼,这回行的是跪拜礼,在夫差眼里,子贡这样的人物才是自己真正的“帝师”。
子贡的下一步是要去越国说服越王勾践,他怕时间拖得太久,等在鲁国的田成子不耐烦起来,违背承诺胡作非为,必须风雨兼程、速战速决。所以连夫差命人用“七牢”这样的盛宴来款待他,也不敢消受,登上自己的马车继续南下。
夫差亲自把他送到了胥江边的码头上,并且奉上一千金,给子贡当盘缠。
子贡没有享用“七牢”盛宴,对这一千金盘缠却照收不误。
子贡不贪财,但他有先见之明,劫富济贫,这一千金对吴王来说九牛一毛,对越人来说,很可能就是救命钱,大有用处。
人一旦有了同情心,总是站在弱者一边。吴人对越人欺压太甚,子贡此时对生活在艰难苦恨中的越人心怀仁慈,虽然夫差有一千金的施惠,本该“吃人家的口软,拿人家的手短”,但子贡是个视钱财如粪土的人,外面圆通,内心正直,还是衷心希望越国能躲过一劫,完成复国大业。
停止伐越,让夫差大大喘了一口气,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轻松感出自肺腑,来自人的潜意识。夫差自从爱上西施,对越人的印象已经大为改观,西施总是那么美好,爱屋及乌,生她养她的浣纱溪仿佛也变得令人神往。要不是西施狠狠伤了他的感情,夫差真的不想找越人的麻烦,更别说灭其国。
其实夫差的潜意识早就开始反感伐越,只是他自己不清楚而已。
伐越之念的产生是因为西施半夜里叫出范蠡的名字,泄露了西施内心的秘密。夫差一时难以接受,这才下决心要惩罚她。
可是西施真的因此就应该接受惩罚吗?
不见得!
夫差是一个极重情的人,既然对西施产生了挚爱之情,那份情感绝不可能说没就没了,一定是藕断丝连。
这个时候夫差的心里开始平静下来,妒忌之情慢慢被理智替代,静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西施的“不忠”,反而觉得自己有错在先,感情用事,行动鲁莽,而西施其实是情有可原。西施被迫入吴之前是有丈夫的,对丈夫缱倦情深,人之常情,反而更显西施的冰雪品质。假如她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一旦成了吴王的如意夫人,享受荣华富贵,接受万人景仰,早把原来的丈夫抛到了九霄云外,怎么还可能在夜半时分叫出丈夫的名字?
你夫差难道更喜欢水性杨花的女人吗?绝对不会!夫差对女人的苛求无与伦比,有些诸侯国献给他的美人看上去不错,可是失于调教。这些看上去过着饮风餐露神仙般生活的美女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对着一桌珍馐佳肴贪吃之相毕露,大快朵颐,饿死鬼投胎,夫差马上会大失所望,拂袖而起,从此你个美女这辈子别想再见到他。有些美女是管不住自己的下面,本来英雄美女好好喝着、聊着的,卿卿我我,她不合时宜会放一个臭屁,掺合在酒香茶香中,连美酒也被污染,诗情画意烟消云散,对不起,这些管不住下面的美女比管不住嘴巴的美女更惨,一辈子只能在冷宫消磨时光,除了口粮,连身上穿的衣服都要自己织。
夫差太唯美了,因此被他挂记着的女人少之又少,西施和郑旦是他值得为之动情的精华中的精华。
他哪里知道这西施和郑旦虽然出身低微,但得益于文种的“化民术”,在山阴土城中受过周朝宫廷大师严格专业的培训,应酬的对象就是天下诸侯。
感情之事不能强求,更不能抽刀断水,只希望西施能慢慢那回心转意。一旦西施移情于夫差,同样会忠贞不二。
夫差只能这样幻想着。
夫差此时来个大拐弯,已经拿定主意放下屠刀。
吴人现在需要的不是越人的头颅,而是流淌在他们身体里的鲜血:一百乘战车,三千带甲士兵。如此抽血,几乎连机体失血后能不能呼吸保命也是问题,还谈什么兴风作浪?
还能不能保命那是越人的事,与夫差无关。
吃肉变成了喝血。
吃肉不明智,涸泽而渔;喝血就变聪明了,以鱼养渔。
夫差因为子贡的点拨,一念之差,越人得以逃过一劫。
但夫差主意改变太突然,他和子贡的交谈突然而短暂,在千里之外的山阴小城的越人毫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几天前传来的消息是吴人马上就要杀过钱塘江来,所以举国惊恐,开始以家族为单位,扶老携幼南奔。只有不甘屈辱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才不肯南下,作散兵游勇状,枯等在江边,准备和南渡过来的吴人一较生死。
此时范蠡在若耶溪边练兵,越国都城山阴小城只有勾践和文种正在“卧薪尝胆”。
吴国突然要灭越,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勾践的卧薪尝胆和文种的阴谋九术都不是治国的特效药,不能马上见效,需要时间的发酵才能发挥作用。吴国突然出手,等于把越国中兴之翼折断、粉碎。
两人想不明白,夫差为什么突然出手要灭越。越国第一美女西施送给吴王为如意夫人总应该有点作用吧?难道西施在夫差面前失宠、或者被杀不成?
可是从吴国黑夫和计昵处传回来的消息是西施在姑苏台上好好活着,过的是花天酒地的好日子,每当酒饱饭足还常去姑苏台上举目远眺,欣赏姑苏胥江异国他乡的美景,西施的日子过得比他这个越王更风光潇洒。
这时的勾践正在卧薪尝胆磨砺自己的意志,穿得像乞丐,吃的是猪食,把珍馐佳肴放在案几上,供奉鬼神,自己只能看不能尝;把最华美的五彩绸缎挂在墙上,任其华彩褪去,自己只能看不能穿。这是提醒自己和越国子民,越王有锦衣玉食的条件,但是只要吴国不灭、越国不兴,他勾践就没有资格享受王者的待遇。其实光是看勾践的夸张表现,夫差就有一百个理由灭越。可是夫差却偏偏没有看到、听到,或者已经传到耳朵里,仍以为只是死里逃生的勾践的精神变态、自我作贱,不足为患。
既然西施过的是神仙一样的日子,说明夫差给他的待遇就是仙女的待遇,西施美女等于就是吴国对越政策的晴雨表,怎么毫无预兆可能发兵灭越呢?你夫差搂着人家的美女、喝着人家的美酒,却想着把这家人连根端了,岂有此理?勾践根本没有想到事情的起因会是西施半夜里梦呓,叫出了丈夫范蠡的名字,要是被勾践知道,西施的父母很可能遭受郑旦父母一样的遭遇。在勾践眼里,西施和郑旦,甚至是所有越人都主动负有振兴越国的国家使命,要是侮辱了自己的使命,只能接受越王最严厉的惩罚。
吴人突然备战,事出匆忙,勾践和文种都陷入束手无策的惊恐状态。
起初还怀疑消息是伍子胥炮制出来的,伍子胥唯恐天下不乱、吴越不争,就是想引起越人的恐慌。可是接下来的几天,事态渐渐明朗。每一个时辰就有探子急匆匆过江来,报告吴国大军的动态情况,显然再不能自欺欺人,伐越是吴国的国家行为,不是伍子胥的个人臆想。
短暂惊恐之后就是极度愤怒。困兽犹斗,放手一搏。逃跑已经不是可选项目,越人从深山老林出来进入文明世界才一百多年,正处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渡阶段,不可能走老路再次回到石器时代,变成文明人的猎物。这是做人还是做野兽的选择,越人只能选择做人,因逃跑而活着比血战而死痛苦百倍。
于是勾践一面命文种连夜赶往若耶溪,把范蠡的三千人马、一百两战车拉到山阴城来,准备和吴人一决雌雄。一面命祭养调集山阴城附近的老百姓把山阴城的四面城墙修葺完整。当时的山阴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是一座城池,他的北面朝向吴国的一方是不容许有城墙的,越人对吴人不能设防,现在吴人撕毁和平盟约,那山阴城就有资格成为一座真正的有防御功能的城池。
子贡赶着千里马风尘仆仆来到山阴城下时,人和马都累的不行。但马是千里马,尽管汗如雨下,架子不倒,依旧神骏,这人就不行了,帽子歪戴,衣衫凌乱,脚下的一只草屦连什么时候弄丢的都不知道,只剩下一丝喘息的力气。
子贡为了不辱使命、拯救恩师的祖国确实够拼了。孔圣人教出来的弟子什么都好,就一点不好,他看不起种田人,上下人等的分工过于明确,以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君子动嘴巴,可以口角生风,席卷千军万马,可是让他们动手,抓一只鸡等同擒虎。现在终于尝到轻视体力劳动的苦果了。
子贡伸手向站在城外指挥石匠们建造城墙的祭养要水喝。
当时建造山阴小城的石头是从东面的石宕山取来的,用料量很大,以致后来成了一个不小的湖泊,号称东湖。山阴城和东湖有点距离,石匠们来来往往运料,伙食不足,只能靠茶水补凑维持生命机能。喝冷水会伤五脏,所以茶水供不应求。子贡要水时,石匠们刚刚补充过水分,瓮底只留下一手背茶汁,大概够一个人喝,这还是石匠们手下留情,留给祭养的。要是被子贡喝了,祭养就要冒中暑的危险。正是夏历六月盛夏天,一个人中暑会有性命之忧。
可是祭养却还是把茶水留给了素不相识的路人子贡。祭养是个大忠臣,对勾践和越国忠贞不二,却长着一个不善于思辩的脑瓜。勾践卧薪尝胆、投醪河井等举动作为国策被万民颂扬,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行下效,从职责上认定自己应该把享受让给他人。
哪想到正是这瓮底“一手背”茶水的谦让,子贡报恩,祭养得以大难不死,不过这是后话。
子贡喝上了祭养让给他的水,大为感动。越人璞玉未琢,可文明人却不断欺负他们,令人同情。子贡对他们印象本来就不错,现在喝了祭养让出来的水更是锦上添花。他决定要帮祭养一把。
此时的祭养正在为北面城墙要不要开门烦闷,吴人就要入侵攻城掠寨,这里是双方接触第一战,必然会全力进攻,没有城门对越人一方来说省事不少。可是作为越国的都城竟然没有一扇北门,大损国威,吴人一定会站在城下讥笑,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那滋味可不好受。祭养斟酌再三,决定“中庸”一下,开门,但只开小门,可以让一个人勉强通过就行了。
祭养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子贡已经喝过水能说话了。
子贡笑着对祭养说道:“大人尽管把北门开大,大到中间可以让两辆战车交驰而过,两边步兵可以鱼贯而入。因为你们的山阴小城的作用不是用来防御敌人的,而是为了迎接从千万里之外凯旋归来的将士的。”
子贡此话一出,祭养大吃一惊。人家越人已经灰头土脸等着吴人来挨揍,还想指望大军凯旋归来?祭养初闻此话还是恼怒的,一肚子恶气正没出处呢!可是当他仔细打量说话人的时候,就不敢发作了。这时的子贡基本恢复正常颜色,君子特有的“浩然之气”又回到胸中,忍不住将“气”通过举手投足散发出来。祭养脑子不活络,只能说明他有意识欠缺,并不代表他的潜意识有问题,反而厚道人的直觉比机灵鬼的直觉更好使。祭养隐隐感觉出子贡身上那种摄人的气场,满满的是正能量,把附近那些这些石匠身上散发出来的负能量冲荡个稀里哗啦。这些石匠一直在抱怨,反正就是一个死字、一个拼字,还干吗搞什么建设呀?
祭养知道子贡有来历,不敢得罪,于是说道:“谢谢这位客人的金口吉言。可惜眼下我越国大难临头,吴人就要来灭国,几天之后这里就是死伤遍地、惨不忍睹的地狱世界。我等生是越人,死是越鬼,老天注定,劫数难逃。先生你可是无辜的,还是劝你及早离开是非之地为妙。”
祭养心生绝望,却想着一个素味平生的外乡人的安慰,子贡再次为之感动。子贡朝天哈哈大笑,说道:“这位大人,只要你现在能把我活着送到越王宫中,在下保证吴人决不会南下灭越,你们依然可以好好过你们的苦日子。”
祭养此时已经知道子贡绝非等闲之辈,只是不知道是哪路高人高人,忙问道:“不知阁下如何称呼?阁下让我带路去找敝国大王,总得带个名讳。”
子贡说道:“在下卫国人,复姓端木,字子贡。因为家师是鲁国人,所以我等和鲁国渊源颇深,也算半个鲁国人。这次千里迢迢从鲁国来,是来帮助吴国和越国弭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