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云南70年经济发展演变与成就
云南70年经济发展成就以1978年为限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阶段以公有制、计划经济、统购统销、封闭自守为特征。总体来说,云南在这一阶段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起基本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受当时“大跃进”“文革”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1.2.1 云南经济发展的初步阶段(1949—1978年)
从1949年到1978年,云南经济发展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52年。在这一阶段,我党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对云南经济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分析判断,通过3年的恢复期,基本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云南解放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环境,云南不仅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宗教多,而且由于地域、民族、历史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并有较大的差异。云南只有城市及周边,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大多数地方都处于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特别是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25个少数民族中的独龙族、布朗族、基诺族、景颇族、怒族、傈僳族、德昂族及部分拉祜族、苗族、瑶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而且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发展水平极不平衡,除汉族、回族、白族、纳西族、蒙古族等民族大多居住城镇,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发达,社会形态发展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层次外,其他大多数居住于山区和半山区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落后和贫困的状态。再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和掠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朽统治,工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破坏。1949年,农业产值占云南省工农业总产值的83.3%,可见全省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整体上极其落后,摆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面前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所以当时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政府的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和推行合作化,农民逐渐摆脱了封建地主、土司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农业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云南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全省工业企业只有1400多家,且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以手工操作为主,职工不到6万人,钢产量仅356吨,发电量为5100万千瓦•时,机床产量仅39台。工业集中在昆明、个旧等极少数城市,许多地方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本没有工业(2)。针对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特点,国家重点建设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带动了云南交通、电力工业和集镇市场的发展。1950—1952年的3年恢复期内,国家拿出188亿元(旧币)对云南企业进行改造,到1952年底,除收归中央直管的3个工厂外,云南拥有地方国营机械工厂11个,仅机械工业的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1952年比1951年增长147.2%,是1950年的6倍多(3)。云南在短短3年时间内迅速恢复了战争的创伤,奠定了新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二个阶段:1952—1957年。在这一阶段,云南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从1953年起,云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昆明机床厂、昆明电机厂、昆明电线厂被纳入国家计划,到1957年底,3个工厂新增固定资产361万元,当年总产值达4031.5万元。1957年底,全省有县以上国营机械工业企业27个,共有职工23219人(4)。在纺织工业部门,1957年比1952年增加93%(5)。云南省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第三个阶段:1958—1978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走上了“极左”路线,导致我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云南省的经济受国内政治形势影响,发展缓慢。
在过渡时期结束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但由于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经济建设方面急躁冒进思想的发展和政治上“左”倾观念的深化,1958—1976年,我国经历了3年“大跃进”,5年“经济调整”和10年“文革”。云南省经济在逆境中艰难前行,在这个过程中,云南省经济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1969年云南汽车厂生产了云南省第一辆昆明牌重型汽车,1972年昆明拖拉机厂开始生产昆40中型拖拉机,1974—1975年云南开始了生产成套卷烟机的历史。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农业和工业生产都受到了严重破坏,1976年云南省工业总产值下降为15322万元,亏损额高达2695.8万元(6)。尽管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我国工业遭受严重挫折,但云南省的卷烟、糖、茶叶、有色金属、磷化工等工业依然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工业体系。据统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1978年云南省生产总值为69.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29.46亿元,第二产业为27.58亿元,第三产业为12.01亿元(7),虽然依然是“三、二、一”产业结构,但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一时期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农业是生产总值的主要构成部分,第二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这期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到1978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了69.05亿元,是1949年的7.7倍。新中国成立之际,国家经济落后,百废待兴。为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云南被国家列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重点省份之一,这使有色金属行业率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奠定了其在云南工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云南进入了新的工业化发展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昆明地质勘探公司先后提交了锡、铜、铅、锌地质报告书,探获丰富的地质储量,为云南冶金工业大规模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重点建设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带动了云南的交通、电力工业发展,同时还使云南各地新兴一大片集镇市场,促进了周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同时,云南省的机械制造业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内迁的中央机器厂、中央电工器材厂等企业为云南机械制造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昆明电工器材厂由熔铜拉线到装入马达止,完全国货自制。中央机器厂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机枪厂仅铣床就有300部,中央机器厂之规模大及拥有的精密仪器也是全国仅有的,光学仪器厂更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从表1-1可见,云南省1949年第二产业生产值只有0.97亿元,1978年为27.58亿元,是1949年28.4倍,工业发展成效显著。
表1-1 1949—1978年云南省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1.2.2 云南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1979—1990年)
改革开放之初,云南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发展依然不均衡,除由国家投资建设的有色金属采掘和冶炼业外,各地区缺乏支柱产业,而且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收入不平衡,人民生活比较贫困。1978年中央拨乱反正,国家领导人从我国实际出发,把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去。改革开放显著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增长,1979年,云南省生产总值为76.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比42%,第二产业占比39.7%,第三产业占比18.3%,工农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到199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为451.67亿元,是1979年的5.9倍,第一、二、三产业也实现了稳健增长,而且第三产业占比增长为27.8%,说明云南省由传统的第一、二产业开始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变。
这个阶段,也是我国“六五”“七五”时期,当时云南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严重不足,满足不了社会需求,所以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发展农业来解决温饱问题,通过发展轻工业来解决日用生活品的短缺问题。在这一时期,云南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业布局已具雏形。在这一时期,为了合理布局生产力,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本着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的相似性,“七五”时期把云南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六个经济区(即“三层六区”)。第一个层次是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经济区,第二个层次是以个旧市、开远市为依托的滇东南经济区和以大理市为依托的滇西经济区,第三个层次是以保山市、芒市为依托的滇西边境经济区,以思茅市、景洪市为依托的滇南经济区和以昭通市为依托的滇东北经济区。通过中心城市辐射,引导各经济区合理布局,从而形成密切协作、共同发展的经济网络,通过分层分区,促进各区找到自己优势和特色,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2)经过发展,云南基于资源优势的产业逐步形成。在“七五”时期,云南首次把烟、糖、茶、胶确立为支柱产业,并强调发展旅游业意义深远。在“七五”计划末期,云南已基本形成以烟、糖、茶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种植加工业、磷化工业、有色原材料业和旅游业等。由于这些产业的发展,使云南省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69.05亿元,上升到1990年的451.67亿元,增长了6.5倍,地方财政收入也从1985年的27.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77.43亿元。
(3)工业发展迅速,工业结构逐渐优化。在这一阶段,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农业和服务业的比重持续下降,从表1-2可见,云南省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76.83亿元增长到1990年的451.67亿元,增长了5.88倍。1987年,云南省产业结构从“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并且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重也在发生变化,1978年,云南轻、重工业的比重分别为43.0%和57.0%,在此后的10年中,轻工业比重持续增长,到1990年轻、重工业的比重分别为52.5%和47.5%,在1989年,轻工业比重首次超过重工业比重,表明云南省工业结构调整成果比较明显。
表1-2 1979—199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注: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4)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表1-3可见,在这一阶段农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0.02亿元上升到1990年的211.72亿元,上升了4.29倍;并且农村多种经营发展较快,除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也获得发展,但相对农业来说,林业、牧业发展较为缓慢,其他副业增长较快。
表1-3 云南省农业总产值及其农、林、牧、渔总产值 单位:亿元
续表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5)第三产业发展稍显滞后。在这一阶段,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图1-1可见,虽然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01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25.74亿元,但按不变值计算,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从1978年的119.2下降为1990年107.1,说明云南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云南当时的经济发展还处于重生产、轻消费,重积累、轻流通阶段,经济发展未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第三产业没有很好地发挥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工业化的发展得不到服务业的支持,云南发展还未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图1-1 1978—1990年云南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指数
注:按不变值计算。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6)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云南的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制约着云南的经济发展,所以说云南基础设施建设是这一阶段的重点之一。“七五”期间,云南用于能源、通信、交通方面的建设投资达66.8亿元,比“六五”期间增加了42亿元。1980—1990年,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从44149千米增加到56536千米,增加了12387千米,增长速度为1.28%,内河航道里程增加了124千米,能源产量增加了89.39%。经过这一时期的建设,云南省的交通、能源状况得到了改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7)优势产业获得新发展。云南省传统优势产业获得新发展,以有色冶金工业为例,改革开放后,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一致,云南有色冶金工业在技术、产品、规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据1990年统计,全国生产有色金属239.15万吨,其中云南产出21.73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08%,次于辽宁、湖南、甘肃3省,居全国29个省市的第4位。其中云南生产矿产铜63638吨(总产71350吨),占全国产量的18.43%,仅次于江西省,居全国第2位;铅产量56145吨,占全国产量的20.9%,仅次于辽宁省,居全国第2位;锌产量48995吨,占全国产量的9.2%,次于辽宁、湖南、广东、广西,居第5位;锡产量22725吨,占全国产量的63.52%,居第一位;锑产量3903吨,占全国产量的6.5%,居第4位;产出精矿含钨占全国产量的2.8%,居第6位;产出精矿含铋占全国产量的6.8%,居第4位。1990年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值)15.15亿元,占全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的6.49%,居全国第6位。1985—1990年,全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49%,云南增速为6.25%,居全国第17位。1990年,云南产钢80.15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1.2%,居全国第18位;产成品钢材68.9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3%,居全国第19位。这些数据表明了云南有色冶金行业在全国的比重和地位,也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有色冶金工业所取得的成就。
除此之外,新型优势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以烟草工业为例。1982—1990年是云南烟草工业迅猛发展的9年。截至1990年底,云南省烟草公司下属有8个卷烟厂、2个雪茄烟厂、18个烟叶复烤厂、13个地州市烟草分公司、70个县烟草公司、几个地州市烟草专卖局、70个县烟草专卖局,有职工55663人。
1.2.3 云南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
这是我国“八五”“九五”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供给大幅度增加,云南告别了短缺经济,如期完成了“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1991年,云南省生产总值为517.41亿元,第一产业占比32.8%,第二产业占比34.7%,第三产业占比32.5%。到200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增长到2011.19亿元,是1991年的3.9倍,第一产业占比21.5%,第二产业占比41.4%,第三产业占比37.1%。10年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云南工业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扭转了历史时期形成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状况,逐步将以开发矿产资源为主建立重工业转向以开发生物资源为主,通过发展轻工业来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阶段,实现了工业高速增长,建立了云南的主导优势产业,包括烟草行业、医药制造业、能源产业、化学工业、金属矿采选及冶炼加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光电机产业八大优势产业。工业产值占工农产值的比重上升到72%,形成了以支柱产业为依托、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整产业布局,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这一时期,以昆明为中心,以曲靖、玉溪、楚雄、大理等一批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增长极开始成长起来,并以交通干线建设促进区域开发轴形成,点轴模式逐步形成。沿着澜沧江、金沙江中下游、南昆铁路和边境线进行产业布局,以“四路、五江、一线”为骨架,发展各具特色的滇中经济区、滇东北经济区、滇东南经济区、滇西南经济区、滇西经济区和滇西北经济区6个经济区,形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新布局,产业进一步从滇中、滇东南核心区向全省扩展。
(2)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从表1-4可见,1991—2000年的10年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前3年实现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经济效益不断上升,全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三次产业比重从1990年的31.2∶34.9∶27.8上升为2000年的22.3∶43.1∶34.6,全省产业结构又从“二、一、三”型转变为“二、三、一”型,呈现工业化成长阶段的基本特征,云南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表1-4 1991—200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3)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995年,云南省提出,培育烟草产业、生物资源开发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和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以增强云南经济对国内外市场的适应能力,明确提出这四大支柱产业其增长速度要高于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0%以上,要在“九五”末期,成为全省财政收入和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2000年,云南又在原四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把水电产业也作为支柱产业培育,从而形成了以五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新格局。
(4)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包括:发展当地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如滇中9个贫困县主要发展经济作物和水果,滇东南19个贫困县主要发展热区作物和经济林木等;发展当地的交通、能源和邮电通信建设,改善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在民族地区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加工业,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以及在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普及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提高卫生水平,提升这些地区的劳动力素质。
(5)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就。在水利建设方面,到2000年,全省库容达到约100亿立方米,年供水能力达到150亿立方米;在能源建设方面,建设鲁布革、漫湾等大型水电站,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7%;在交通方面,提高铁路出省运力,连接国内高等级公路网,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运输为主体航空连成网络的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根据云南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云南省铁路营业里程是1991年的1.18倍,公路通车里程是1991年的2.82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是1991年的3.89倍。
(6)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为前沿,面向东南亚和世界的开放格局。在这一时期,建立国家一类口岸9个,二类口岸8个,对外开放通道90多条,对外开放县市96个。推动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边境贸易与经贸合作日益兴旺,云南正在成为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与通道。
(7)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和国土整治工作。在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是控制污染,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国土整治工作重点控制水土流失,如对保山、梁河、南涧等地的泥石流进行治理,对元阳、绿春、大关、盐津等县城的滑坡进行防治,以及改善滇东北、滇东南、滇东、滇中等地缺水状况。
1.2.4 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经济发展阶段(2001—2010年)
2000年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2001年我国加入WTO,这都对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云南省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在这一时期,云南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取得的成就有以下几方面。
(1)特色经济初见成效。云南省以绿色经济和特色经济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加。首先,为了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在巩固提高烟草行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着力把云南省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基地、全国最大的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基地。其次,突出云南特色,提升旅游业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建设省内、大西南和东南亚三个旅游环线,把云南建成全国著名的旅游度假基地。具体方案是: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旅游区,突出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会议展览的特点;滇西北旅游区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品,融合少数民族风情,建成世界闻名的香格里拉景区;滇西南旅游区结合热带雨林、民族风情和边境区位条件,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态、民族和跨境为一体的旅游区;滇西旅游区结合地热火山、民族风情和边境区位条件,打造边境跨国精品旅游线路;滇东南旅游区是以岩溶地貌为特色的旅游线路;滇东北旅游区是以古滇文化和历史遗迹为特色的旅游线路。通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云南旅游业已跃居全国十强,成为中西部地区排名最靠前的旅游大省。再次,发挥磷化工和有色金属的特色优势,提高矿产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以国家的“西电东送”为契机,开发云南的水能和区位优势。
(2)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从表1-5可见,2001年生产总值为2138.31亿元,第一产业占比20.8%,第二产业占比40.6%,第三产业占比38.6%;2010年生产总值为7224.18亿元,是2001年的3.4倍,增长率为237.8%,经济增长显著,第一产业占比15.3%,第二产业占比44.6%,第三产业占比40.1%。与2001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均上升,其中第二产业由重工业为主转向轻工业占主导地位。云南除了发展烟草、能源、冶金等特色支柱产业,还承接我国东中部产业转移,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深加工制造业、进出口加工业、资源性精加工业、现代物流业等产业转移到云南,使云南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人均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5015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5752元/人,提高了3倍多,产业结构依然保持“二、三、一”型,第三产业上升很快,第一产业保持健康发展,第一产业内部特色农产品已经具有优势,第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表1-5 2001—201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3)区域间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云南是泛珠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前沿。云南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泛珠三角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营造经济发展的多赢格局,构造昆明—河口—河内、昆明—磨憨—万象—曼谷、昆明—瑞丽—曼德勒—仰光、昆明—腾冲—密支那—印度雷多四条“经济走廊”,配套优势产业布局,实现“交通走廊”向“经济走廊”转变,提升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水平,增强云南在国内外的市场辐射功能。
(4)利用“桥头堡”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在这一时期,云南加大了对外开放的脚步,尤其利用云南作为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加大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桥头堡”战略是云南发展的重要机遇,它把中国、东南亚、南亚三个大市场连接起来,在其中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云南成为我国从陆路沟通东南亚、南亚,直达印度洋的通道,成为我国与印度洋沿岸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我国面向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在“桥头堡”战略下,云南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从表1-6可见,2010年,云南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33.68亿美元,其中出口完成76.06亿美元,进口完成57.62亿美元,云南进出口总额十年间增长了5.72倍。
表1-6 2001—2010年云南进出口情况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5)云南省的农业经济新发展。20世纪中期至今,云南省农业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落后的传统农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步走向了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第一,经济作物的多样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粮食作物和烤烟、甘蔗、油料、茶叶、香料、木材、药材等不同的经济作物,拓宽了云南省的农业范畴,改善了农业经济结构。第二,云南利用良好的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鲜花产业,使鲜花成为云南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柱。云南生产的鲜花不仅占全国市场的一半左右,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云南的新型农业呈现出真正的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特色。
(6)遏制生态恶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与生态保护基础上的思想,加强对六大水系、九大湖泊的治理,划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分布在全省各地,主要是天然林保护区、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要水源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等,在这些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禁止开发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核心区,这类区域散布于全省,这些地区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通过各种措施,云南省污染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从表1-7可以看到,工业固体排放量明显减小,从2001年的295.80万吨下降为2010年的36.31万吨,并且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也从2001年的15.87%提高到2010年的30.99%。
表1-7 云南省废水、废气、废物排放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1.2.5 云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成熟完善阶段(2011年至今)
2011年以来,云南发展战略是以“桥头堡”战略为核心,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在这一时期,云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跨越式发展新动力,推动高层次的区域协调发展,构造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表1-8可见,2011年生产总值为8893.12亿元,第一产业占比15.9%,第二产业占比42.5%,第三产业占比41.6%;2017年生产总值为16376.34亿元,是2011年的1.84倍,增长率为84.1%,第一产业占比14.3%,第二产业占比37.9%,第三产业占比47.8%。2013年云南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其中主要来自旅游业,2017年旅游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42.3%。2017年云南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4.0∶38.6∶47.4,较200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重22.3∶43.1∶34.6有很大优化。
表1-8 2011—2017年云南省三次产业发展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注:2017年数据包括研发支出。
(2)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一直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都有了很大改善,为加快经济发展与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表1-9可见,2017年,云南省铁路营业里程达0.37万千米,比上年增长8.8%;公路通车里程24.25万千米,比上年增长1.8%;民航航线里程27.48万千米,比上年增长2.9%。“十三五”期间,云南提出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云南计划5年内实施“五网”项目565项,投资超过1.6万亿元,从根本上改变云南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表1-9 2011—2017年云南省交通运输线路长度 单位:万千米
续表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3)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近年来,云南省把节能降耗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多策并举,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能源消费总量11090.9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92%。从表1-10可见,云南省各行业对传统能源——煤炭的消费比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对其他能源的消费比重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表1-10 2011—2017年云南省主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 %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4)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云南的贸易伙伴不断增加,贸易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秘鲁、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巴西等都成为云南省的贸易伙伴。云南省与周边国家长期以来相处和谐,交往频繁,应利用地缘优势,加大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促进对外开放。从表1-11可见,云南省边境贸易一直都呈现强劲增长的势头,表明云南省对外开放水平正不断扩大。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云南省应充分发挥邻近东南亚、南亚的优势,积极推动与边境国家的合作,深化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云南省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把云南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
表1-11 2011—2017年云南省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2018》。
(5)云南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全面改善。“一带一路”使云南从边远地区变成开放前沿,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云南铁路“八入境四出境”,高速公路“七入滇四出境”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与缅甸、老挝、越南连接的公路逐步向高速、高等级公路升级,航运方面将通过澜沧江、红河进入太平洋,通过缅甸建立路水联用通道进入印度洋。通过通道建设,云南将成为南亚、东南亚与中国贸易陆路的必经通道,从而极大地促进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外开放力度的扩大促进了云南省企业“走出去”,加大了国际竞争,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济不断发展。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云南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云南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事业也在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