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疗愈(阳光践行版):找个心理医生聊聊也没关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善待一个全新的自己

为什么有时会觉得情况很难好转?

无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我们每个人都会偶尔经历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很多减轻痛苦的好方法!通过学习一些小技巧,纠正我们在某些环境下的心态和行为,往往就能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大脑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很好地习惯我们的日常作息。通常情况下,这是一件好事(比如完成新的工作任务,或者在早上轻松地为全天的工作做好准备),但有时候这种能力也会让我们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对我们的日常活动能力造成伤害。

当我们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或烦恼时,这种“习惯”会让大脑想要退缩到一种不健康的行为中去。如果你对这种想法加以思考,你就会发现退缩是件更容易的事,我们都曾经无数次退缩过,因为退缩便意味着无须思考。当我们学习更先进的、更健康的行为时,我们必须努力地摆脱这种“习惯”。这就是我一直强调寻求治疗宜早不宜迟的原因。如果我们没有养成这种顽固的“习惯”,也就不用辛苦地去摆脱它了。此外,我们还可以更快速地培养健康的习惯,用更深入的影响力去压制不健康的习惯。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大脑就开始一刻不停地学习各种技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大声哭闹,学习肌肉控制和运动,开始形成对世界的认知。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养成健康或不健康的习惯,那就先聊聊和养育有关的话题吧(虽然大自然也发挥了作用),此外我们还需考虑周围事物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婴儿时期,我们相信只要自己哇哇大哭,就会有人过来帮助我们:这是我们向他人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母亲喂奶时,吮吸、吞咽,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就会慢慢平静下来。当我们成长至幼儿时期,如果哭喊无法换来人们的帮助、安慰和关心,我们就会停止哭闹。为什么要白白浪费精力呢?又或者,如果我们的哭闹换来的是一顿惩罚,并且依然得不到任何帮助,这时我们就会渐渐明白,我们的感受和我们所认为的需求是不对的。我们甚至还会认为,我们只能自己关心自己,依靠其他人是没有用的。这就会导致一种心态,我们认为别人并不在意我们的感受,想做任何事情都只能靠自己。

我知道这可能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我希望你能了解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行事。为什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欲求是如此困难?有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追溯至婴儿时期。当我们大声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时,却被告知我们错了或者我们的需求不应该被满足,这会让我们质疑自己的一切想法和感受。于是,当我们产生某种特别的情感或欲望时,我们无法做出反应,也不知道事情会变好。所以我们会把它埋藏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或想要什么。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别人的提醒,让别人告诉我们一切都会变好,并以此证明我们的所想、所需是真实存在的。

我知道,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婴儿时期的经历看起来像是一种过时的观点,但无论你承认与否,我们所有人都不止一次听人说过我们的感受是不正常的。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行为,但我们有能力选择是否接受这类信息。可以确定的是:我们是值得的,我们的感受是重要且正当的,我们值得被爱、被关怀。这种积极的自我肯定正是我从事的治疗实践的本质,也是心理治疗能够改善生活状况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