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知识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知识创造与辩证法

竹内弘高 野中郁次郎

越动荡的时代,越复杂的世界,就会产生越多的悖论。当今的时代充满矛盾、不一致、困境与两极对立,要想在当今的时代取得成功,企业不仅要能够应对这些悖论,更要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它们[1]

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曾指出:“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大脑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并具备处理和行动的能力。”[2]达到智慧的最高境界有这样一个前提: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对立面组成的,如男与女、生与死、好与坏、年轻与衰老等。每一个人都在与悖论共存,需要接受、应对、理解它,并学会通过悖论找到更好的方法。

作为脑海中能够同时共存二元观点的人,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假设“动态非均衡”是经济的唯一稳定状态,而来自创新者的“创造性破坏”是经济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对熊彼特假设的研究兴起一股浪潮的现象,是对当今时代现状的一种折射。有趣的是,当前主流经济理论建立在健康的经济标准是均衡的,以及货币与财政政策是现代经济驱动力的基础之上的,但熊彼特的研究基础与此刚好相反。如今一流的头脑有机会持两种对立观点——能够同时认识到熊彼特的观点与现代经济学的对立,并通过二元认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

与悖论共存不是一件简单的和令人舒服的事情,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将这一感受描述如下。

@lt这就好像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行走在一片幽暗的树林之中。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既怪异又恐惧的体验,你丧失了方向感,被树木与灌木丛簇拥着。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在前方遇到障碍;周围环境的噪声,尤其是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都会被耳朵放大;周围充斥着危险的气息;这让人觉得站在原地似乎比移动更安全。但是,当黎明到来时,你会发现眼前的路变得清晰;那些你原以为的噪声其实是鸟儿的歌声;而沙沙声不过是兔子奔跑时穿过丛林的声音;树木的所在界定了路径而不是阻塞了道路。这时,这片树林又是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了。[3]

如果我们可以看到悖论中光明的一面,那么世界看起来将会不同,并少了许多威胁。实际上,这也正是那些成功的企业在做的事情。

企业的成功从未变得如此脆弱,只有少数的企业证明了他们拥有能够与所处环境变化同步,并处理充斥在周围的复杂局面的能力。当今许多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它们倾向于用坚持过往取得成功的原有路径以消灭悖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新一代的公司已经成为领导者。这些企业被称为“辩证的企业”,它们不是在被动地应对悖论,而是积极地拥抱对立。这些企业会明确地培育矛盾,并充满热情地将悖论看作寻找更好方法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