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研究内容
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河南省13个淘宝村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农村电商以及淘宝村的研究进展,总结河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基本情况与时空格局特征。进一步地,通过调研、访谈与定性定量评价,分析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过程、集聚特征及形成机理,探索网商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效应,以期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和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撑。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根据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给出选题来源和依据,介绍研究区域、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分析研究思路与理论框架,提出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进展。明晰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村、淘宝村以及B2B、B2C、C2C等相关概念,总结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以及淘宝村的研究进展,梳理研究脉络和研究突破点。
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创新扩散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产业空间集聚理论等进行相关理论研究。
第四章为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总体情况与空间特征。在全国电子商务业、农村电商、淘宝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中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总体情况与空间特征。
第五章为河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总体情况与空间特征。首先,从省域尺度分析河南省在全国电商发展格局的梯度规律。其次,从市域尺度探究河南省18个省辖市电商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再次,从县域尺度探究105个县域单元电商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最后,基于淘宝村(镇)的变化来解释微观尺度下的时空变化格局。
第六章为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的形成过程与演化分析。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从主导驱动因素以及内部组织形式的角度对河南省13个淘宝村网商集聚类型进行划分,归纳为四种类型。其次,根据划分的四种类型,对每种类型下淘宝村网商集聚的形成过程划分阶段,并对淘宝村网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最邻近距离、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对四种类型下淘宝村网商集聚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
第七章为河南省淘宝村网商集聚的形成机理及区域效应。首先,根据划分的四种淘宝村网商集聚类型,分别对每种类型下淘宝村网商集聚机理进行分析。其次,基于构建的网商集聚机理分析框架图,从农户、社会网络、产业基础、互联网环境、政府行为等方面对河南省淘宝村整体网商集聚机理进行分析。最后,从淘宝村的区域经济效应、区域社会效应以及区域环境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八章为结语。总结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未来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