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金朱两家恩怨(三)
别看巨蟒在井里或井外差别不大,实际上干系甚大。
若是巨蟒本在井外,恰好肚子饿了,碰上朱家老大想吃了充饥,那就算朱家老大倒霉,命里有被巨蟒缠身这一遭。
可要是巨蟒在井里,那问题就大了。
应硕对巨蟒略有了解,像本国的巨蟒,多是生活在密林里,遇浅水会游过去,但绝不会藏在十几二十米的深井里。毕竟,巨蟒胃口大,栖息的地方需要充足的动物吃,而水井里除了蛤蟆再没别的动物。若巨蟒在井里蛰伏着,说明是人把蟒蛇丢进水里,有意害人。至于,是不是故意害朱家老大,又是另一回事。
“袁县令,你问问他,那天的巨蟒在井边还是井外?”
袁粟一听刑部侍郎吩咐,立马传话。
金老汉侄儿挠头道:“那天我拎着粽子去,嘴里哼着小曲,也没注意巨蟒哪来的。倒是大家帮忙打蟒头时,大哥他说是井里爬出来的,把他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才给巨蟒缠身的机会。”
原先袁粟不懂刑部侍郎问话用意何在,听完这话方才明白过来:巨蟒不可能生活在深井里,是有人故意把巨蟒丢进去,好叫蟒蛇吃人!
乍一看平淡无奇的案子,实则诡谲多变!
“烧蟒蛇是朱老汉救下儿子就立马放火烧了,还是过了一段时间?又是谁出的主意?”
应硕一问,袁粟立刻用发言问村民们。
朱老汉侄子劝道:“这事我清楚,烧死巨蟒是我叔自个儿提出来的,说巨蟒留着是个祸患,迟早还会吃人,不如一把火烧掉一了百了。当时金家人以抓了巨蟒卖大钱为由,拦着我叔不让烧。我叔这人一根筋的性儿,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撂下一句 “下回巨蟒吃人,你有种给人一命换一命?”的狠话,就跑回家抱柴来烧巨蟒。”
“金家人劝朱老汉不成,就想说服我们剩下的人卖巨蟒,说什么巨蟒浑身都是宝,能卖大价钱。可我们看过巨蟒缠人的凶样,哪里敢将活的巨蟒抬去卖?那巨蟒顽强得很,哪怕腚眼被插着木棍,疼得满地打滚,时不时想竖起头来吓唬我们。好在我们人多,木棍像雨点似的打它的头,才慢慢消停下来。”村民回忆起当天的情形,仍吓得面如土色,说话都有点磕磕巴巴的。
金家人本就跟朱老汉一家有仇,又为差点缠死朱家老大的巨蟒说情,极为可疑。应硕再问:“朱家老大被巨蟒缠身到巨蟒被烧死,金家人一直在场?”
“金家人啥时候来的,我没注意,但劝不动我们卖掉蟒蛇,金炳刚气呼呼地说会遭报应,就领着一家人走了。”
朱老汉侄子说完,其他村民纷纷点头。
姜棠问:“烧死巨蟒后,金家人有没有再找朱老汉的麻烦?”
日子久了,两家闹出来的事情那么多,村民们都道想不起来了。
忽有一妇人道:“我记得烧死巨蟒后的第二天,也就是端午节,金炳刚追着卖豆腐的方二哥骂什么不务正业,男人做豆腐就是想吃女人豆腐啥的话,还把方二哥的豆腐担子给砸了。那天好多人捡了碎豆腐,差不多家家户户端午节桌上都有一碗不要钱的煎豆腐。”
“男人卖豆腐固然有点大材小用,但豆腐好吃又便宜,金炳刚着实不该那么骂卖豆腐的人。”袁粟委婉表态。
金炳刚瞎了一只眼,又是上门女婿,在村里定是缩起尾巴做人,何至于对着一个卖豆腐的男人破口大骂?毕竟,看不上男人卖豆腐,不买就是,追着人骂还砸了豆腐担子,莫不是内里有什么冤仇?此外,金炳刚骂的话也很耐人寻味——方二哥卖豆腐是想吃女人豆腐?吃着了么?
金炳刚之死,县令看朱家人跟他有仇就判了刑结案,怎么卷宗里没提过卖豆腐的男人?换做是任何一个有骨气的男人,出门做生意不成反丢了面子,谁不怀恨在心?不如先从这个卖豆腐的疑犯查起!
应硕道:“巧了,本官最爱吃豆腐,早上一碗豆腐脑儿,三天两头吃炒豆腐,若隔了几日不吃,浑身都不得劲。听你们一提到豆腐,本官还真有点想吃刚出锅的热豆腐,谁能带本官去方二哥的家?”
“侍郎大人,我晓得方二哥的家在哪,不如我赶牛车带你们去。”
让堂堂正三品大官坐牛车,风吹日晒雨淋还颠簸,像话么?袁粟开口回绝:“不……”
应硕打断道:“承蒙叔看得起,本官还没坐过牛车,今儿就托你的福,长一回见识。”
这一番话,村民都差点以为耳朵听错了。想里正这等没品级只是管管乡民们的小官,办什么事都瞧不上牛车,而正三品的刑部侍郎竟很期待第一次坐牛车,要长见识。
“我……我……”先前还激动表示要赶牛车的朱见富,半天说不出话来。
有村民笑道:“侍郎大人说话太有趣,把你整得都不会说了!”
村民们本就抱着看热闹的心来的,全都捶地大笑。
在一片欢笑声中,应硕、姜棠、李赫和朱益群四人坐上了牛拉的板车,袁粟仍坐五人抬的便轿,村民们直跟到了村口,才挥手目送牛车远去。
朱见富赶着牛车,脸上的笑容比谷仓堆满了粮食还高兴。
李赫问:“见富叔,你这想啥事直乐乎?不如说出来,大家也一起高兴高兴。”
话说得慢,朱见富听懂了,便用方言慢慢地回道:“俺这一辈子,第一次见正三品大官,长得这么俊,还爱吃豆腐,真是稀奇。”
“有什么稀奇的?”
“俺想着京城里的大官,每顿饭比俺家的年夜饭还丰盛,不是山珍海味不能端上桌呢!”
没见识的老百姓竟会这么想!李赫笑到一顿子显摆的话都忘光了。
姜棠柔声道:“见富叔,有一些达官显贵是这样,但应侍郎吃得跟咱们一样,都是吃五谷杂粮的,顶多是吃的肉多一些。”
天高云阔,弯弯大河曲曲折折向东流,九华山上树木郁郁葱葱,黄墙青瓦的寺庙隐没其间,如一幅上好的泼墨山水画。
应硕耳听三人与朱见富的语言并不相通,却能体会对方的意思,实在是有趣。大抵是山美水美,足以化解案子千丝万结的忧愁。他便躲一会儿懒,把自己当作游人,醉心山水。
“待会儿你们要去见的方二哥,他家祖传做豆腐,从十三岁就开始挑担卖豆腐,因他家豆腐好吃又便宜,遇着孩子在旁,还多送两勺,合村就没有不喜欢在他那买豆腐的。”
既然大家都喜欢在方二哥那买豆腐吃,何以金炳刚骂他又砸摊子?
应硕一有这个念头,姜棠已开口问了出来。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望着她绝美的侧脸,大抵这就是心有灵犀。
“可能两人有什么过结,俺也不晓得。那回砸了摊子,方二哥就好长一阵子没进村卖豆腐。等金家人搬走了,他才又来卖的。待会儿,你们见了他,只管问。”
过了四个村子,顶多五六里地,便到了方二哥的方家咀村。牛车一进村,各家的狗狂奔出来,大吠不止。朱见富一面用牛鞭子甩打那些狗,一面加快速度赶牛车,直到望见了方二哥的家,才勒紧牛绳,慢了下来。
方二哥的家是两层青砖砌成的宅子,在全村仅一层青砖宅子里显得鹤立鸡群,院子也不像别家篱笆围的,而是青砖砌的,并在三丈高的院墙上放有许多尖刺,以防贼人爬院墙进去偷东西。
院子门开着,中间辟了一条石子铺就的小路,两边栽了大豆。豆杆子和叶子开始干枯,豆荚发黄,正待收割。有一老妇人带着两垂髫孩子在屋檐下剥豆荚,空豆荚被撒在空地上晾晒,竹编簸篮里装着一粒粒黄色大豆。
“婶子,有人找方二哥。”朱见富大声喊道。
老妇人这才慢慢抬头,双眼浑浊,老态龙钟,“我孙儿去卖豆腐了,还没回来。”
“方二哥没回来也不要紧,四位贵客在这等着也是一样的。”
老妇人没有迎他们进去的意思,两孩子剥着豆荚还时不时打量院子外的人,好像都不欢迎外人来。
朱见富也不好以客代主,把牛车赶到院子墙角下,“四位贵客,你们还是坐在牛车上等,省得日头晒。”
四人仍坐回到牛车上,常有村民往这偷看,但没人敢上前搭话。
“方二哥卖的啥豆腐,半天也不回来!”李赫发牢骚。
朱见富看四人等得不耐烦,“各位大人,我们这儿卖豆腐的,四五更天就要把豆腐做好,天还没大亮就要抓紧挑出去卖的。因为我们这些庄稼汉,天亮就要出门干活,媳妇们洗了衣裳也要去地里干活,若是他卖得晚,都在地里干活,谁买他的呢?像今儿快晌午了还没回来,八成是出去卖豆腐的时辰晚了,买的人少才难卖。不过,不管做啥买卖,到了午时饭点,都该要回来的。四位大人且耐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