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影响他人比只顾自己重要
在一期职场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中,一名叫何运晨的选手,是个实打实的“学霸”。他思维缜密,专业能力也可圈可点。在队友出错时及时补救,帮助大家理清了思路。按理他的表现会得到第一名,可结果排在第一的并不是他。
究其原因,是一个小细节。原来,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何运晨看起来很投入,不断回应对方。但在整个流程里,他习惯主导对话,对方还没说完,就被他的回应给打断。看起来,他是要表现自己,但频频被打断的委托人,一直是在被动地描述情况。
旁边的领导把一切看在眼里:“你给我的感觉,是听都没听,就做出了反应。”在职场里,相比不断接话自说自话的“捧场王”,更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影响他人的人。通过打断对方以及用反问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留给对方的印象反而变成了强势和只顾自己。
何运晨没有听完对方所说的话,就急于表达,为了直达自己的目的,而忽略了对方的表达,不仅让对方觉得不舒服,沟通不畅,也给工作进展埋下了隐患。
反观拿到第一名的实习生,看似专业度不及他,可恰恰却在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而不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专业去影响客户,赢得客户的尊重,为公司带来了客源,赢得了口碑。
作为企业管理者,在招聘新人的时候,要善于通过求职者面试时的表现,考察出求职者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能兼顾到团队成员以及周围人的感受。急于表现自己的人,一来是不自信或者过于自负,二来也是“眼里无他人”。此类求职者或许能够成为“野狗”型员工,但绝不是“明星”员工。
果壳网COO姚笛曾分享过一个关于他自己的真实经历。
2006年,他在雅虎阿里巴巴负责一个产品部门,团队刚刚完成了一次新产品发布,团队成员都很拼,工作完成得也不错,但他在管理上比较苛刻,就没有及时地表扬大家。
他们团队中的一个产品经理,就给他发了一封很长的邮件,邮件开头简单地说:姚笛,这次项目完成得不错,大家也很辛苦,应该鼓励。可能你太忙顾不上,我就帮你写了一封邮件,你要觉得合适,简单改改就可以直接发给大家,给大家打打气。他看完信之后很受触动,庆幸有这么一名下属在关键时刻提醒自己。
这个案例里,最让姚笛感动的其实是邮件后面那句话:“我就帮你写了一封邮件,你要觉得合适,简单改改就可以直接发给大家……”
如果这名经理直接把邮件发出去,看似也是在替姚笛考虑,其实更多的是在彰显自己的能力,夺了姚笛的工作,也就是用一种看似没问题的方式在训斥姚笛的不作为。这就是一种只顾自己的表现。
在职场打拼,员工个人影响力决定着他未来的发展。照顾到同事或领导的心情,工作提议能让人眼前一亮,决策能让团队和领导信服,这些都是一个员工应该具备的影响力。
那么,管理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通过情景化面试,或者角色扮演等方式,挑选能够影响他人的候选者,究竟可以从哪几个维度去考察呢?下面这六点,值得注意,见图1-7。

图1-7 善于影响他人的员工具备的特征
1.能够建立职场信任度
现代职场,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职场如战场”,许多人认为职场没有真正的友谊。然而现实的职场又是一个讲究合作的地方,只要有合作,那么就必然需要双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能够建立职场信任度的员工,更有可能在团队中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2.能够适应他人的工作方式
一个富有适应力的员工,加入新团队后,能快速地适应该团队的组织氛围、工作目标及人际互动模式,并根据他人的工作方式来主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最终较好地融入团队,也能被组织所接纳。
3.能够创造个人职场价值
比尔·盖茨说:能为公司赚钱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无论什么时候,竞争如何激烈,总缺少一种人,那就是真正能创造价值的人。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这里所说的价值,并不单单指自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还包括帮助同事和团队一起创造价值。
4.能够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沟通
在企业中,部门之间好像存在一堵厚厚的墙,人为设置了很多障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有些员工之所以不愿意跨部门沟通,是因为只考虑自身利益,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因此与其他部门保持良好沟通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能够进行良好的跨部门沟通,说明员工个人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进一步可以得出,其个人能够有效地影响到他人,才能被他人所接纳。
5.能够有效扩大影响力范围
著名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人际关系学鼻祖卡耐基先生,在他的一篇著作中说道:一个人的成功20%来自专业技能,80%来自影响他人的能力。当团队遇到一件事情无法向前推进的时候,抛开性格因素,能够改变团队的人,除了相应的专业能力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别人愿意按照他的意见去做,换句话说,他能够影响到身边的人并将这种影响力扩大。
6.能够给别人想要的东西
职场上,每个人都有其比较偏重的追求目标,例如,有人追求成就,有人追求职位,还有人追求融洽的关系与真诚的友谊。假如某位候选人在过去的团队工作中,能觉察他人的需要,并及时给予响应,那就说明他已经初步具备了管理者的潜质。
对企业来说,对管理者的期待便是了解员工各种不同的需求,以便为他们创造条件,激励他们实现更高的目标。
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因此,团队里的每一个个体,必须能够做到相互影响,如此,团队才能称为组织,而非个体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