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和十月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俩俩相望,求之不得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毕玉唱起了《蒹葭》,用的是《在水一方》的曲调。

毕如发现:“咦,阿妹,你唱的这首叫什么名字?怎么跟CD里放的《在水一方》那么相似。”

毕玉恭维:“二姐,你有当作词家的潜质。定要去香港拜黄霑为师。到时,你写歌,我唱,定能一曲成名。”

“阿妹,你总喜欢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二姐,心想事成不是祝愿语,而是实现语。”

“阿妹,你的心可真够大的。”

“这叫海纳百川。”

“二姐,现在几点了?”

“不知道。你去看下我床头柜上的闹钟。”

毕玉站了起来,刚迈了一步,又转身坐回沙发上。拿起茶几上的《诗经注析》,翻阅目录部分,迅速找到《秦风•蒹葭》,递给毕如:“二姐,我刚才唱的是这首——《蒹葭》。”

毕如双手接住《诗经注析•秦风•蒹葭》,小声地念道:“这是一首抒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一个深秋的早晨,河边芦苇上的露水还没有干。诗人在这时候、这地方寻找那心中难向人说的‘伊人’。伊人仿佛在那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左右上下求索,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得。细玩诗味,好像是情诗,但作者是男是女却无法确定。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

“阿妹,这个字怎样读?”毕如回过神,才发现妹妹已不在身旁。

这时,睡卧里传来毕玉的声音:“二姐,你什么时候买F4的海报?太酷了!”

一米宽一米长的崭新海报就贴在床头上方的墙壁上,惹人注目。与床头紧贴的墙壁后面是书房的右侧书柜,毕玉的书房和毕如的睡卧只有一墙之隔。有两组衣柜靠墙伫立,睡卧的衣柜和客厅的电视柜只有一墙之隔。睡卧的门就在电视柜的左侧。磨砂玻璃隔成的卫生间就在门的左侧。粉色猪形闹钟就放在左侧床头柜上,毕玉走近一看,准备十点了。

右侧床头柜上有个水晶台灯和一部座机电话。床头柜旁边是毕如的梳妆台。梳妆台外面是阳台。睡卧的阳台和客厅的阳台是相通的。阳台栏杆四周摆放着许多花卉。毕如喜欢种花,而毕玉喜欢画花。

整幢房子的实木家具都是红木制成的。缅甸花梨木制成的床、柜子都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红黄色的格调看起来很典雅。毕玉睡卧的布局也是如此,玻璃卫生间,红木床、红木衣柜、红木梳妆台。不同的是,卫生间和阳台的窗帘,毕如的是粉红,毕玉的是蓝色。床单和蚊帐也是如此。毕如喜欢粉色,她种的花也是粉色居多。而毕玉偏爱蓝色,因为大海是蓝色的,她常常自喻“海的女儿”。

毕玉站在睡卧门口,听到毕如念道:“方玉润云:‘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馀音。此则兴尽首章,不可不知也。’方氏的评论,尚有未惬。首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的是秋晨露寒霜重之景,二章‘蒹葭凄凄,白露未晞’,写的是旭日初升,霜露渐融之状,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则已是阳光普照,露珠将收的时刻了。三章兴句,兼刻画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地,渲染出三副深秋早上河边不同时间的背景,生动地描写了等待伊人,由于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迫切的心情,并非‘兴尽首章’。细细吟哦,馀音是隽永的。”

听到“呱唧呱唧”的鼓掌声,毕如抬起了头,微微一笑:“阿妹,这本《诗经注析》很不错。”

“二姐的普通话明显进步了。”毕玉快步走了过来,挨近毕如坐下。

“我最近一有空就练习国语歌曲,觉得普通话没那么拗口了。我特别喜欢辛晓琪的《俩俩相忘》。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又何妨……”毕如即兴演唱,毕玉陶醉其中。

“这首《俩俩相忘》有部分歌词借鉴了原著中小昭所唱的小曲:关汉卿的《双调•乔牌儿》,但大部分歌词是厉曼婷自行完成的。厉曼婷是一位境界远高于才气的作词家。”毕玉是金庸迷。

“我记得电视剧中小昭在光明顶密道里唱给张无忌听的那首就是《俩俩相忘》。这首歌是不是暗示他俩的结局?不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毕如问。毕玉点点头。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喜欢看通俗文学,比如二姐你喜欢看言情小说,而我喜欢看武侠小说。通俗文学适合各个阶层的人阅读。而文学名著有其特定的阅读群体和专家群体,毕竟能读懂文学名著的人只占少数。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看了许多通俗小说,比如,二姐你。”

“没有办法呀,那些经典名著,我根本看不懂,比如《诗经》没有注析,一般人哪能看得懂。”

“所以文学名著的影响力往往不是来自作品本身,而是得益于其他艺术形式对名著的通俗化演绎。譬如,正是评书、曲艺、戏剧这样通俗化的艺术形式让《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样的古典文学走入千家万户,贴近寻常百姓。”

“阿妹,你给我讲讲《三国演义》,电视剧我从第一集追到大结尾,剧情很精彩,但其中的道理我似懂非懂。阿婆总说我‘功力不足,火候不够’。”

“那我简要地说下我的读后感,供你参考一下。”

“好的。你说,我洗耳恭听。”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艺术上最成功的一点,是罗贯中对历史真实和合理虚构的把握与安排。历代的评论家往往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罗贯中在这方面取得了绝对的成功,不但扣人心弦的情节层出不穷,人物在其中也得到了精彩的塑造,像忠勇义气、自信傲慢的关羽,绝顶智慧、无所不能的诸葛亮,狡诈酷虐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仁厚的刘备,英武的赵云,忌刻的周瑜,忠厚的鲁肃,都给人极深的印象。”

“《三国演义》中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贯彻全书每一个角落的观念,就是‘拥刘反曹’。罗贯中坚持以蜀汉的刘备为正统。这一观念并非罗贯中的独创,而是长期以来就存在于老百姓的心目之中了。罗贯中不过是通过《三国演义》把它空前地强化了,使它随小说一起深入人心。罗贯中通过三国之间不断的征战成败、英雄存亡的描写,表达自己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明君良臣的渴慕。争雄天下,必须战略正确,百姓归顺,选贤授能。这些封建时代的争霸之理,为政之道,正是《三国演义》所着力表现的内容。《三国演义》宣扬了仁政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

“阿爸看《三国演义》这部剧时,也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他平时只看新闻联播和战争纪录片,很少追剧,这部电视剧他从头看到尾,一集都不落下。”

“《三国演义》是全景式的战争描写。它描写战争的时间之长、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规模之宏大,在世界文学史中是罕见的。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包容了这一历史时期所有重大战役,写得各有个性,绝少雷同。在非文学领域,《三国演义》长期被人们视作一部通俗的历史教科书和军事著作,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恐怕没有任何一部古典小说可以与之相比肩。它是一座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也是一部大众文化的百科全书。从中人们可以得到历史的知识、斗争的智慧、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经验。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成为后代戏曲、说唱文学和各种文艺创作题材的渊薮。”

“阿妹,说得太好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发现四大名著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你住校的时候,外婆来看书,都是看中华书局的书,有时一看就是一下午,而我冲茶伺候。”

书房里的红木功夫茶桌,是陈老太的专属。品茶、读书已成为陈老太的生活习惯。毕家姐妹从小耳濡目染,精通茶艺。潮州工夫茶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盛行于唐朝,而潮州工夫茶则盛行于宋朝,贵族茶就是源于潮州工夫茶,已有千年历史。潮州工夫茶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毕玉敬佩地说:“我们外婆是潮汕女子中的智者。潮汕女子,就一个字:勇。”陈老太出身书香世家,德才兼备。陈老太最喜欢毕玉,因为毕玉很像她年轻时候,才貌双全,温柔似水又坚硬如冰。

“二姐,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是谁写的歌词?”毕玉故作神秘。

CD中邓丽君的歌声柔情似水,曲调婉转悠扬。邓丽君的音色与词曲完美结合,体现了歌词中塑造的流水般的意境。

“应该是琼瑶填的词。我看过琼瑶的这本《在水一方》。前天,刘义君教我用暴风影音播放过这部《在水一方》。林青霞真的好美!林青霞演的东方不败,李连杰演的令狐冲,无人超越。”书柜上的金庸小说,毕如偶尔会翻阅一下。根据金庸小说拍成的影视剧,每一部毕如都看过。

“阿妹,马景涛演的张无忌,和李连杰演的令狐冲,你最喜欢谁?”

“我最喜欢黄日华演的乔峰。金庸武侠剧,我最喜欢《天龙八部》,还有周华健唱的主题曲《难念的经》。”

“我觉得马景涛演的《梅花三弄》,最好看。琼瑶剧歌曲,邓丽君唱的《在水一方》,最好听。”毕如是琼瑶迷。

毕如低头继续读《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读完第一段,毕如停了下来。

毕玉接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宛在水中央。那一对在河之洲的小鸟,宛在水中央,游人只能听见欢叫声,却不得接近。窈窕淑女,宛在水中央。无论从哪个方向,翩翩君子始终不能靠近,始终是求之不得。因为女孩子家教甚严,有父亲,有哥哥,还有一条大狼狗。无论是逆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结果依然是宛在水中央。少年若是贸然前往,八成是九死一生的结果。”

“阿妹,我明白了,《关雎》的关键字是洲,窈窕淑女,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距离产生美,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二姐,悟性很高嘛。一点就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就是在水中飘摇的水草。”

毕玉停了几秒,继续说:“飘摇的水草想去靠近洲上的小鸟,但一到洲旁边就被水流冲走,始终不能靠近。所以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女孩子也十分渴望这场爱情到来,而对面的男孩虽然在不断看过来,但仍然是俩俩相望而触不可及,仿佛小洲两侧的水草飘飘摇摇,但就是抓不到。”

“阿妹,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境界了。”

“我就知道,二姐醒目,一点即通。大家之作,一睹即明,又余味不尽。深衷浅貌,短语长情。淑女与君子,结果如何,诗文最后并无交代,留有念想。妙就妙在这是一桩千古悬案,让后人无限遐想。”

毕如往前翻,翻到《关雎》就停了下来。

“二姐,这首《关雎》所描绘少男少女之间的朦胧美,时至今日几乎绝迹。古时候车马很慢,一生只能够爱一个人,思乡是远行游子心头永远撂不下的隐疾。那种幽美、纯粹的情感流露,如今你我只能埋首于经典之中去追寻。”

“我口有点渴,去厨房喝点水。”毕玉觉得口干舌燥。

“厨房有两个西瓜,外婆带来的,说是大舅母的娘家种的,听说大表哥今晚从英国飞回来,他外婆外公立即送来一车西瓜。大表哥去英国读硕士,二表哥去美国读博士。阿妹,我们这两位表哥漂洋过海去看世界,万一看花了眼,乐不思蜀,不回来了,你觉得大舅父会不会一夜愁白头?”

“肯定回来。他们与刘义强不一样,不能相提并论。外婆说,大舅父的两个儿子,都是孝子,去到哪里,他们都不会忘本。”

“二姐,我去切几片西瓜拿上来尝尝。”

“我刷牙了,不吃了。”

“吃完再刷牙。”

“好吧,你多切几片。阿妈,可能还在客厅看电视,她喜欢吃西瓜。”

“好的。你慢慢看这本《诗经注析》。等下,我给你讲解《关雎》后面三段,这位翩翩少年单相思,做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