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迈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现代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与理论框架

现代市场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且具有较强政策性的概念,应该从市场体系的概念出发,剖析其内涵与外延,分解市场体系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从现代性角度分析和研究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市场、市场体系与市场经济

所谓市场,首先是一种交易行为或交易场所,在这个行为或场所中,买者和卖者为了买卖某种商品及让渡和获取某种服务等进行等价交换活动,同时,市场也蕴含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等。市场体系是一个存在价格调节、由许多单个市场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可以发生商品、货币、资本等有形物品的交换活动,又可以发生服务、技术、信息等无形物品的交换活动。完整的市场体系,包括各种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机制、制度规范等。

市场经济是伴随现代经济学而发展起来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指主要通过市场配置经济社会资源的形式,并由此形成的一种国家经济治理的模式。从人类经济演进历史看,形成了多种不同模式的市场经济,包括美英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日本的“社团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等,但是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国家经济治理中,经济社会资源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相关概念见表2-1。

表2-1 市场、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的概念比较

续表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得出。

(二)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根据上述定义,市场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运行机制、市场保障制度四个层面,各层面相互支撑和关联,才形成了市场体系这一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此外,交易平台也在市场主体和客体之间发挥重要的联结作用。

1.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指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生产经营者、生产要素提供者、消费者和中间商。本研究中,市场主体主要指市场交易活动的生产经营者,即各类企业主体,其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能够自主参加市场活动,根据市场信号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市场主体结构为市场体系运行提供了交易主体和参与者基础。

2.市场客体

市场客体是指进入市场的能够自由流动的各种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等交易对象。市场客体是市场主体作用的对象,具有多样性特征,既有生产资料,又有生活资料;既有有形的商品,也有无形的信息、技术和服务。市场客体还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外延会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不断演进。市场客体结构为市场体系运行提供交易对象和物质基础。

3.市场运行机制

市场运行机制主要有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形成和运行的机制;供求机制是调节市场供给与需求矛盾,使之趋于均衡的机制;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优胜劣汰的机制。其中,竞争机制是市场运行机制的基础。市场运行机制为市场体系运行提供了基本机制与动态模式。

4.市场保障制度

市场保障制度是指为了保证现代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所必需的市场法规与制度,包括产权制度等市场主体的基本制度,市场信用、市场监管、公平竞争、反垄断等层面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以及防范市场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定的相关法律制度。市场保障制度为市场体系运行提供制度基础和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