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三):秦汉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秦和汉

秦朝是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庞大帝国,然而它仅维持了短短十五年,取而代之的是汉王朝一统天下。自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汉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的统治,尽管其间也出现过短暂的中断。

秦、汉两大王朝的创始人秦始皇(公元前221—前210年在位)和汉高祖(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以及创造了汉王朝最繁荣昌盛时期的汉武帝(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及功绩稍逊一筹的东汉光武帝(公元25—57年在位)等人,都是历代君王中广受后世敬仰的代表性人物。秦始皇所描绘的建立统一帝国的大业,最终在汉武帝时期得以完成。无论在政治还是文化方面,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的根基,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代构筑而成的。

说到中国的疆域,其大致轮廓也基本上是在秦王朝的时候形成的。尽管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秦王朝的出现仍然给周边各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秦朝灭亡之后,他们仍然习惯称中国为“秦”。这种称呼由西北各民族经中亚传至西方,并且传入印度。所以,今天无论英语中所说的“China”,还是法语的“Chine”,其实都来源于此。可以说,“秦”作为中国统一的代名词,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支那”一词也是“秦”这一国名通过印度佛经传入日本的。)

然而,在中国的代名词这个问题上,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更为普遍地认为“汉”才是中国的代表。究其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汉王朝的统治时间超过秦王朝二十多倍,还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汉王朝创造了最辉煌的时代,为后世中国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汉字、汉文、汉学到汉土、汉民族等,此类词语不胜枚举,意义可见一斑。而且,当今中国人称自己为汉族,以自己是汉文化的继承人为豪。对于热爱历史的中国人来说,汉王朝的确充满了超强的魅力,是他们心灵的乌托邦。

但是,“汉”这个字里所蕴含的并不只是辉煌光荣的历史。人们也常常会说到恶汉、暴汉、无赖汉,甚至痴汉这些词语。这些表示令人生厌之人的说法中也时常出现“汉”这个字,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汉王朝灭亡一百多年后,大约公元四世纪,北方的游牧民族侵占了中国。自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的近三个世纪里,他们视中原人为手下败将,轻蔑地称其为“汉子”(意即“汉人”,我们很难体会其意,但据说在当时是相当蔑视人的一种说法)。“汉”被当作令人生厌之人的代名词,其用法即源于这段历史。所以说,这个汉字从另一个侧面也隐含着汉人的一段苦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