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们这样教写作》:策略篇
写作目的——为了表达与交流
在探讨作文怎么教、如何学之前,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写作”。
从词源角度看,“写”字有两个义项:①移动,输送。《说文解字》对“写”字的注释是:“置物也。谓去此注彼也。”段玉裁作注说:“俗作泻者,写之俗字。”②倾吐,倾诉;抒发。比如《诗·邶风·泉水》中写道“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小雅·裳裳者华》中写道“我心写兮”。汉代郑玄笺云:“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写”字从最初的“去此注彼”的“倾泻”引申到情感的倾诉、抒发。从“写”的字义来看,我们说写作就是思想的演绎与情感的流泻。中国主流写作理论基本上都持这种观点,强调文章应该“情动而辞发”“因情而造文”“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我们再来看看,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角度看,“写作”是什么?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上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概念、写作要求、写作评价、写作教学建议的相关内容,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中学生写作的基本目的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据此,我们将初中写作教学的定位确定为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能够根据具体要求完成具体写作任务,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二是训练学生常见文体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好平常文章,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
基于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的基本定位,广东实验中学初中语文科在作文教学上采取了“三结合”的教学策略:将写作和阅读相结合,将写作和活动相结合,将学生自由写作和课堂写作教学相结合。具体策略如下:
1.通过目标清晰的写作任务,促进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引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丰富阅历的基础上,积累写作素材,并以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来审视、组织写作素材,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真切体验。
2.加强写作活动的设计和实施,通过活动渗透等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3.将学生自由写作和指令写作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自由写作,引导学生体验写作过程,形成写作经验,丰富写作积累,培养写作素养。在自由写作的基础上,加强指令写作的训练,重点进行审题、选材、构思、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4.在自由写作和指令写作的过程中,贯穿学生写作兴趣、写作意志、写作意图、读者意识的培养。教师的写作指导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写作分类——自由写作和指令写作
根据写作目的,我们可以把人类的写作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为抒发的写作和为交流的写作。
为抒发的写作,其目的是满足自我的某种内在需要,如日记、随笔、博客等。这种写作活动也被称为“自由写作”“为生命的写作”等。
为交流的写作,其目的是影响外界,比如书信、论文、新闻报道等。这种写作也被称为“指令性写作”“为生存的写作”等,当然也包括考场上“为分数的写作”。
理想的作文教学是将自由写作训练和指令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自由写作关键是会用凝视的目光看世界、看自我,指令写作关键是能依题而为,用特定读者能接受的表达形式和技巧进行表达。
一、我们这样教自由写作
自由写作简单来说,就是自说自话,形式不拘,题材不限,长短不论。自由写作是一种生命写作,是人思绪的宣泄,倡导为写而写,写作目的是满足自我的某种内在需要。在初中阶段强调自由写作,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写作过程,形成写作经验,体悟写作规律,丰富写作积累,并最终让写作成为自己的生存方式,我写故我在。
自由写作在教学中的常见形式如下:
(一)随笔写作——体验写作过程
广东实验中学要求学生两天一次随笔写作,学生可以随意想,随便写。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体验写作的过程。为了配合随笔写作,很多班级会通过班报、班级公众号等平台择优刊登同学们的优秀随笔,同时,教师还经常推荐优秀随笔在正式期刊报纸上发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写作成就感。
(二)微型写作——训练构思与表达
微型写作是最小单位的写作活动,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型写作具有写作的全部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微型写作篇幅短小,从时间上凸显的是“快”,从内容上表现为当下即时的关切,从能力上是重视“小得”的积累内化,从语言要求上就是简约式表达。我们经常采用的方式有:
1.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给我的名取个字”“拆文解字”“微言大义”“流行语解读”“热词点赞”等。
2.命题式微作文:布置学生写140字以内的命题式微作文,定期向杂志供稿。在写作过程中,训练学生精巧构思、简约表达的能力。
(三)专题写作——形成写作经验
传统的写作教学通常以文体或表达方式为线索来设计教学,侧重训练的是学生某一方面的写作技能。专题写作以生活中真实的写作任务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更接近真实的表达需要。
1.读写结合式专题写作。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设置阶梯式的阅读任务;在学生完成阶梯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阅读之余,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2.项目驱动式专题写作。项目驱动式专题写作是用项目取代零碎的写作训练,将写作任务阶梯化,将限时写作发展为有长度的写作,将有长度的写作发展为有深度的写作,从而提高写作训练的质量。在专题写作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体验、寻访、阅读、表达、评论、修改、重写等完整的写作过程,形成了丰富的写作经验,提升了写作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式的专题写作,我们对写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写作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在写作实践中教写作。
写作是一种思考活动,我们应该在写作教学中训练思维、培育思想。
写作是一种展示交流,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重写过程,我们应该在写作教学中重视作文的修改和重写。重新构思、重新思考、重新认识,这个写了又写的过程对学习写作者而言是无比重要的一个过程。
(四)师生共写——体悟写作规律
写作即思维,写作是一连串的思维过程,教师和学生同题写作,有助于教师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写作提供更直观、更有效的帮助和指引。师生共写,除了可以揭示写作思维过程,还可以示范技巧,教授学生写作的方法等。
二、我们这样教指令写作
指令写作的关键是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根据读者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对自己的观点等进行调整与组织,用适宜读者接受的表达形式表达出来。我们在指令写作的教学中,重点进行审题、选材、构思、读者意识等训练。
1.强化一种意识:读者意识。
强调考场写作的读者意识,首先是由考场作文的特点决定的。考场写作时间有限,字数有限,读者为特定人群,特殊的阅读的环境和时间,评分标准相对严格,需要考生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全面展示自己的才华。
考场写作缺乏“读者意识”的具体表现如下:
没有正确的做人标准,没有是非观念,导致立意格调低俗。
没有点题意识,偏题作文占一定的比例。
没有正确的选材意识,材料庸俗甚至雷同现象仍很突出。
没有详略意识,不能凸显文章的重点。
缺乏描写意识。叙事多,描写少,作文平淡。
文面脏乱差,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这些表现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者增加阅卷老师的阅卷障碍,甚至让阅卷老师产生强烈的审美疲劳,导致了作文分数不高。
2.传授一个方法:问题审题法。
中考作文首先是作为一道试题存在的,所以考场写作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和答题意识。那么,应该如何强化考场作文的问题意识呢?建议同学们拿到作文题后,紧扣题目问自己一些问题。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法加强练习。
(1)以选材为起点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命题作文)
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日子:你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你知道有一双眼睛在看。那双眼睛属于一个你在乎的人。有了这双眼睛,你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这双眼睛的主人。他会怎样看这件事情?又会有什么反应和评价?因为感到他在看或者相信他会看,我们总会去努力、去坚持,或者去反省……力求做到最好。
请以“我在乎的那双眼睛”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那是谁的眼睛?“我”为什么会在乎那双眼睛?为了那双眼睛的期许,“我”是如何做的?
回答第一个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选择写作对象的过程,拥有“那双眼睛”的人既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也可以是我们偶遇的陌生人,还可以是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只要他们有我们在乎的理由,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对象,最好是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最受感动的。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也就是要写出“我”如何深爱、敬重那个人,或者那个人对“我”的深刻影响。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关乎文章的立意,要重点去表现,充分去阐释导语中提到的“如何去努力、去坚持,或者去反省……力求做到最好”。
(2)以立意为起点来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以《这就是幸福》这个题目为例,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对“什么就是幸福”这个问题,我有什么见解呢?认真去想,相信同学们会产生许多有意义的见解。比如: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它不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而取决于人的心态。
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幸福就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幸福就是拥有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接着再问自己,在这么多见解中,我对哪一个感受最深刻?我有没有合适的素材去表现它?如果有,如何处理材料才能更好地表现这个中心?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解决选材和立意的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更贴近命题者的意图、更符合题目的潜在要求。试着去培养自己良好的问题意识吧,顺利拿下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也许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
3.整理六类素材。
通常在初三第一学期结束后,教师会建议学生整理初中阶段的优秀作文,比如可以按照个人成长、亲情友情、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社会见闻、事物感悟、文学艺术等进行分类整理,每一个素材又可以按照素材概括、动情点(感悟点)、表达情感(感悟)进行列表整理。
整理后,可以在模拟考试或者限时写作中,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灵活变通地使用脑子里储存的精品素材。
4.一个有效的做法:面批面改、交流自省、同题重写。
每周一次堂上限时写作,学生在课堂上初次成文,教师快速总览习作选例初评,选取有代表性的习作准备讲评。
写作当天,学生采用预约取号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找教师面批。面批交流后,学生自省,同题重写,最后把修改文再给教师审阅。
这种依托师生面对面交流与互动合作的重写反省式作文教学,既有限时写作的训练,又能及时给学生反馈,还让学生在不断修改和重写中体悟出写作规律,形成写作的核心素养。
作文是可教又不可教的。自由写作让学生体验写作过程,形成写作经验,体悟写作规律,丰富写作积累,为学生的写作素养奠基。在这个基础上适当训练学生指令写作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和有效表达的能力,为学生取得理想的语文成绩提供保障。从自由写作到指令写作,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
素材积累——架起写作与生活的桥梁
中学生写作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写什么”。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是写作素材的匮乏,下笔之时,常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对中学生写作而言,首先在于材料(事实和道理)的掌握问题,只有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才能为“如何写”确定灵魂和核心。可以说,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写作教学费时低效这一问题,必须从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入手,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获得感悟、表达感悟。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应尝试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素材积累体系。
1.从“自我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中积累独特的素材,包括“我”“我与学校”“我与家庭”“我与社会”四大方面具有“闪光点”“美点”“感点”性质的精彩片段。比如在学生一入学时,就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三份生活随想,记录自己对身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刚开始,大部分学生觉得很困难,每份作业像挤牙膏一样挤出五六十字的内容,但坚持了一个学期后,学生渐渐尝到了甜头,由畏难到喜欢,由无话可说到随想内容日益充实。如陈心阳同学在随想中写道:
从一开始的寥寥几笔,一直书写到现在满满一页的文字,都延续着一种明媚的微笑。不仅是因为那从没间断过的优秀的评语,更是因为喜欢看着自己青涩的笔锋渐渐丰满,能用文字画出心灵深处的奇观。是很喜欢随想作业的。以前写一篇很简单的文章,仅仅400字就可以磨去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天天写随想后发现速度提高了不少,文章内容也越来越充实了。感谢老师强迫我去发现生活,并且点亮生活,留住那些转眼就烟飞云散的思想火花;强迫我去练笔,去接触文字。
这样的随想感悟并不是教师布置的命题作业,而是很多学生在第二学期开学时不约而同写下的感受与收获,可以说学生已经认识到写作是他们表达思想观点和心灵的手段,从而把写作融入他们的生命中去,成为成长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种负担。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独特的素材。我们除了引导学生直接关注生活中的人、事、物,还要引导学生间接地去体验,即要通过阅读了解别人的经历,扩大自己的视野,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最终让学生通过多阅读、勤思考,把从别人那里得来的间接经验,经过头脑的融合、加工,最后升华为自己的东西。而在引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独特的素材上,我们进行了以下的尝试:在语文常规作业中,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要做两份阅读积累卡,自行选择课外文段进行摘录和赏读。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专门规范了阅读积累卡的样式,如下表所示。
阅读积累卡
文题 ____ 出处 ____阅读时间 ____
新词美词荟萃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句段摘录 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句段赏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有一得 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日常的阅读积累卡外,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要完成三部文学名著的阅读、读后读书笔记的写作和阅读成果的展示。学生阅读的名著,除了课标规定的篇目外,还有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推荐的文学作品。学生每读一部作品,必定要写一篇读书笔记,教师必须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成果展示。阅读成果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开设阅读交流课、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制作手抄报、文学名著经典片段诵读比赛等。
经过这样的引导,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独特素材的好习惯。学生通过阅读感悟,读出了语感,读出了能力,读出了水平。这样的读书过程糅合了“多读”“多思”“多写”的综合过程。古人云:“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有了丰富的素材积淀,才有思路的开阔,才能兼收而并蓄,才会为写好文章创造条件。
3.从“语文课本”中积累独特的素材。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给学生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因此语文教材也是学习写作的不错“凭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活用课文语词文句,借用课文人物情节,仿用课文体裁结构,举用课文典型事例,比如在初三作文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表格引导学生做好语文课本中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课本中的文学形象
文学形象 性格特点 人生际遇
诸葛亮 ________ ________
邹忌 ________ ________
海伦·凯勒 ________ ________
孔乙己 ________ ________
陈胜 ________ ________
屈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课本中的名人名家
名人名家 精神世界 重要经历 相关作品
陶渊明 ________ ________
李白 ________ ________
杜甫 ________ ________
陆游 ________ ________
苏轼 ________ ________
李清照 ________ ________
范仲淹 ________ ________
奥斯特·洛夫斯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课本中的作品
主题 作品
成长主题 ________________
追求主题 ________________
磨难主题 ________________
生命主题 ________________
环保主题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仅仅靠教师讲授写作知识是不现实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积累、养气、修德、练才,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逐步完成写作能力的自主建构无疑是更加重要的。学生通过对生活和阅读的吸收、内化、沉淀,一旦碰到与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信息,就会把相关积累提取出来,从而找到写作的突破口,喷薄而出,写出富有情趣、富有灵性、富有创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