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日本
但是其后,随着差距的持续扩大,日本社会发生了极大的质变。详情在以后各章再叙,此处暂举几例,以示这种变化。
贫困率的上升,形成了庞大的贫困阶层。1985年仅为12.0%的贫困率在之后12年持续上升,至2012年达到了16.1%。贫困率乘以人口数得到的贫困阶层的人数从1 400万人增加到了2 050万人。根据2015年的最新统计,贫困率为15.6%,有所下降,可以视为止住了上升的势头。其中,单亲家庭(约九成为母子家庭)的贫困率则达到了50.8%。
贫困率的上升主要是由非正规工人的增加所造成的。其中更为严峻的是,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从走出校门起就无法稳定就业,其后也只能作为非正规工人一直从事低工资不安定的工作,再加上原来的年轻人,这一群体的人数增长极快。根据2012年的“就业结构基本调查”估算,专业技术职位、管理职位与有配偶的女性(所谓的临时工主妇)以外的非正规工人达928.7万人,占到就业人口的14.9%。其中大部分人从出校门到退休为止的所有时间或大部分时间是作为非正规工人度过的,这些人最后,想必也只能度过贫困的老年生活。正如后面会详细介绍的那样,他们的年均收入只有区区186万日元,贫困率达38.7%。其中大多数人因经济原因无法结婚生子,20—59岁的未婚率,男性上升到66.4%,女性上升到56.1%。其中临时工主妇除外,剩下的43.9%的女性是离婚或丧偶的人。
贫困带来了未婚率的上升。50岁时一次婚也没结过的人的比率称为“终身未婚率”,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这一比率到2035年将上升至男性29.0%、女性19.2%(《平成二十七年版厚生劳动白皮书》)。女性比率之所以比较低,是因为男性在较年轻时离婚的话,有很多人还是会去找初婚的女性再婚。三成男性终身未婚的话,必定会使三成女性无法拥有稳定的伴侣。日本社会也会逐渐成为三成人口主要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建立稳定的家庭的社会。
人们的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所谓“一亿总中产”的时代,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或以上。这种想法其实与本人的生活水平几乎没什么关系,富裕的人也好,贫困的人也好,大家的想法没什么差别。不论贫富,人们的心中洋溢着“富裕的心情”“中产的心情”。然而,时至今日,富裕的人和贫困的人的意识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1975年实施的SSM调查(关于这一项调查后文再做说明)的结果显示,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高于一般人”的人的比率在富裕阶层也不过只有44.5%,而在贫困阶层也有17.2%的人认为自己“高于一般人”。然而,在2015年实施的同样的调查结果则显示,这一比率在富裕阶层已经上升到73.7%,反之,贫困阶层则减少到10.0%。这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富裕或贫困程度有了切实的感受。
人们的政治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迄今为止大多数有关政党支持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以自民党与社会党为核心的“55年体制”(4)从成立伊始到高度增长期,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富裕阶层支持自民党,以工人为核心的贫困阶层支持社会党这样一种结构非常明显,但是后来,这一结构迅速解体,对政党的支持已渐渐地不再与贫富差距有明显的对应了。尤其是最近的这10年间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从2005年的SSM调查来看自民党的支持率,富裕阶层占到37.4%,贫困阶层占到27.1%,差距确实有,却不是很大。然而到了2015年,富裕阶层的支持率依然维持着37.7%的高位,但是贫困阶层的支持率降到了20.9%。自民党的支持地盘明显地转移到富裕阶层那一边。
今天,扩大了的差距可以说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日本社会的土壤里,人们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巨大的差距的存在。而且富人们自知自己的富有,穷人们也深知自己的贫穷,各自对所处的境况都非常清醒并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人们因穷富差异而处于分裂的状态。这一状态同时还表现在政治意识方面。几乎一直作为日本的政治核心而存在的自民党也终于将其地盘挪向扩大了的差距的一端,从而大大增强了其作为富裕阶层的政党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