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细节:从海洋帝国到欧洲联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风车带来的土地和国家

儿子仰着头,在烈日下眯着眼睛,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站在面前的“老师”。

此“老师”可不是人,而是一架名为“老师”的风车。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架造纸用风车,尽管外观平淡无奇,却已有数百年历史,几百年来它一直在生产优质纸张。它生产的最著名的产品诞生于1692年,据说就是那年制造的纸张后来流入美国,成为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用纸。

年幼的儿子当然不懂美国《独立宣言》的意义何等重大,他一心只对这座风车的样子感兴趣。

这里是荷兰赞丹的桑斯安斯,是荷兰最负盛名的风车村。

“老师”当然不是这里唯一的风车,它往往会被大多数游客错过,因为它并未跟游客必去的风车群在一起,而是远远矗立在田野边。

在这个距离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不过几十千米、风景如画的小村里,目前仍有数架风车,部分风车现已成为博物馆。其中,“戴皇冠的坡伦堡”是荷兰仅存的5架锯木风车之一,可惜不对外开放。“猫”是研磨矿物的磨坊,生产各种染色材料,向游客开放。“追寻者”和“斑点母鸡”都是榨油磨坊,至今仍在运转使用。此外,还有风车用于制造芝士或用于锯木。

这些各司其职的风车,当年令这座小镇异常繁荣。甚至因为这些风车的存在,赞丹还被视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区。在这一带,鼎盛时曾有800多架风车。一架架风车与一个个手工作坊,完美地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宁静而美丽,绝无后世工业区的污染。

也是在这座小镇中,还有一栋名叫“沙皇彼得之家”的房屋。它建于1632年,曾是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居住过的地方。彼得一世在年轻时有感于俄国的守旧落后,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前往西欧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回国后,他全面推行西化改革,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和教育,最终奠定了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这座“沙皇彼得之家”就是当年彼得一世在桑斯安斯学习造船时的住所,如今已被改造成为博物馆。

“老师”风车

站在小小的博物馆里,我们每个人都难免心潮澎湃。那个统治着庞大却落后帝国的年轻沙皇,将这座小镇当成自己的修行之地,只因为那时荷兰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或者说,风车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

人们认为荷兰有三大标志——风车、郁金香和红灯区。在我看来,三者其实都是经济符号。郁金香曾是世界经济史上最大的泡沫,极具代表性。红灯区则代表着荷兰对自由的领悟,红灯区的存在并未导致荷兰色情行业泛滥和社会风气淫靡,反而使其成为世界上风气最健康的国家之一。这两点我们后面还会提到。这种自由开放的态度也体现在经济领域,几百年来,荷兰一直是世界上最尊重市场的国家。

风车呢?如今散落在荷兰各处,变成景点的风车,曾是几百年前荷兰经济中最重要的一环,更是荷兰精神的见证。或者说,只有弄懂风车经济学,才能弄懂荷兰这个国家。

荷兰的风车经济学,随时代而变,各具特点。根据其特点,我觉得至少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即“争地”时代、“海上马车夫”时代和现代文明时代。

荷兰是个低地之国,近1/4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还有1/3的面积仅仅高于海平面一米左右。千百年来,荷兰人一直筑坝围堤,与海争地,终于造就出今日的宜居之国。

风车的出现并非偶然,尼德兰地区位于西风带,又濒临大西洋,别的不多,就是风多。最初,荷兰人用手工磨制谷物,后来改用“马拉踏车”和水车,再之后他们发现并开始利用风力。

1229年,世界上第一架以风为动力的风车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因其造价低廉且坚固耐用,很快便得到普及。当时,风车除了碾磨谷物之外,还可加工大麦、锯木、榨油……

不过风车最重要的功能还是抽水。1414年,荷兰人发明了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用于排水的风车。1450年前后,风车在荷兰南部已随处可见。就像那句谚语所说:“上帝创造了人,风车创造了荷兰。”也正是依靠风车,荷兰才从海洋中获取了近1/4的国土。

为了适应尼德兰地区湿润多雨、风向多变的气候,荷兰人不仅创造而且改造了风车。他们给风车配上活动顶篷,进而将顶篷安在滚轮上,使之能够利用不同风向工作。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荷兰式风车。

在斯托克豪森的《荷兰风车》一书中,专门提及中世纪时期荷兰对风车的重视。当时,为了不影响风力,风车附近禁止修建房屋和种植树木。

风车甚至是一种恩赐。《荷兰风车》还收录了一封书信:“1299年圣·尼古拉斯日后的星期四,布拉班特省和林堡省大公约翰一世在赐给阿诺德斯封地外,另赐予他可以在哈默德·冯·罗德镇(今圣乌登罗德镇)和斯金利镇(今斯海恩德尔镇)之间,挑选一处最佳地点修建一架风车的权利。同时允许其世代免交风车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风车是尼德兰地区贸易中心及城镇居民才有的特权。阿姆斯特丹、海牙、乌得勒支和哈勒姆等城市莫不如是。那些足有几层楼高、拥有宽阔翼展的风车,曾是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建筑。

接着,1588年,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宣告成立。

风车内部构造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放眼世界文明史,尼德兰联省共和国的成立值得大书特书。按照史学界的说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政治权利的国家”。

尼德兰地区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方之一,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急需建立新的社会秩序。1568年,为了反抗西班牙王国的统治和对新教加尔文派的迫害,尼德兰北方各省开始了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

1579年,尼德兰北方的七个省成立了乌得勒支联盟,这便是现代荷兰的雏形。

1587年,新生的荷兰与英国一起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588年,七省联合宣布成立尼德兰联省共和国。

这个共和国是以利益认同为基础,由资本的占有者建立的。当时,北方七省由一个个的自治市组成,各市主要由商人们管理。商人们构成了市议会,市议会的代表又组成省议会,省议会代表进一步组成国会。最终形成的国会,也以商人作为主体,在他们身后,是庞大的市民阶层。也正因此,荷兰的扩张以追求利益为目标,有着浓厚的商业特征。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发行股票的公司。

当然,这还只是荷兰称霸世界的开始。几十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1.5万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1万多艘荷兰商船游弋在世界四大洋之上,其他欧洲国家商船的总和也没有这么多。

荷兰的壮举不止于此。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它不仅发行各种货币,还为存款人提供众多服务,从而使得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欧洲的金融中心。此外,荷兰人还发明了人寿保险。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兰独立,那时荷兰已达到商业繁荣顶点,全球各地都有荷兰人的商船,因此荷兰人也被人们称作“海上马车夫”。

这一切辉煌跟风车有关吗?是的,有关!

尼德兰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正是以风车为标志的。到了荷兰称雄海上的时代,全世界的各种原料沿着海路源源不断地送至荷兰的诸多港口,又经由水道送往荷兰各地。这些来自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来自德国的亚麻籽和油菜籽、来自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就这样在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近郊的城镇开始进行加工。

雄狮样的荷兰地图,乔安尼斯·冯·达特库姆1650年绘制

这些负责加工的磨坊、锯木厂和造纸厂,都有大量风车,这是他们最为倚仗的动力来源。也正是在风车的不断转动下,人类社会最早的工业区形成了。

18世纪末,荷兰已有约1.2万架风车,一架风车的功率能达到惊人的6000匹马力,可见技术之成熟。这些风车可用来碾压谷物、粗盐、可可、烟叶、胡椒、芥末、柠檬等,还被用来轧滚毛呢、毛毡,造纸,染色……几乎无所不能。当然,它还具有抽水功能。正是靠着风车不停吸水、排水,荷兰的国土才不致被淹没。

今天,风车已经不再是荷兰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荷兰的风车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旅游和文化保持的阶段。

如今的荷兰,围海大堤早已筑成,人们不再需要用风车抽水保全土地,曾经的海域也变成了陆地与湖泊。在这片湖泊四周,名城林立,如马尔肯、埃丹、沃伦丹、霍伦和恩克赫伊曾等。当年,它们是小渔港、磨坊区、贸易城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与风车有关,与荷兰的海上经济有关。直到今天,这个被称作“北海黄金贸易圈”的地区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荷兰仍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富庶的贸易国家之一。

从早期利用风车与海争地,到“海上马车夫”时代的风车工业,再到如今以风车为核心的旅游和文化保持,荷兰与风车的缘分一直在继续。

风车不仅仅是风车本身,更是荷兰人的象征。早期与海争地,体现的是荷兰人的拼搏进取精神。“海上马车夫”时代的风车工业,体现的是荷兰人在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上的娴熟运作。至于当下,体现的是荷兰人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表现出的理性态度。

这个宗教政策一向宽容,对不同思想十分包容,又有着悠久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用风车告诉我们:一个以商立国,以市场经济和契约精神为本的国家,蕴含着多么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