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言文脱口秀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 人有卖骏马者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市,人莫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注释

搞定这个高频词

【之】

zhī

1.到……去。

2.代词。指前文出现的事物。

3.指示代词。这,此。

4.相当于“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羊羔之皮”,意为“羊羔的皮”。

5.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翻译。如“鹏(鲲鹏)之徙(迁移)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意为“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这里的“之”把“鹏徙于南冥”这个独立的结构变为整个句子中的一部分。

①比:副词,连续地,接连地。

②旦:天。

③立:站立。

④莫:没有谁。

⑤知:知道,了解。

⑥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谦称自己为“臣”。

⑦于:在。

⑧言:交谈。

⑨愿:希望。

⑩子:代词,代指伯乐。

⑪还:通“环”,围绕,转圈。

⑫去:离开。

⑬顾:回头看。

⑭一朝之贾:一天的花费。

⑮乃:就,于是。

故事

前有个卖马的人,牵着一匹虽不是汗血宝马却也称得上千里良驹的骏马来到集市,准备给这匹马找一个新主人。

不过啊,天不遂人愿,第一天到集市,任凭这个马贩如何吆喝、招揽客户,也不见有谁对这匹马感兴趣,马贩非常失落。

不过呢,他也不泄气,他对自己说,给千里马找到赏识它的新主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于是,第二天和第三天,马贩依旧斗志昂扬地在集市卖马。每一天,他都想,自己的骏马可能下一刻就会遇上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可是,马贩顶着烈日喊得口干舌燥,骏马仍然无人问津。

就这样连续在市场卖了三天,还是没有人赏识他的马。他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再这样下去,人不饿死,马也得饿瘦啊。马瘦了,想要找个好主人就更难了。

怎么办?马贩想: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人赏识我的马呢?

咦,慢着……要说赏识马的人,最出名的当然就是伯乐了。对啦,我可以去找伯乐!马贩突然想到了这个办法。

于是他二话不说,赶紧去登门拜访那位号称伯乐的马界“懂王”。

他对伯乐说:“大神啊,您肯定知道这马是真的好啊。可是大家都不懂它的好,我连续在集市上站了三天,别人连话都不跟我说一句。能请您帮个忙吗?”

伯乐看他这么诚心,就问他:“你要我怎么帮你呢?帮你吆喝我可不干的哦。”

马贩说,他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倾情演出,也不用卖力献唱。他只希望伯乐到集市去看看他的马,绕着这马走上几圈,临走前再回眸多看一眼,也不用说什么,然后他会奉上一天的花费。

伯乐一听,有意思,不费劲,就乐呵呵地答应了。

第二天,伯乐果然来到了马贩所在的摊位。

他如马贩所要求的那样,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绕着骏马意味深长地走了几圈。离开的时候,他还回过头来看了骏马一眼,然后就翩然而去了……

马贩目送伯乐远去,心想,这下骏马可就有人问津了吧。回头一看,那是当然,而且这问津速度快得让马贩自己都惊讶!

伯乐前脚一走,众多路人就拥了过来,把马围得水泄不通,争相购买这匹被伯乐看过的骏马。好家伙,这马的身价瞬间涨到了原来的十倍。

瞧,这就是大神的威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一定每次都能得到赏识,因此,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让具有名望的人来举荐是必要的。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能盲目地崇拜别人,要提防那些没本事的人借助权威的力量来抬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