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净化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手段,引领全民阅读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多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推动全民阅读”,并将全民阅读工程列为“十三五”时期重大文化工程之一,将全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6年12月27日,《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确定了建设“书香重庆”的奋斗目标。2017年《重庆市“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市全民阅读将重点完成健全全民阅读设施网络等8项任务,在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全民阅读体系。
为了保障群众阅读权益,增强文化获得感,重庆市以公共图书馆为主干,进一步提档升级阅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探索“互联网+”创新服务方式,促进文化扶贫和文旅融合,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惠及群众、点面集合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一)加大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公共图书馆等级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委、市政府投入大力气,着力构建覆盖广泛、便捷高效、智能现代的图书馆阵地网络,对现有公共图书馆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
重庆市现有公共图书馆43个,其中省级公共图书馆2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29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2个。截至目前,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已正式立项建设,重庆图书馆二期工程纳入“十三五”末期重点前期项目。重庆市投入5.97亿元新改扩建公共图书馆18个,其中新馆13个,已建成8个,改扩建5个。(见图1-12、图1-13)。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从85.1平方米增加到110.6平方米;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座席从19177个增加到31035个。
图1-12 璧山图书馆
图1-13 梁平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经2017年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评定,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国家等级率达100%,其中一级公共图书馆35个、二级公共图书馆3个、三级公共图书馆4个(双桥经开区图书馆不评等级),一级公共馆率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详见附录表一)。和2013年第五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等级率增加了14%,等级馆增加了5个。
(二)创新阅读推广模式,打造特色阅读品牌
全民阅读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为了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在“十三五”期间不断探索创新阅读推广模式,打造全民阅读品牌,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由重庆图书馆牵头的“4.23世界读书日暨重庆读书月”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吸引了全市42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影响力辐射全市。每年读书月期间的活动都丰富多彩,仅2019年第十二届重庆读书月系列活动就多达371场,有效地扩大了阅读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见图1-14)
图1-14 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推广活动——“行走的图书”进机场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市文旅委主办、重庆图书馆承办的“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在重庆已经形成品牌效应。活动覆盖了重庆市的38个区县、42家公共图书馆、98家市级机关单位,并入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主办的“2019年度国际营销大奖”之“十大最富于启发性的项目”。同时,该项目在“2019微悦读 新互动 第六届图书馆微服务研讨会暨第二届图书馆新媒体创新服务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新媒体创新服务案例”奖。“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比赛,线上线下共收录了42万余份音频素材,18万余人报名参加初赛,成为近年来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市诵读比赛,在重庆市营造了“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见图1-15)
图1-15 第二届“阅读之星——重庆市民诵读大赛”
第二届阅读之星二维码
由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发起的“红岩少年”读书活动已连续开展了11年,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欢迎。该品牌活动实现了全市38个公共图书馆参与,每年吸引2000多所中小学校参与,惠及300多万名少年儿童。
由重庆图书馆策划的“格林童话之夜”活动利用馆藏文献以沉浸式体验的形式,带领亲子家庭重温世界经典童话,重拾阅读乐趣。活动自2017年第一季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共计2万余人参与。该活动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成功入围2018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营销大奖前十名,成为全球最富启发性的十大项目之一。同时,该活动还荣获第二届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案例一等奖。第三届“格林童话之夜”特邀德国格林世界博物馆馆长Peter Stohler来到重庆。作为一项阅读推广活动,“格林童话之夜”不仅收获了大量拥趸,同时也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搭建起重庆与世界的文化桥梁。(见图1-16)
图1-16 格林童话之夜
格林童话之夜二维码
借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概念,重庆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了“行走的图书”阅读推广活动,以“背包客”的形式让图书走进商场、邮局、文化场馆等公共场所,让身在繁忙都市中的市民利用通勤和休闲时间,重拾油墨书香,在书香中寻找诗和远方。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再掀全民阅读热潮。从2017年开始,重庆图书馆就联动全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共同参与此项活动,共同传播阅读的快乐。第四季“行走的图书”活动还加入了文旅融合理念,广泛地宣传了重庆文化旅游形象。(见图1-17)
图1-17 “行走的图书”活动在长江索道
重庆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中,结合本地资源,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沙坪坝区图书馆打造了“甲骨文学堂”;巴南区图书馆的“HEY!巴图”活动让书香飘进百姓生活;渝北区图书馆开展了“‘品味书香·超越梦想’家庭图书馆”建设;涪陵区图书馆组织了“红色文艺‘轻骑兵’阅读推广”;铜梁区图书馆推广“文化志愿者服务:阅读清凉一夏——科普火爆龙乡”活动。各种阅读推广活动让更多市民发现阅读的魅力,逐步建立起阅读习惯。
为社会公众提供无所不在的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活动的专业发展目标之一。“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还积极探索了“图书馆+”模式,通过跨界融合,进一步扩大服务外延。丰都县图书馆与县诗词楹联学会合作举办“善和之声”诗词公益系列讲座,抓住“善”文化特色,运用诗词载体,开展讲座、展览、创作比赛、优秀作品赏析、诵读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长寿区图书馆以“学校—学生—家庭—社会”模式推进全民阅读,以“阅读悦美 悦享长寿”为代表的全民阅读活动先后被中图学会评为全国“阅读推广优秀项目”。合川区图书馆联合重庆正好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江北区正心家庭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共建“心理健康成长发展中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悦读会、讲座等活动,把阅读与心理健康、成长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教育技巧,最终实现心灵的成长与幸福感的提升。
(三)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引领行业智慧化建设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各行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业务水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2014年开始连续七年在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开始连续六年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中国数字阅读大会、2018年开始连续三年在福建福州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都体现出了国家大力倡导、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贺信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作出战略部署。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重庆市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书香重庆,建成文化强市”,在持续几年全民阅读工作的推动下,此项工作已具备一定基础,2015—2020年,重庆市两次入选“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就是最好的例证。数字阅读在重庆不再是一种时尚,而正在成为一种习惯。
重庆图书馆在“十三五”期间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根植当代读者数字化阅读需求,以知识共享性、服务高效性、使用便利性为目标,在市文化旅游委指导下,科学谋划、积极推进,着力从新技术应用、数字化内容建设两个方面带动全市公共图书馆开展智慧化建设。
1.策划新项目、引入新技术,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方便用”
通过开辟智慧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线下体验区,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各类智慧服务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得到了极大推广。重庆图书馆开辟了“双创·数字体验区”(见图1-18)、“重庆市公共数字文化展示区”,各区县公共图书馆也建立了数字阅读体验区,配置了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书机、电子图书借阅机、Kindle阅读机、报刊触摸屏、朗读亭,部分公共图书馆还开放了VR体验区。
图1-18 重庆图书馆“双创·数字体验区”
通过引入和普及RFID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重庆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实现了图书自助借还,解放了图书馆人力,成倍缩短了读者借阅时间。
通过应用RFID及人脸识别技术建设的24小时城市书房,有效延长了图书馆服务时间,为市民下班后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去处。截至目前,全市共开设24小时城市书房89个,遍布城市周边,真正实现了让阅读融入市民生活,让书香遍布城市。
通过应用云计算技术、依托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和双向数字电视网络建设的“巴渝文旅云”,将逾500TB的数字资源免费配送至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近600万户市民家庭,实现了公共数字文化进村、入户、入手,解决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一系列新技术应用和新项目实施,有效实现了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向网络化、数字化、便民化转变。
重庆图书馆申报、承建了文化部2015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公共文化服务类大数据分析试验系统与应用示范——图书馆大数据分析试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该项目整合了公共图书馆关键系统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摸出规律、得出结论,对内指导全市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对外指引读者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服务效能。
2017年重庆图书馆通过与蚂蚁金服及支付宝合作,构建“互联网+O2O”的信用借阅网络,开通了图书手机下单、快递借还的服务,有效延伸了图书馆服务半径,方便了市民借书。在重庆图书馆的有效带动下,巴南区、渝中区等区县公共图书馆纷纷开通类似服务,信用借还、信用办证服务得到逐步普及。
2.抓住新机遇、拓展新思路,打造分级分布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让群众“愿意用”
“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对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稳中有增,并通过市级专项经费、地方经常性支出进行多层级、多维度的保障。全市公共图书馆妥善利用财政经费,特别是购书经费、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建设经费,通过自建(馆藏特色资源数字化)、外购(商业数据库)、合作共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地方特色资源、联合建设资源)三种方式,持续不断地丰富馆藏数字资源,为数字图书馆服务提供有效的内容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数字图书馆资源总量超2000TB,分级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初具规模,数字资源保障水平显著增强,资源质量明显提升,市民的使用意愿逐步增强,基本建成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内容丰富、传输快捷、运行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为“十四五”阶段全市智慧图书馆工作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
(四)开展文化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十三五”规划将文化扶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强化任务落实,加大对文化扶贫工作的指导,2017年,文化部发布并实施了《“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文化扶贫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12月,中国图书馆学会牵头成立了全国公共图书馆扶贫工作委员会,以促进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呼吁社会各界为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援助。
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距较大。为了缩小文化差异,重庆市自2003年启动了文化共享工程。为了形成服务整体,打造服务品牌,带动全市共享工程服务,2012年重庆在全国首创农民工服务联盟,创造性地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网络整合了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人才资源和平台资源,形成专门服务农民工群体的共同体,成为文化共享工程这一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发展、落实的新载体。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农民工联盟”荣获公共文化建设政府最高奖——文化部第十六届“群星奖”项目奖。
以农民工服务联盟为基础,在“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继续探索文化扶贫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为了着力解决乡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较差、阅读资源匮乏、阅读氛围缺失等问题,重庆图书馆先后策划并带动全市公共图书馆开展了“蒲公英梦想书屋”“书香筑梦乡村行”“巴渝阅读行”等活动,全力做好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使之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标准化、均等化地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1.“蒲公英梦想书屋”打造留守儿童精神乐园
“扶贫先扶志”。为了解决贫困地区没有固定阅读场所的问题,重庆图书馆自2013年起策划实施“蒲公英梦想书屋”项目,是联合妇联、共青团、教育系统及社会非政府组织以及全市公共图书馆共同打造的。该项目在贫困地区建造书屋,并为书屋提供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不定期举办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亲情讲座,组织留守儿童通过网络视频与远方父母沟通感情,从而实现对乡村留守儿童的物资帮扶和情感关怀。截至目前,重庆市共建成蒲公英梦想书屋38个,覆盖29个区县,让6万余名留守儿童在书香中健康成长。(见图1-19)
图1-19 蒲公英梦想书屋活动现场赠书
2.“书香筑梦乡村行”享受美好阅读体验
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文化服务,2018年,重庆图书馆发起“书香筑梦乡村行”活动,走进特困乡镇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丰都县三建乡,以活动带宣传,以活动送文化,进行深度扶贫。“书香筑梦乡村行”活动首次把重庆图书馆品牌阅读活动“快乐阅读体验课”带进乡村小学,让那里的孩子也能无差异地感受阅读的作用和乐趣(见图1-20)。
图1-20 “书香筑梦乡村行”走进巫山县双龙学校,重庆图书馆馆长任竞为孩子们读报
3.“巴渝阅读行”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2020年是扶贫工作的收官之年,为了更好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打通全民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重庆图书馆再次梳理扶贫工作可能存在的遗漏,策划开展了“巴渝阅读行”送文化进基层活动(见图1-21),将触角延伸至重庆贫困地区较多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将优质图书和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基层民众身边,让他们尽享“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体验。
图1-21 “巴渝阅读行”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为有效弥补以图书馆为主导的“一元”主体的不足,形成多主体参与扶贫的大格局态势,重庆图书馆还加大与行业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东西部扶贫志愿者的工作协作机制,组织各成员单位,形成文化精准扶贫的区域联盟,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五)开展文旅融合,建设特色主题分馆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锁定建设文化强市、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融合发展为主线,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方向,全面推进文旅融合,抓大文旅促品质化,以大文旅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以文旅融合为契机,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在一起,大力开展了特色主题分馆的建设,一方面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档次,同时也为旅游者提供了多样的旅游体验,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双赢。
2018年,重庆图书馆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机场分馆——重庆图书馆空港分馆(见图1-22),开设5个图书流通点,打造重庆对外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同年,重庆图书馆进一步探索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模式,利用修缮后的民国建筑共建图书馆,成立了全国首家以民国文化为主题的重庆图书馆曾家岩分馆——曾家岩书院,打造文化新地标、文旅新名片。2019年,重庆图书馆两江国际影视城分馆正式对外开放,在普及民国历史与重庆图书馆馆史的同时,实现了全民阅读与景点游览相融合、文化宣传与实景体验相融合。同年,重庆图书馆与重庆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金佛山“天星小镇旅图驿站”,成为全国首个在5A级旅游景区设立的文旅特色分馆。
图1-22 重庆图书馆空港分馆
重庆市区县公共图书馆也进行了大量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尝试。梁平区图书馆以“全民阅读 全域联动”为理念,探索“阅读+旅游”的创新模式,根据各个景区、民宿的特色和不同定位,在辖区内的景区民宿开设4个分馆,将阅读融入其中,形成独有的风格:碗米民宿分馆与周围的稻田风光相呼应形成“田园风”,滑石古寨分馆因地处“文创苑”而自带“非遗范儿”,梁山驿分馆则因旁边的一条古驿道而颇有“古驿韵”。与此同时,梁平区图书馆还联动商家、景区、民宿,整合优势资源,定期在景区、民宿分馆内举办阅读分享、亲子阅读、诗歌朗诵等阅读推广活动,推动“柚花飘香 书香梁平”品牌建设,倡导全民阅读。
除此以外,丰都县图书馆利用南天湖景区打造了“南湖书屋”;綦江区图书馆利用辖区内的纳凉资源,在古剑山等地建设了4个纳凉书吧;合川区图书馆利用合川钓鱼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响亮名头及品牌优势,在景区内建设分馆,扩大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将自有信息资源和本土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了新路径,寻找了新载体。除了特色主题分馆的建设,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还尝试将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工艺产品相融合,打造文创产品。重庆图书馆根据收藏的珍贵抗战文献,自行策划、设计并开发了一系列体现重庆人文地理特征的文创产品,包括设计制作“重图古韵”系列文创产品,制作完成6种抗战旅游文献图书、17种册页设计等,极大地丰富了文旅融合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