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相遇
火的故事:“那个学姐怎么样?”
丹是和我同系的学姐,虽然我们只差一级,但由于系里人数很多,所以我们之间并不熟。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上,我们一起做过志愿者。在一个宿舍共同生活了3周的时间,按理说应该变得比较亲近,但我和丹仍然只算是认识对方而已。志愿者活动期间我们从没一起吃过饭,不熟也在情理之中。偶尔在走廊上碰到了,两个人就尴尬地点个头算是打招呼。说实话,我对丹有一种距离感。虽然对她的印象并不算差,但也没有产生过好感。每次看到她沉浸于自拍的样子时,我就会想,我们不是一类人啊。
那时我们还不像现在这样亲密。一次朋友说,丹剪短发了。好像是吧,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别人剪什么发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但是,偶然看到丹,发现她的样子确实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一度长及胸前的头发现在已经短得无法用发绳扎起来,精心描画的长长的眼睫毛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丹说不喜欢自己的大腿看起来太粗,所以大冬天也总是坚持穿裙子,可现在她开始穿直筒裤。难怪大家感到惊讶,我也很好奇,丹放弃长发、化妆和裙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那年夏天,我和丹在一家报社的在线新闻部做实习记者,逐渐走得近了起来。当时的实习记者很多,但得到记者前辈认可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幸运的是,我和丹便属于这部分人。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写出了大量稿件。我们关注一切与性犯罪相关的案件,试图将其全部写成报道。丹的几篇报道主要是关于“Me too”[1]运动和日军慰安妇问题,我的报道则主要围绕非法拍摄问题进行。因为关注点比较相似,我们之间的交流多了起来,自然而然地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听说我和丹变成了好朋友,一位同学还问过我:“那个学姐怎么样?”她并非单纯地想问我感觉丹这个人怎么样,而是想问“丹学姐成为女权主义者之后是不是变得有点奇怪了”。我虽然没有像丹一样成为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但也没有讽刺或者嘲笑丹的想法。在我眼里,相比以前能更加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意见的丹更酷了。所以我回答:“什么怎么样,大家都差不多啊。”
回到学校,我和丹选了同一门课。那是一门关于撰写报道的课程。我们根据做实习记者时的经历,把有关女性问题的报道做成了课题。教授看到我们的报道,建议我和丹一起参加一个征集活动。活动的一等奖奖金高达1000万韩元。教授推荐了这么好的活动,我们没有理由错过,丹和我一拍即合。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丹来找我,说放假的时候一起上编码课。“编码?类似于编程那种?”对身为100%文科生的我来说,编码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如果学会编码,应该可以写出更有深度的报道。经过反复考虑,我接受了丹的提议。整个暑假,我们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6点都在上课,中间一天都没休息,相当于听了490个小时左右的课。
除了睡觉时间,我和丹整天都在一起。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之前不知道的丹的样子。那时的丹敌视一切男性,看到身边经过的男性都要骂几句,看到不修边幅的男性更是愤愤不已。我虽然从没直接对丹说过,但内心有时会想,至于这样吗?
现在回想起来,丹的女权主义好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变化。其实不仅是丹,谁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丹一直比我领先,她告诉我,要每天思考更多,争取更多,改变更多。随着我们一起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多,我和丹慢慢拥有了共同的想法和信念,我们讨论了很多,也产生了很多共鸣。一句话,我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了。
注释:
[1]女明星艾丽莎·米兰诺(Alyssa Milano)等人于2017年发起的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的女性说出自己的经历,并在社交媒体发文,附上“Me too”标签,以期唤起社会对性侵犯事件的关注。——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