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的活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你可以追求名利,但不要掉进井里

不要把世界想得太复杂,世界上其实原本没有太多陷阱,最大的陷阱是对于名利的欲望。管住自己的贪欲,管住自己的虚荣心,认真做事、诚实做人,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我们之所以时常为此感到焦虑,就是因为一些人根本不把这个问题当回事,或者太把名利当回事。

不要把自己当成赚钱的机器

生活中,我们通常用金钱去换取一种令外界羡慕的优越生活和外表,却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其实“钱”这东西,原本就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工具而已,可是,随着现代人价值观的改变,慢慢地,它已经“咸鱼翻身”。它掌握了主动权,它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选择、一个人的一生。世间流传着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看看,这句话的前半句只用了一个“万”字,后半句却是一个叠词“万万”,足以见得“钱”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更可悲的是,若照此发展下去,恐怕我们亦要将前半句中的那个“不”字抹去了。

这不能怪罪于金钱,钱不是罪恶的根源,向往富足的生活也无可厚非,我们之中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呢?但这种欲望应该有个限度,你不能心里就只装着“金钱”二字,这未免太过贪婪。说到底,还是我们的“心”变质了。换言之,让我们吃不香、睡不着,不快乐的,并不是金钱,而是我们那颗装满金钱的心,你不把它掏空,给生命中更有价值的东西腾出地方,那么你就永远也无法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我们应该做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做它的奴隶,不要被它所束缚。其实钱这个东西,只有在使用时才会产生它的价值,假如放着不用,它就根本毫无意义可言。你如果看不明白这一点,一股脑儿地钻进钱眼里,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人生卖给了金钱,从此一切以它马首是瞻,其他尽可抛弃,那么到了最后,你或许就要抱着钞票孤独终老了。

如果说,你本来在其他方面已很富足,唯独在金钱方面差了那么一点点,那么你可以去争取,但不要拿它们去换取,这是本末倒置,根本不值。那样一来,金钱将不会再为我们服务,而是我们听从它的使唤。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很有趣,也很有寓意,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很久以前有一个财主,生意做得特别大,每日算计、操心,烦恼很多。挨着他家的高墙外面,住了一户很穷的人家,夫妻俩以做烧饼为生,却有说有笑,幸福美满。

财主的太太心生嫉妒说:“我们还不如隔壁卖烧饼的两口子,他们尽管穷,却活得非常快乐。”财主听了嗤之以鼻:“这很容易,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说着,他取来一锭重五十两的金元宝,从墙头扔了过去。隔壁那夫妻俩突然发现地上不明不白地放着一个金元宝,心情立即大变。

第二天,夫妻俩商议,如今发财了,不想再卖烧饼了,那干点什么好呢?两人商量了三天三夜,还是找不到最好的办法,觉也睡不安稳,当然也就听不到他们的说笑声了。

财主对他的太太说:“看,他们不说笑了吧?办法就是这么简单。”

金钱永远只能是金钱,而不是快乐,更不是幸福。如果我们的双眼只盯着金钱,我们很容易就会掉落到金钱设置好的陷阱之中,所以,对于金钱的欲望,我们必须小心控制。诚然,在生活中,没有钱什么事也不好办,但如果有了钱而不去合理地花销,也是一文不值。像故事中的那对夫妻,在庆幸得到金子的同时,失去了生活中原有的快乐,这不就是本末倒置?所以说,人生苦短,不要总是把自己当成赚钱的机器。一生为赚钱而活是何其悲哀。我们活着,若想自在些,就要把钱财看淡些,不要一味地去追求享受。在我们用双手创造财富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的业余爱好,不妨每天花点时间与家人一起去看场电影,去散散步,去郊游一次……如果这样,生活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富有情趣。心灵会变得轻松惬意,生命会变得活力无限。

一碗热豆浆5分钟喝完与15分钟喝完的区别是:滋味。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会给你真滋味。同样,你给心灵时间,生活才会给你大意趣。马不停蹄地得到就意味着马不停蹄地失去。

泛滥的忙碌只会让我们失去自由

当你发现自己被四面八方的各种琐事捆绑得动弹不得的时候,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是谁让你昏睡不已?答案很明显是你自己。昏睡中忙碌着的你我,必须学会割舍,才能清醒地活着,也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从早到晚忙忙碌碌,没有一点空闲,但当你仔细回想一下,又觉得自己这一天并没有做什么事。这是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一些无谓的小事上,泛滥的忙碌只会让我们失去自由。

《时代杂志》曾经报道过一则封面故事“昏睡的美国人”,大概的意思是说:很多美国人都很难体会“完全清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忙得没有空闲,就是有太多做不完的事。

美国人终年“昏睡不已”,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并不是好玩的笑话,这是极为严肃的话题。

仔细想一想,你一年之中是不是也像美国人一样,没多少时间是“清醒”的?每天又忙又赶,熬夜、加班、开会,还有那些没完没了的家务,几乎占据了你所有的时间。有多少次,你可以从容地和家人一起吃顿晚饭?有多少个夜晚,你可以不担心明天的业务报告,安安稳稳地睡个好觉?应接不暇的杂务明显成为日益艰巨的挑战。许多人整日行色匆匆,疲惫不堪。放眼四周,“我好忙”似乎成为一般人共同的口头禅,忙是正常,不忙是不正常。试问,还有能在行程表上挤出空的人吗?

事实上,太多选择的结果,往往是变成无可选择。即使是芝麻绿豆大的事,都在拼命消耗人们的精力。根据一份调查,有50%的美国人承认,每天为了选择医生、旅游地点、该穿什么衣服而伤透脑筋。

如果你的生活也不自觉地陷入这种境地,你该怎么办?以下有三种选择:第一,面面俱到。对每一件事都采取行动,直到把自己累死为止。第二,重新整理。改变事情的先后顺序,重要的先做,不重要的以后再说。第三,丢弃。你会发现,丢掉的某些东西,其实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再需要的。

天空广阔能盛下无数的飞鸟和云,海湖广阔能盛下无数的游鱼和水草,可人并没有天空开阔的视野也没有大海广阔的胸襟,要想能有足够轻松自由的空间,就得抛去琐碎的繁杂之物。比如无意义的烦恼、多余的忧愁、虚情假意的阿谀、假模假式的奉承……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座花园,这些东西就是无用的杂草,我们要学会将这些杂草铲除。

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在你眼中,只要用心就能捕捉;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在你掌心,只要合手就能把握;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在你脚下,只要移步就能到达……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望眼欲穿、我们苦苦挽留、我们东奔西走、却总是感觉幸福很遥远。那是因为我们看错了方向,握错了手,走错了路。

纵使金银砌满楼,死去何曾带一文?

自然界的陵谷高低、沧海桑田,万物的生老病死,冥冥中自有注定。你看那果子似未动,实则时刻皆在腐朽之中。纵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再历亿万年之久,也终将毁灭。名利,地位,金钱,莫不如是。既如此,我们又何必为物欲所累,惶惶不可终日呢?须知,纵使金银砌满楼,死去何曾带一文?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叫难陀。他非常贪心,拼命聚敛财宝,希望把财宝带到他的后世去。他心想:我要把全国的珍宝都收集起来,一点都不留。因为贪婪,他把自己的女儿放在阁楼上,吩咐奴仆说:“如果有人带着财宝来求我的女儿,把这个人连他的财宝一起送到我这儿来!”他用这样的办法聚敛财宝,全国没有一个地方会留有宝物,所有的财宝都进了国王的仓库。

那时有一个寡妇,她只有一个儿子,心中很是疼爱。这儿子看见国王的女儿姿态优美,非常喜欢。可他家里穷,没法结交国王的女儿。不久,他生病了,身体瘦弱,气息奄奄。他母亲问他:“你得了什么病,病成这样?”

儿子把实情告知于母亲:“如果不能和国王的女儿交往,我必死无疑。”

“但国内所有的财宝都被国王收去了,到哪弄钱呢?”母亲又想了一阵,说道:“你父亲死时,口中含了一枚金币,如果把坟墓挖开,可以得到那枚金币,你用它去结交国王的女儿吧。”

儿子依母亲所言挖开父亲的坟墓,从口中取出金币。随后,他来到国王女儿那里。于是,他连同那枚金币被送去见国王。国王问道:“国内所有的财宝,都在我的仓库,你从哪里得来这枚金币?一定是发现地下宝藏了吧!”

国王用尽种种刑具,拷问寡妇的儿子。寡妇的儿子辩解:“我真没有发现地下宝藏。母亲告诉我,先父死时,放过一枚金币在口中,我就去挖开坟墓,取出了这枚金币。”

于是,国王派人去检验真假。使者前去,发现果有其事。国王听到使者的报告,心想:我先前聚集这么多宝物,想把它们带到后世。可那个死人却连一枚金币也带不走,我要这些珍宝又有何用?”

从此,国王不再敛财,一心教化民众,他的国家也因此日渐兴盛。

为人,应看淡富与贵。要知道,有所求的乐,如腰缠万贯、乃至一国之尊的富贵,是混沌和短暂的;无所求的乐,即“身心自由无欲求”的富贵心态,才是一种纯粹和永恒的乐。人生中真正有价值的,是拥有一颗开放的心,有勇气从不同的角度衡量自己的生活。那样,你的生命才会不断更新,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惊喜。

人生的价值究竟应怎样诠释?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但事实上,金钱绝不是衡量人生的标准,为金钱而活只是愚人的行径,智者追求的财富除了金钱以外,还会包括健康、青春、智慧……

我们已经意识到,物质上的富有只是一种狭隘、虚浮的富有,而心灵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人生的真正价值应在于你能否利用有限的精力,为这世界创造无限的价值。一如露珠,若在阳光下蒸发,它只能成为水蒸气;若能滋润其他生命,它的价值就得到了升华,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也有穷人的快乐

贫穷未必是苦,富贵未必是乐,是苦是乐,取决于心。

有这样一件事,看过之后可能会让大家对这句话了解的更加深透。

有位朋友在美国工作多年,这一年春节回家探亲,亲戚邻里问起他在美国的生活,听完他的讲述,个个投以羡慕的目光。谁知这位朋友突然冒出一句:“美国人的生活不如中国人!”众人大感不解:“这话是怎么说的?我们论居住环境、论出行工具,有哪一样能跟美国人比呢?”

这时,朋友说道:“我唐突地问大家一句,你们之中有谁是举债过日子的?”众人摇头,一个都没有。只听这位朋友继续说道:“不错,美国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确比国人要好,他们住房宽敞、明亮,家有花园,出门有汽车代步,这是国人目前不能比的。但他们的一切几乎都是赊来的,他们买房、买车都是向银行贷款。他们每天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还债,可很多人直到死也无法还清,一生就生活在压力之下。反观国人,我们虽然辛苦一点,但不欠债,工作之余三杯两盏淡酒,何等自在,美国人眼红都来不及呢?”

或许我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和那位朋友的邻居一样,认为美国人的生活要比中国人好很多。诚然,美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确实要高出国人不少,但他们大多“债台高筑”,这是不争的事实。或许在美国人看来,每日辛勤劳作,但一直在享受,这便是幸福。

受传统文化影响,国人大多不愿“举债过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本存折,存款多少暂且不说,但有了这本存折,中国人的心里就会觉得踏实,觉得幸福,我们或许没有美国人那样懂得享受,但至少我们心里感到安宁。

那么,究竟中国人与美国人谁更富有呢?透过这件事,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事实上,这要看你的心如何去取舍,我们不能说美国人过得不好,也不能说国人就穷,这要看我们更倾向于哪种生活,哪种生活会让我们觉得快乐、觉得安宁,我们就怎么过。也就是说,我们生活得幸福与否,绝对与贫富无关,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有时候,财富来得太容易、也太快,令我们准备不足,于是我们背负着沉重的财富上路,去寻找心中所谓的幸福,可是幸福总是显得遥不可及。很多有钱人其实也很烦恼,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财富以及消费有时只是一种方便,而非幸福。站在这个角度上说,不管我们是穷是富,谁也不必羡慕谁,因为你有的或许他没有,但是他有的你同样也未必有,人与人的追求不同,我们不要拿自己心中的秤去称别人,这样只会让我们过重或过轻地掂量自己。

其实富者无非在某些时候或某些方面抓住了机遇,才成为了富人,然而为富不仁、弃贫爱富就是贫困的另一种表现,而这种表现让整个社会都厌恶。以贫富论英雄,是一种狭义的贫富观。

那些贫穷一点的朋友更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不要盲目自卑,更不要因为贫穷而丢掉某些富人们所不曾拥有的“富裕”。作为不富裕的人,一定要成功地理解穷,思考为何会穷?千万不要轻信富人的杜撰,成功者奋斗的历史,道理很简单:别人的衣裳不一定适合自己穿。当我们发现,努力了、奋斗了,依然不富时,那穷就不是我们的错了。

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不要因为自己身处的位置而骄傲或者自卑、鄙视或者羡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只要自己正视这点,我们都将是富有的人。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穷人,也没有绝对的富人。以金钱区分也只是一个局部,而我们面对的是人,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我们在金钱上的缺失,这肯定是“硬伤”,但当注定我们在这方面是矮子时,我们为何偏要从短处较劲,而不去在其他方面发挥优势呢?

生活不累,快乐其实并不远

现代人之所以焦虑重重,多是因为不懂得安分,即使有了财富、情色、名位、权势仍在不停追逐,常常压得自己喘不过气。于是,我们经常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种不安之中,而找不出合理的理由。面对生活,我们的内心会发出微弱的呼唤,只有躲开外在的嘈杂喧闹,静静聆听并听从它,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将在匆忙喧闹的生活中迷失,找不到真正的自我。为了舒缓心情,我们之中有的人借着出国旅游去散心解闷,希望能求得一刻的安宁,但终究不是根本之策。

某富翁来到一个美丽寂静的小岛,遇见当地一位农民,他问道:“你们一般在这里都做些什么?”

“我们在这里种田过日子。”农民回答。

“种田有什么意思?还那么辛苦。”富翁有点不屑。

“那你又来这里做什么?”农民反问。

“我来这里是为了欣赏风景,享受与大自然同在的乐趣。我平时忙于赚钱,就是为了日后要过这样的生活。”富翁回答。

农民笑着说:“数十年来,我们虽然没有赚到很多钱,但是我们却一直都过着这样的日子。”

听了农民的话,这位富翁陷入了沉思……

我们是不是也该“沉思”一下?想一想,我们殚精竭虑苦苦追求的到底是什么?而我们的做法,是不是又背离了生活的本真意义?也许很多时候,我们让生活简单一点,心中负荷就会减轻一些。

读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如何才能营造这种心境呢?这首先需要提高我们的精神层次,我们需要认识到,幸福与快乐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其实,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总是会越来越复杂,但生活其实十分简单,如若我们能够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

这世间的事,无论看起来多么复杂、神秘,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看得透。生活本身很简单,快乐也很简单,是我们把它们想得复杂了,或者说是我们自己太复杂了,所以往往感受不到简单的快乐,也就弄不懂生活的真味。换言之,是我们对生活、对自己寄予了过高的期望。这些过高期望其实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却一直左右着我们的生活。要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改变这些过高期望是很重要的。富裕奢华的生活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且并不能相应地带给我们幸福。如果我们降低对物质的需求,改变这种追求奢华的心理状态,我们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充实自己。清闲的生活将让我们更加自信果敢,珍视亲友间的情感,提高生活质量,这样的生活更能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真谛。

其实,不是快乐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不是寻找快乐太难,而是我们活得不够简单。人生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如果我们在各种诱惑面前分不清、看不明,那么只能是盲目地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地为名利像陀螺一样不停旋转,等到喧嚣过后、一切归于寂静之时才发现,自己已然千疮百孔,连自己原本拥有的快乐都已经丢失掉了。

其实快乐,就源自于我们的心底,是一种与财富、名利、地位无关的精神状态。现代人为了名利、财富、金钱而疲于奔命,有时候甚至置亲情、个人健康于不顾,最终丢失了亲情、透支了身体。我们需要持有一颗安贫乐道的心,让自己在满足生活所需的情况下随遇而安一些。

知足一点,心情便轻松一点

我们常把知足常乐挂在嘴边上,可是要真的达到这种境界还真不容易。在这复杂的社会中,焦虑的我们往往很难按捺住那颗浮躁的心,于是我们不断去争、去掠、去夺。然而,成功和满足却依旧离我们那样遥远。即便真的很困、很累、很疲倦,但我们却从不肯让自己歇息片刻,而这一切只是为了“知足”。殊不知,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若是得陇望蜀,那么就永远无法获得满足。

相信大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或许我们真的是想不开,不知道怎样让自己释怀,其实很简单,让自己的心淡然一些,就像古希腊那位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那样。

苏格拉底还是单身时,曾和几个朋友挤在一间只有七八平米的房子里,但他却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呢?”

苏格拉底回答:“朋友们在一起,随时都可以交流思想,交流感情,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后来,朋友们都成了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他仍然很快乐。那人又问:“现在的你,一个人孤孤单单,还有什么好高兴的呢?”

苏格拉底又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位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我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这怎么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以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大厦中,但他的家在最底层,境况非常差,既不安静,也不安全,还不卫生。那人见苏格拉底还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便问:“你住这样的房子还快乐吗?”

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一楼有多好啊!比如,进门就是家,搬东西方便,朋友来玩也方便,还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草,底层很多乐趣呀,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又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底层的房子让给了一位朋友,因为这位朋友家里有一位偏瘫的老人,上下楼不方便,而他则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苏格拉底每天依然快快乐乐。那人又问他:“先生,住七楼又有哪些好处呢?”

苏格拉底说:“好处多着呢!比如说吧,每天上下几次,这是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字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你看,若是我们都能像苏格拉底这样想,那世间还有什么事能烦到我们?其实,知足无非是在一念之间,当我们得到了生命中的正常所需,我们感到满足,那么快乐会随之而来。快乐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懂得知足。知足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约,会为我们卸去那些不必要的负担,开阔我们的视野、放松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活出真正的自己、享受真实的自己,从而过上轻松写意的生活。

其实,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我们要持有一颗豁达、开朗、平淡的心,在缤纷多变、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拒绝各种诱惑,让心境变得恬适,生活自然也就愉悦了。

我们之所以烦恼重重,焦虑过重,就在于不知足,整天在欲望的驱使下,忙忙碌碌地为着自己所谓的“幸福”追逐、焦虑、勾心斗角……结果却并非所想。其实人生短短数十载,真的没有必要给自己的心灵增加太多的负担,更没有必要对生活产生太多的不满。以一颗知足、平常的心寻找生活中快乐的亮点,我们的内心就一定能够阳光永驻。

切莫因财昧良心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是重义更多?还是重利更多呢?当然,这也不是说“义”与“利”就是相对的,客观地说,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讨厌得到利益,孔子也不例外。他曾表示,如果可以求得富贵,那么即使做个车夫也无所谓。不过他又强调,一个人无论对富贵多么渴望,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得之于正道。

由此可见,“利”与“义”本身并不冲突,关键是我们以怎样一种方式去得到利益,倘若摆在我们眼前的利益是符合“义”的,那么尽管去取便是;倘若这利益不符合“义”字,那么就不要被它所诱惑,而应毫不犹豫的远离他。

做人,我们未必能在各方面都能维持君子风范,但起码别让自己成为小人,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果控制不了,就会成为它的奴隶,最终要被欲望所毁灭。人之求利,情理之常,但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这一点我们需时刻牢记在心。

有一个专做红木家具生意的古董商,他在一处偏僻的小山村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十分珍贵的老式红木柜子。他惊喜万分,但过后不久,古董商开始动了心思。他先是与柜子主人闲扯聊天,然后又假装在不经意间、小心翼翼地扯到了柜子上。随后,开价500元人民币准备购买。

山里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他把古董商看得直发毛。最后,山里人终于同意了,古董商一颗“怦怦”乱跳的心才算稳了下来。

但他马上又开始后悔了。原来,当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就觉得自己吃亏了,“根本就不应该出500元,也许300元足够了。”但是,还不能反悔,这样很容易让对方看出破绽。于是,古董商不死心地围着房前屋后细细琢磨。

“真巧,居然找到了一把脏兮兮的红木椅子。”于是他对主人说:“这个柜子实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当柴火烧。”

山里人喃喃道:“要不,你就别要了。”

古董商非常大度地一挥手:“说出的话,怎能随便咽回去?这样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算了。”

山里人本来就有些自感惭愧,听他这样说,当然感激地连忙点头。

古董商笑道:“那我明天早上再来取这些柴火。”

第二天一早,当古董商带着车来装运柜子和椅子时,看到门前有一堆柴火,山里人走出来说:“您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我已经替你把柴火劈好了。”

“后来呢?”有人问古董商。

古董商非常平静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根木头。用右手做了一个“八”字形,原来,除了500元木头款外,他还支付了300元的劈柴费。停了一会儿,古董商非常认真地说:“其实,这800元应该算是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当道义与利益发生冲突时,正是对一个人道德操守的最大考验,不过遗憾的是,我们之中有很多人在这种考验面前都显得不是那么合格,更有甚者,甚至完全弃道义于不顾,着实让人痛心疾首。案例中的古董商在“义”与“利”面前的表现,起初显然是不合格的,好在他最终迷途知返,给自己那颗被利益蒙蔽的心做了一番彻底的清洗。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看来,即便是吃粗粮野蔬,喝无味冷水,以臂为枕,也能够乐在其中,而以不道德的方式得来的富贵,对他而言就像浮云一样。这才是君子应有的人生态度。

诚然,欲望人皆有之,而事实上欲望本身也并非都不好,可欲望一旦过了度,就会变成贪欲,人也随之成了欲望的奴隶。锁住欲望,就是锁住了贪婪。贪婪是灾祸的根源,过分的贪婪与吝啬,只会让人渐渐地失去信任、友谊、亲情等;物欲太盛造成灵魂变态,精神上永无快乐,永无宁静,只能给人生带来无限的烦恼和痛苦。

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善待财富,切忌吝啬与贪婪;还要自由地驾驭外物,将钱财用之于正道,凭借自己的才能智慧赚取钱财,去助人成就好事。

其实钱财无非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之正道,所得便可喜,用之正道,钱财便助人成就好事。如果做了守财奴,一点点小钱也看得如性命,甚至为了钱财忘了义理,为一得失不惜毁了容颜丢掉性命,那也就是为物所役,那“倒不如无此一物”了。

“金融麻烦”需要“简单”来解决

幸福与快乐源自内心的简约,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快乐。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但生活其实十分简单。保持自然的生活方式,不因外在的影响而痛苦抉择,便会懂得生命简单的快乐。

生活本身是很简单的,快乐也很简单,是人们自己把它们想得复杂了,或者人们自己太复杂了,所以往往感受不到简单的快乐,他们弄不懂生活的意味。

睿智的古人早就指出:“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所谓“世味”,就是尘世生活中为许多人所追求的舒适的物质享受、为人欣羡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声,等等。今日的某些人追求的“时髦”也是一种“世味”,其中的内涵说穿了,也不离物质享受和对“上等人”社会地位的尊崇。

可怜的某些人在电影、电视节目以及广告的强大鼓动下,“世味”一浓再浓,疯狂地紧跟时髦生活,结果不知不觉地陷入了“金融麻烦”中。尽管他们也在努力工作,收入往往也很可观,但收入永远也赶不上层出不穷的消费产品的增多。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消费,不适当减弱浓烈的“世味”,他们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生活。

菲律宾《商报》登过一篇文章。作者感慨她的一位病逝的朋友一生为物所役,终日忙于工作、应酬,竟连孩子念几年级都不知道,留下了最大的遗憾。作者写道,这位朋友为了累积更多的财富,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终于将健康与亲情都赔了进去。那栋尚在交付贷款的上千万元的豪宅,曾经是他最得意的成就之一。然而豪宅的气派尚未感受到,他却已离开了人世间。作者问:“这样汲汲营营追求身外物的人生,到底快乐何在?”

这位朋友显然也是属“世味浓”的一族,如果他能把“世味”看淡一些,像陈美玲那样“住在恰到好处的房子里,没有一身沉重的经济负担,周末休息的时候,还可以一家大小外出旅游,赏花品草……”这岂不是惬意的生活?

陈美玲写道:“‘生活简单,没有负担’,这是一句电视广告词,但用在人的一生当中却再贴切不过了。与其困在财富、地位与成就的迷惘里,还不如过着简单的生活,舒展身心,享受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满足来得快乐。”

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源头,它为我们省去了欲求不得满足的烦恼,又为我们开阔了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

简单就是剔除生活中繁复的杂念、拒绝杂事的纷扰。简单也是一种专注,叫做“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生活中经常听一些人感叹烦恼多多,到处充满着不如意;也经常听到一些人总是抱怨无聊,时光难以打发。其实,生活是简单而且丰富多彩的,痛苦、无聊的是人们自己而已,跟生活本身无关。所以是否快乐、是否充实就看你怎样看待生活、发掘生活。如果觉得痛苦、无聊、人生没有意思,那是因为不懂快乐的原因。

快乐是简单的,它是一种自酿的美酒,是自己酿给自己品尝的。它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是要用心去体会的。简单地活着,快乐地活着,你会发现快乐原来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简单的生活是快乐的源头,为我们省去了汲汲于外物的烦恼,又为我们开阔了身心解放的快乐空间。简单生活并不是要你放弃追求、放弃劳作,而是要我们抓住生活、工作中的本质及重心,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去掉世俗浮华的琐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