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救?你还需要一个客体
针对抑郁焦虑的情况,选择心理自救或者自助的人群,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是自我分析能力不够。
虽然从一般的比较表层的意识层面来看,他们的确分析出了原因在哪里,而且全部都列了出来,但是他们只是找到了大概的方向,并没有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深入地剖析。而如果继续深入地剖析,就不仅需要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情绪稳定能力,或者说是第三者的客观中立的态度,而自救人群作为情绪的主体,是身陷在情绪里面的,所以无法抽离出来以第三者的客观中立态度来审视问题。
虽然有一部分人说,我可以做到,但是那种做到往往是假装出来的,是一种将痛苦压抑或者隔离而呈现出来的假象,这种假象可以骗得了别人,但是骗不了自己,最直观的结果就是他们一直停滞不前,抑郁焦虑问题没有得到缓解和疗愈。
虽然说抑郁焦虑是一种常态,但是那种常态是自己可以控制和调节,并且通过抑郁焦虑获得成长和突破的。而他们不是,他们是被困的,他们没有突破困境,而是一直在困境里打转,只是有时看上去似乎有所好转,但那只是一种暂时的舒缓。这种舒缓更多的可能是外界的压力减少了,或者外界关系比较友好,让他们得以暂时地放松。比较常见的就是辞职出去旅行,在家赋闲不工作,家人朋友的态度也比较关心爱护,等等。然而,一旦真正地进入社会工作,开始需要面对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承担工作和现实的压力时,他们又会开始犯病。也就是说,导致他们抑郁焦虑的本质——情绪问题并没有真正疏通和整理。
之前有位来访者说,刚开始抑郁的两三年,他觉得可以通过自救的方式来疗愈自己,于是很固执地不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结果后来抑郁越来越严重。三年之后,他已经没有办法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必须休学。在休学期间,他才找到我,承认自己的确没有办法进行自救,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
后来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帮助他返回学校,再花了一年的时间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第三年高考,他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在他去上大学的前几天,我们做了一次咨询,开始慢慢告别。之后十一假期,他又回广州做了一次心理咨询,一直到现在,大半年过去了,他没有再来咨询,因为是按照疗程付费的,最后一个疗程还剩一次咨询。他说如果需要,即便异地也会找我做视频咨询。他也担心自己的抑郁症会不会再次复发。
我告诉他,你的内在模式已经有所调整,核心的情绪问题也已经有所疏通,只要保持觉察,一不对劲就随时调整,那复发的概率应该不大。但这不代表你不会有抑郁焦虑情绪,而是说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发展到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的神经症的程度,你不会再被抑郁焦虑所控制,而是可以控制抑郁焦虑。
从上述的这个例子,我想要说的是,可能人们有时候太过自信,这种自信就变成了一种固执,而这种固执会让人处于紧绷又封闭的状态,这个状态本身就是抑郁症的过度僵化和固着模式的一个表现。所以,求助本身也是打破过度僵化和固着模式的表现。
还有一个问题是,自救人群几乎很难既作为深陷其中的当事人,又作为客观中立的第三方,即便做到了,他们依旧需要一个客体来进行情绪的表达、宣泄和沟通。
这个客体几乎不可能完全由自己完成,所以我们需要人际关系,无论是朋友、亲人,还是同事,抑或是陌生人,都是一个客体,我们跟他们交流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主体和客体的互动过程。好的客体可以承载我们的情绪、情感甚至精神,并对此做出积极的反馈。注意,这个“积极的反馈”不是指说好话、夸奖、赞美、赞扬之类的,而是指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可以给予我们积极的反馈,愿意跟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一方面取决于个人是否有成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取决于成长的高度和深度是否一样。
另外,必须要指出的是,一般抑郁情绪比较严重的人,前期的接触的确会让人很不愉快,你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他的情绪铺天盖地迎面而来,有时候甚至紧紧地将人包裹住,让人难以呼吸甚至窒息。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跟抑郁症患者打交道的重要原因,的确很消耗人的能量,一不小心也会被拖入深渊。所以,很多抑郁症患者的朋友起初可能都试图给予其帮助,但是最后都不得不放弃。
除了人际关系,还有一些载体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之所以说载体而不是客体,是因为这些载体不是人,而是一种器具和方式之类的东西,并非像人一样可以给予回馈。比如,写作、运动、艺术,这些都是载体,可以帮助我们宣泄表达情绪,但是不会给予我们回馈。只有当我们具备一定的自我沟通能力时,这些载体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那时给予我们反馈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我们只是通过载体间接地自我沟通,而要达到比较好的自我沟通,又必须疏通和整理好淤积的或者混乱的情绪,也就是说,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所以,总的来说,自救,的确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