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畏女,如畏虎
“琰儿姐姐,快看,那是红红的冰糖葫芦?”
“宓儿姐姐,这是纸人?好可爱呀,啊,会动的风车,好精巧的灯笼哪。”
揭开马车的窗帘,貂蝉像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一会儿指着这个,指着那个,缠着蔡琰、甄宓和张宁。
楚苏看貂蝉,不禁嘴角一咧,呵,貂蝉这小丫头,还进过皇宫,当过宫女呢,看来同样单纯,得看紧些,容易被人哄骗拐跑。
蔡琰和甄宓倒是不厌其烦,替貂蝉一一解释,唯有张宁心不在焉,四处张望,心事重重的。
张宁此来,一心想找的是可以开设医馆的地址。
突然,一阵杂乱的躁动从马车前响起。
“不好了,有人晕倒了,快跑啊。”
“你们都得替俺作证,俺刚才没扶她,是她自己倒的。”
“走吧,走吧,好人当不得,万一官府来人了,问不是你弄晕倒的,你为何出手相救,就完犊子了。”
“唉,看样子,好像是个女子,孤身一人的,难怪会晕倒,等下便宜捡尸人了。”
周围的百姓们七嘴八舌,围成一圈,在议论着晕倒的人。
“先生,百姓聚众,马车过不去了,听百姓们在说,似乎有人晕倒在路,是否调转马车,先行回府?”
充当车夫的典韦透过车门,向楚苏问道。
典韦保护得了楚苏,但车内这么多女人,男女授受不亲,万一真混乱起来,遗失一二个夫人,典韦就百死莫赎了。
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打道回府。
要出来玩,哪一天都行,遇事就先缩回去,稳稳妥妥。
“恶来,不急,你守着马车,我下去看看。”
楚苏想了想,在平原郡内,他又不是大耳垂肩,臂长过膝的刘备,一出马车,就和普通百姓一样,与人无冤无仇的,去凑个热闹,风险不大。
“喏!先生莫走太远,只在俺百步之内,若事生有变,俺一息即可赶到,护先生周全。”
典韦一手提大铁戟,另一手摸出小铁戟,只要楚苏在典韦的眼皮底下,典韦就能确保没人能杀得了楚苏。
楚苏点点头,安抚好四女,独自一人下了马车,挤入人群之中,拼命地往前靠。
费了老劲儿,楚苏总算是来到最里面,双眼一看,躺在地上的果真是一名女子,双目紧闭,不知生死,楚苏赶紧唤道:
“散了,都散了,平原郡官府办事,不得围观。再不散者,都带回去,询问一番,看是否有下黑手。”
楚苏这话一出,围着的大部分百姓纷纷散走,连热闹也不看了。
虽说平原相刘备爱民如子,在平原郡城内生活,好过去兵灾人祸的其他地方,挺安定的,但刘备只有一人,官府里可不是个个像刘备,比如三将军张飞,这人就不好惹。
百姓们一走,典韦拉着马车,同样近前,来到楚苏身边。
“先生,看身形,是一名女子。是否唤人去通知公明,叫其派人来带走,寻一大夫诊看?”
典韦本想将倒地的人扶起,结果走前二步,一股女子的处子香气传来,典韦瞬间退了。
畏女,如畏虎。
楚苏可没典韦那么多的顾忌,以前在街上,喝得烂醉的女子,楚苏都偷偷捡过,为其施针,帮了不少,更何况现在。
楚苏来到那女子面前,伸出手指,揭开其面纱,放到鼻子下面,说道:
“恶来,我等马车在此,此女尚有鼻息,还活着,就不必劳烦公明了,只是这城内的大夫,得打听一下。”
楚苏只认得军中的老军医,这郡城内的大夫、郎中,是一个也不认识。
这时,张宁突然揭开车帘,轻轻地唤道:
“夫君,既是女子,可否让妾试试?或者妾能治好她。”
张宁心里也没底,但坐在车内,什么都不做,又觉得于心不忍,便鼓起勇气,探出车头,询问楚苏。
能不能治好,是一回事,给不给扎针,就看楚苏的了。
“大善!为夫竟忘了有宁儿在,太好了,宁儿,你快看看,这女子面色蜡黄,该不会是贫血吧?”
楚苏怀疑眼前这人,是来亲戚了,一时失血过多,才晕倒在地的。
但楚苏没学过医,总不能扒人家裤子,来作验证,只好让出位置,亲自扶着张宁下了马车。
张宁先是翻翻对方的眼睛,按了按面部的几大穴位,又号了脉,这才取出贴身的银针,说道:
“夫君,这人应该是饿多了,且疲劳过度,又精神紧张,支撑到此,扛不住才晕倒在地。妾手底唯有几根银针,先替她封住气脉,免得她断了气。”
张宁有医术,但神医看病,也得用药,单凭几根银针,张宁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若有一碗煮好的小粮粥灌下去,张宁有把握在一炷香的时候内,将此人救醒、救活。
“宁儿,你无端端地封人家的气脉干什么,能救,咱就救,救醒她,我等也好离去,你封了气脉,万一她死在这儿,回去之后,玄德不得赖上我等几个。”
楚苏不懂张宁这一手吊命续气的医术,有多逆天,还以为张宁是怕楚苏沾花惹草,能救这人,却故意拖着。
“好手段!老夫走南闯北,第一次见此银针之法。妙啊!你这女娃娃的医术,竟与老夫不相上下。可惜了,是个女娃,不然老夫今儿非得收你为徒弟。”
正当楚苏一脸的疑惑,而张宁也有些气馁之时,一道声音洪亮如钟的话传来。
楚苏抬头一看,一个鹤华童颜,长须如山羊的老者赤着双脚,走了过来。
这老头,给人一股与年龄不衬的怪异感觉,仿佛迎面走来的是三十出头的壮年男子,有活力、且还有些老当益壮的精硕。
典韦的虎眼一紧,来人的脚步沉稳,虽说赤着脚,但典韦一眼就认出这老头,身上有练过武艺的功底子在。
而张宁却是眉眼一亮,面容阴转多晴,张宁不认识来人,可张宁认出来了,这老者腰间挂着一个葫芦,这一身打扮,说明是同道中人。
不是坐堂开馆的大夫,就是悬壶济世的郎中,没有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