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份工作
应试奇才的鲁莽文德
1874年,张謇刚满21岁,差不多是大学毕业生的年龄。这一年,知州孙云锦调往江宁(南京)发审局任职。
孙云锦是一个既有眼力又有脑子的人,他眼下正准备找一个幕僚,今天我们可以称这类人为秘书。在物色人选时,他定出了三条标准:一是花最少的钱找最好的人才;二是找有才华、有发展空间的人,没有才华的人请绕道;三是找处境困难却能努力上进的人,因为处于顺境的人很少有极强的上进心。当然,处于逆境却一味消沉的人他肯定也不会要。
当他用这样的三条标准在他熟悉的人里挑选时,张謇进入了他的视线。动身前夕,他向张謇发出前往江宁工作的邀请函,提出的月薪是白银十两。
到处找饭吃的张謇立即答应下来。
江宁有几家全国知名的大书院,相当于现在著名的大学,这几家书院由当时知名度极高的学者主持,也叫知名专家治学。因为对钟山书院仰慕已久,来到江宁后,张謇就兴冲冲地跑去投考,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后考研读博。
授课教师韩叔起,职位相当于今天的研究生导师、大学教授,他只看了一眼张謇投考的考卷上署明的身份——通州秀才,就连看都没看,直接把这张卷子扔进了废纸篓。
张謇一直在等结果,等来等去,等来的结果是没有结果。张謇非常郁闷,就直接写信给韩教授,诘问考卷的事。
韩叔起没有理睬他,原因很简单,你都不是我们考区的考生,查什么分?
钟山书院是张謇非常仰慕的地方,然而,投了一份试卷加一封信全都石沉大海。吃了这个闭门羹,张謇很不服气,决定换个办法证明一下自己,顺便搞个事情。这次,张謇用了一个化名,直接投考钟山书院的院长李小湖先生。
张謇的考卷受到李院长的赞赏,这一次,张謇被取为第一名。
张謇又改名再次投考惜阴书院的五经古课,院长薛慰农先生看过他的试卷之后,也把他取为第一名。
这就有意思了,江宁最有名望的两座高等学府里的最高领导现在都争着抢着要见张謇。这么一闹腾,消息渐渐发酵,当地很多人都得到了消息,知道江宁来了一个牛人。随后,张謇投书韩叔起被拒的那件事情,就像今天的微博热点一样,经过舆论传播,迅速在江宁学术界高层传播开来。
惜阴书院的薛慰农院长迅速找到了钟山书院的软肋,就这件事在一个人数众多的场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定韩叔起是见贤不举、压制人才。
这样看来,找到钟山书院的竞争对手,张謇算是找对了人,他应该是听到了自己想听的话。张謇觉得,自己这一次是给自己出了一口闷气,一高兴就开始忘乎所以,居然把自己这套做法告诉了自己的上司孙云锦。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孙云锦的确可以算是张謇的恩人,不过他现在还有另一重身份:张謇的顶头上司。下属与上司之间的游戏规则,与恩人与受惠人之间的游戏规则是不一样的。张謇当时应该是没有深刻地认清这一点,所以接下来,麻烦事就来了。
这种用假名参加考试的事,在同事亲友那里吹吹就行了,岂能在上司那里瞎吹?上司看问题的角度,跟同事亲友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年龄段的张謇,似乎还是一只职场菜鸟。
孙云锦很是慎重地看待自己这个属下的这件事,他要来张謇给韩叔起的那封信的草稿,仔细看过后对张謇说:“你啊,真是阅历太浅,少年气盛。遇事要沉得住气,不要意气用事。”
孙云锦的意思很清楚,是的,你的确有那么几分才气,但是绝不能倚仗着它胡来。就像武术高人一样,第一重要的是武德。孙云锦认为,社会十分复杂,尤其在社会高层,你如果自己给自己竖起一堵墙,想要拆除它就难了。
孙云锦一席简短的话,让张謇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尚且如此年少气盛,做事鲁莽,跟一个小愤青似的。于是,张謇赶紧请领导孙云锦出面,代自己向韩先生道歉。
5月,张謇用自己真实的姓名和学籍档案再一次投考钟山书院。看来,他在学识上的确已经相当厉害,因为这次他又考取了第一名。在校学习期间,张謇主动上门,向韩叔起先生致谢道歉。韩叔起用八个字来劝诫他:“耐烦读书,耐烦苦处。”
这八个字看上去平淡无奇,然而,对于张謇来说,真是一下子切中了要害。自己现在有这点成绩,不正是“耐烦读书,耐烦苦处”才得来的吗?很多做成大事的人,在草创时期,无论是谁,都一定有过“耐烦苦处”的沉淀。
就是这么一句极其简约的话,对于张謇来说,实在是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哲理。
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在犯错误之后,要有一位高人来指引他走出迷途,走向正确道路。
张謇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做出诚恳的检讨,这一做法也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虽然他是来自通州的白衣秀才,但江宁文化圈最终还是接纳了他。从此,张謇进入了学业上的高速成长期。他本来就是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精力旺盛的青年,在这里又有江宁名师的指导,张謇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治经、读书、为诗文之法”。
正是在这段边工作边学习的时期,张謇得到了那个时代极负盛名的桐城派大师张廉卿的指点。在张先生的指导下,张謇从一般的制艺、八股文章的僵化格局,逐渐掌握了将义理、辞章、考据融为一体的治学方法(桐城派法)。无论是学术思想的高度,还是治学方法的演进,在张謇的身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由此看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青年人的成功着实需要优秀老师的指点。
如果只是在象牙塔里治学,或许今天的张謇就成不了后来的张謇。张謇的另一个社会上的导师,让他看到了社会最残酷的一面。
萌生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想法
1874年5月,孙云锦到淮安查勘渔滨河积压讼案,这一次,他带上了张謇这个年轻人随同前往。
这里是贫穷落后的农村,与江宁城市看到的繁华景象截然不同。虽然张謇也出生于农家,但是他的家乡毕竟没有经受过战火的侵袭。战火之后的淮扬地区,特别是遭受战争蹂躏的农村,种种极端贫困的状况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里的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饥寒生活,这一次,他所看到的一切可以用“触目惊心”这样一个震撼度极高的词语来形容。
现实的刺激是强烈而直接的,然而,此时的张謇除了用笔做些记录,抒发一些自己的感叹,还能做些什么呢?或许这些见闻,正是日后他一心救国、强国、富国的思想基础。他用中国最古典的文学形式——诗词记录当时的惨状:
谁云江南好,但觉农妇苦,头蓬胫赤足籍苴,少者露臂长者乳,乱后田荒莽且庑,瘠人腴田田有主。
他还写道:
建炎时事重江淮,故垒萧萧说将才;欲问中兴宣抚使,悉云无际海潮来。
从张謇那时的诗歌等作品里可以看出,他非常渴望这样的时代能出一些人物,就像历史上的南宋名将刘光世、韩世忠一样,他们都曾经经略江淮,建立丰功伟业。
可以说,经过这段时期的磨炼,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已经从单纯追求功名的烂泥里挣脱出来,他的思想格局已经发生了某些重大转变,开始有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想法。
事实上,那个时代的很多人,当官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谋升迁;做生意的商人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发大财。只有那些有着为国家建功立业想法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而此时的张謇,在满腹经纶的文化基础上,在看到国家破败的现实情况下,生出了一种为国家真正做点什么的想法。
回乡探亲
1875年1月,张謇回乡探亲。此时的他虽然还谈不上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但与先前的惨状相比,也算得上是否极泰来。
接过儿子捧上的一百两俸银,张彭年非常高兴。一百两俸银虽然不算多,在张爸爸的眼里却代表着一种伟大的意义。张彭年将儿子送来的白银供奉在祖宗牌位前,就像对待神物一样对他顶礼膜拜。
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小地主会如此重视家里的读书人呢?往高处说,是古代中国人对“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高度崇拜的缘故;往低处说,张爸爸也的确需要培养出一个通过读书考试而当官的人来支撑门面,从而建立起自己在当地的势力圈,从此不再受那些有钱有势者的欺负。
张爸爸一边拜一边当着在场的所有家庭成员对张謇说:“看看咱们这里那些名望很高的老师,收了许多学生,一年忙到头也不过是这个样子。而你一出门,竟然就能得到这么多。”
张爸爸的这句话,不只是发发感慨,还是在帮全家人树立信心。张家世代为农,在那个时代,有点田地最多也就是个小财主,这样的小财主就是任人欺压的对象,地痞流氓、官员豪绅谁都可以欺负他们。原因很简单,张家人不识字,在官府打起官司来,基本就是吃亏受气的对象。所以类似于张家的人家都想方设法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从农业家庭一跃成为绅士家庭,进入士大夫阶层。哪怕不能当官,只要家里有个读过书的人,家庭的社会地位也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般都不会有人再找自己的麻烦。
比如张家,因为张謇是读过书的人,他就能跟所有读书人联系上,至少在出事时,能在官府那里拼个平手。因此张爸爸看到儿子送来的一百两俸银,立即有“长长地出一口气”的感觉。在那个社会,张家终于可以和绅士、士大夫们平起平坐了。
接近春节的时候,张彭年决定办一件大事,为儿子张罗一门婚事。现在,儿子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时机也刚刚好。结婚的对象是要有一定出身背景的小姐,而不是下地干活的粗笨丫头。通过门当户对的联姻,又能大大地提升张家的名望和社会地位。通过媒人的大力活动之后,张家成功与海门徐氏成为亲家。
海门徐氏,以前也是当地有钱有势的人家,只是眼下家道中落,但是那个“势力”还牢牢地矗立在那里。而且,媒人说徐家姑娘是一位俭朴贤淑的女子,这也很符合张爸爸的要求。
对于这个新娶来的媳妇,张謇是什么感觉呢?他合意吗?从他新婚之时所作的《元夜吟》中能看出来,他的一股欣喜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我家有新妇,归及岁再阳。一室颇无间,颀颀如我长。欢喜治酒食,奉之上高堂。长跽颂大人,百岁恒安康。大人向六十,鬓发玄且苍。期儿得一第,期儿生男祥。一第差救贫,生男慰榆桑。亲妇蕲吉语,钗帕迎三娘。卜云具如愿,大人进一觞。
就在他享受新婚生活时,京城传来消息:当朝皇帝同治驾崩,新皇登基,改元光绪。紧跟着是另一条消息:新皇年幼,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
京城里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地方,对于此时的张謇来说,这一时局的变化他并没有什么感觉。1875年3月,结束婚假的张謇回江宁发审局上班。
这位职场菜鸟,性格耿直,喜欢当愤青,与同事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渐渐地,张謇发现自己在发审局待不下去了。四个月之后,他干脆离开工作岗位,到惜阴书院借住。
工作没了,那就安心学习吧,毕竟后面还有科举考试,后半生还指望着考试升官发财呢,还有那份理想,不当官如何能实现呢?对于读书人来说,有一个人生游戏规则,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想“兼济天下”,首先得让自己“达”起来。
从8月应恩科乡试,到次年5月,张謇考了数场,几乎场场第一名。随后,他被取为补廪膳生,有了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他的应试能力,在当时当地已经无人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