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伦理”的含义
现在咱们进入下一个单元,中国传统里“伦理”的含义。请你们找到“汉典”的主页,这个网站非常好用,可迅速检索汉字的含义和字源字形,至今仍免费。此外,“国学大师”和“国学导航”也不错,可检索典故。例如,你们在“汉典”里检索“道德”,先检索“德”字,再检索“道”字,可知甲骨文已有“德”字,金文有“道”字。再看看“伦理”的“伦”字和“理”字,可知甲骨文已有“伦”字(通“仑”字),金文有“理”字。我们知道甲骨文早于金文,据此推测,在中国传统里,先有“德”字和“仑”字,后有“道”字和“理”字。至于“道”与“德”连用或“伦”与“理”连用,应当更晚。这是因为,写字太贵。古文,惜字如金。先用单字表达,单字实在不够用,再用双字。直到纸张普及之后,才有四字成语的流行。
道、德、伦、理,用“汉典”检索的结果,我贴在实时版地图里了,就在“第一讲”题目的周边,见图1.24、1.25、1.26。
图1.24 检索“汉典”,“德”字和“仑”字的甲骨文字形,“道”字和“理”字的金文字形(详见图1.25和1.26)
先看看这个“德”字,甲骨文的字形如图1.25所示,象形,意思是在十字路口,从天上垂下一只眼睛,所谓“天垂示”,上天的指示。十字路口的意思是不知道走哪条路,陷入困境,希望上天提示。这是“德”字的最早含义,甲骨文,殷墟出土最多。周取代了商,文字的含义可能有差异,“德”字的金文,见图1.25所示,西周早期的意思仍是十字路口天垂示。注意,这个字左侧的双人旁与“人”字无关,表示十字路口,秦统一文字,隶书写成双人旁。许多简化字遮蔽了古文字的许多含义,可谓贻害无穷。当然,这是秦朝隶定的后果。总之,“德”的意思是人在困境中获得天启。殷商的人敬鬼神,重天启。周取代商之后,特重祖先崇拜,形成宗法社会传统,“德”字的金文含义沿袭了甲骨文的含义,没有发生重要改变。只不过老子写《道德经》的时代赋予“德”字新的含义。马王堆帛书《老子》中,“德经”在“道经”之前。
图1.25 “汉典”甲骨文“德”字的字形
在印刷版心智地图右侧中间区域,有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一段文字,如下引文所示。司马谈是司马迁的父亲,公元前2世纪的人,中国传统里,史官与百工一样,都是世袭的,即所谓“职人”,技能世袭积累。根据太史公司马谈的分类,先秦思想主要有六派: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后来的历史家对“百家”试行分类。第一个试行分类的人是司马谈(卒于公元前110年),他是作《史记》的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年)的父亲。《史记》最后一篇中引用了司马谈的一篇文章,题为“论六家要指”。这篇文章把以前几个世纪的哲学家划分为六个主要的学派,如下:
第一是阴阳家。他们讲的是一种宇宙生成论。它由“阴”、“阳”得名。在中国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论的两个主要原则。中国人相信,阴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一切宇宙现象。
第二是儒家。这一家在西方文献中称为“孔子学派”。但是“儒”字的字义是“文士”或学者,所以西方称为“孔子学派”就不大确切,因为这没有表明这一家的人都是学者以及思想家。他们与别家的人不同,都是传授古代典籍的教师,因而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者。至于孔子,的确是这一家的领袖人物,说他是它的创建人也是正确的。不过“儒”字不限于指孔子学派的人,它的含义要广泛些。
第三是墨家。这一家在墨子领导下,有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它的门徒实际上已经自称“墨者”。所以这一家的名称不是司马谈新起的,其他几家的名称有的是他新起的。
第四是名家。这一家的人,兴趣在于他们所谓的“名”、“实”之辨。
第五是法家。汉字“法”的意义是法式、法律。这一家源于一群政治家。他们主张,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儒者强调的道德惯例上。
第六是道德家。这一家的人把它的形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着一个概念集中起来,那就是“无”,也就是“道”。道集中于个体之中,作为人的自然德性,这就是“德”,翻译成英文的virtue(德),最好解释为内在于任何个体事物之中的power(力)。这一家,司马谈叫做“道德家”,后来简称“道家”。第一章已经指出,应当注意它与道教的区别。
你们读上述文字,要注意冯友兰的注释。也许如牟宗三批评的那样,冯友兰犯了以西学注释国学的错误。也许是我理解不深。我之所以引用上面这段文字,是因为司马谈的“六家要旨”本身值得关注。中间四家,儒墨名法,今天仍是可以辨别的。前后两家,阴阳家和道德家,今天我们普通人不容易辨别。冯友兰的注释,我读了,继续困惑。
现在讨论“伦”字的含义,古文中与“仑”字相通,如图1.26所示。甲骨文和金文每一个字都很贵,偏旁也贵,能不用就不用。甲骨文的“仑”,字形的解释可以是:(1)谷仓里堆放的典册,(2)与“龢”字相通,音调和谐的意思。图1.26“楚系简帛”里的“仑”字,与“龢”的左半部分完全一致,是一种乐器。
图1.26 “汉典”甲骨文“仑”字的字形
我倾向于乐器的解释,和谐的人伦关系,犹如音乐的龢。也许你们有其他解释,共同讨论。可是通常的解释是谷仓典册,因为谷仓往往也是孩子学习的场所。韩国的成均馆大学,古代是“成均馆”,就是贵族子弟的学校。这个“均”字的意思是公平分配粮食,成均,意思是学习公平分配粮食,现在检索“成均”一词,源于《周礼》,意取“成人才之未就,均风俗之不齐”,已经没有谷仓的意思了。不论哪一种解释,伦或仑,与“天”无关,仅仅是人伦之序。这是中国古代“伦理”与“道德”含义之间的本质差异,不仅商代甲骨文如此,周代金文也如此。后来的老子,之所以能写《道德经》,也许因为“德”与“天道”之间有原始联系(至少始于殷商时期)。孔子如果在老子之前留下几千字,他也许写《人伦经》。老子讲天道,孔子讲人道,这是他们两位思路的字源学差异。
金文的“道”字,见图1.27,也是在十字路口,中间没有“天垂示”,而是一个“首”字,意思可能是,在困境之中,“首”提示如何做。
图1.27 “汉典”西周早期金文“道”字
金文的“理”字,不必看图了,因为争议很小,意思是琢磨玉石的时候要顺着它的纹理,所以有一个“王”字旁,玉石嘛。读音从“里”,意味着内在的纹理。
以上所述,是在字源学视角下,汉语里“道德”和“伦理”的含义。字源学方法,海德格尔系统运用于存在哲学,给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的理由在于,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史,最初的含义往往被后来世代赋予的含义层层叠叠地遮蔽,于是,当代人很难从这些字的当代含义洞悉它们的古代含义。我引用过多次怀特海《教育的目的》关于“惰性观念”(inert ideas)和“有生命力的观念”(vital ideas)的讨论。任何重要观念最初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因为那时的重要性感受首次借助这些观念获得表达。观念带着自己的重要性感受,经过广泛传播之后,常常蜕变为惰性的,因为观念使用者们不再从这些观念感受到最初的重要性。海德格尔卓有成效地运用字源学方法,层层剥离覆盖在这些观念之上的历史尘埃,因而现代哲学能够还原人类最初的重要性感受,并将重要性感受注入惰性观念,让它们再次成为有生命力的观念。阿伦特从海德格尔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能力,或者说,她被老师激活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将新的生命力注入旧观念的那种天赋。
概括上述古今中西的道德观念与伦理观念,在西方传统里,自斯密和康德以来,道德(古希腊的伦理)与神密切相关,融入上帝审判人类的“外在超越”传统。在古希腊传统里,伦理是英雄人物的情志,与神为人安排的命运及英雄人物对神定命运的反叛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里,殷商以来,道德与天密切相关,伦理只是人间的秩序。不过,在文王、周公、孔子、孟子的儒家传统里,伦理逐渐演变为天命流行下注至人心的“内向超越”思想,所谓“天人合一”。
这里,我需要解释何为“中国传统”。我的解释当然来自我认同或我喜欢的流派,有我的局限性。汉唐以来形成的儒家传统以“六经”为核心,这是孔子确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但是《乐经》佚失,汉代只设置“五经博士”,教授《诗》《书》《礼》《易》《春秋》。大儒董仲舒“春秋决狱”,相当于法官判案,根据就是《春秋》——孔子整理的鲁史。孔子“笔削春秋”,意思是历史不仅记录事件,而且要对历史人物给出评价。董仲舒是大儒,春秋决狱是要通过判案来弘扬孔子儒学。唐初李世民拜孔颖达(574—648年)为“国子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主持编纂《五经正义》。到了清代,阮元主持编纂《十三经注疏》,原有的“五经”之外,还有《孝经》《尔雅》《论语》《孟子》,以及“三礼”和“《春秋》三传”。这是儒家传统,所谓“官定版”。
马一浮指出,孔子之前,文王周公的传统里,还有“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时期,非身通六艺者不得称儒。与孔子“六经”对照,射是武艺,引申包含兵法,御是驾驭战车的艺术,引申包含治国术。这两门艺术,孔子“六经”是没有的。另一方面,古六艺的“数”,涵盖极广,不仅有伏羲文王的八卦,还应包括周髀算经这样的数学,以及连山易和归藏易这样的前朝遗产,和各类谶纬之术。孔子“六经”有“鲁春秋”,古六艺当然没有。
官定版儒学传统和古六艺传统,还要补充以晚近百年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字和诸如马王堆“帛书老子”这样的出土文献,以及1990年代以来最引人瞩目的“上博楚简”和“郭店楚简”。注意,1990年代以来,国内还出现了一些楚简,学界争议很大。只要有利可图,就有文物造假。我相信李零的考证,他是北大文博学院的古文献学家和考古学家。郭店简和上博简,都是李零去整理的,条件艰苦,简牍残破,哪一片接着哪一片,颇费踌躇。你们不妨读李零写的《郭店楚简校读记》和《上博楚简校读记》,这也是我常备常读的书,内容极丰富。
宋代儒学,集大成者朱熹。那时没有智商测验,可是皇上常招揽天下人才,其中不乏天才。以我的判断,朱熹应当是一位天才人物。当然,“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二程”,都是天才。
朱熹的《中庸章句序》,你们看印刷版心智地图“中国文化精髓”椭圆形文字框的第二条引文,在那里朱熹解释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这精髓最初只有四字,“允执厥中”,尧传给舜的。到《尚书·大禹谟》,舜传给禹的时候,四字扩展为十六字,流传至今,你们在商学院也许经常见到或听到,称为“十六字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朱熹讲的故事,值得你们反复诵读,会毕生受益。孔子的大弟子是颜回,但他在孔子之前去世。于是孔子的接班人就是曾参。子思是孔子之孙,是曾子的接班人,他的弟子是孟子。朱熹讲的是《中庸》的传承故事,子思觉着即将辞世,恐怕道学失传,于是口授《中庸》给孟子。四字箴言,传至夏禹成为十六字箴言,再传至孟子成为很长的一篇文章。这是因为,古人淳朴,四字足矣。今人杂念丛生,且文字早已脱离古代情境(我称之为“文字的官僚化”),非有长篇文章而不能澄清层层误解。从那时流传至宋代,《中庸》已成为“四书五经”之一,更增加了许多注解(例如《中庸集注》)。“四书”的简称是“语孟学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循序渐进,《中庸》在大学之后,是研究院的课程。
关于“伦”字的含义,晚近出土的文物似乎更多支持伦理源于乐律的假说。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几十只陪葬骨笛,多数是七孔笛,说明那时已有七音而不是五音。根据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的报告(刊发于《自然》杂志),贾湖三期出土的八孔骨笛,测定为8000年前的,可吹出完备的七音音阶。据此,乐律的发展可能早于天文。如果这一判断可以成立,那么,“仑”字很可能源于乐律,而不是谷仓典册。当然,天文的发展可能更早,例如万年之前,这有待出土文物印证。
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golden means),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似乎是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共同伦理原则。以公元前5世纪为轴心,上下300年,各古代文明的思想先驱,不约而同地运用自己的智慧探讨人伦秩序的基本原理。以中庸之道考察“善”(共同的善),遂有《礼记·大学》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典时期,就是轴心时代,西方伦理实践的基本问题与中国伦理实践的基本问题一致,我们应如何做才是“止于至善”?西方文化以“求真”为核心价值,西方人在“求善”的时候首先询问“何为善”,这也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议题:何为至善?亚里士多德之后,西方社会经历了千年宗教时期。由于这一漫长时期对人性的熏陶,西方人相信,至善的根源是上帝,他是人不可企及的至善之源。理性启蒙之后,康德论证,人可以有“道德律令”,只要人勇于独立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当然,斯多亚学者和继承斯多亚思想的斯密,以及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将“至善”问题留给神学。轴心时代之前也许数千年,中国文化已与西方文化分道扬镳,至少在《尚书》的时代,人与天地相参,允执厥中,已成为中国人对“至善”的基本理解。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一段阐述,我贴在印刷版地图里了: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紧邻上面的引文,仍在印刷版心智地图里,上端的正中有一个很大的黄色文字框,其中的文字引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孟子以“距杨墨”为己任,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墨子·滕文公下》)……人只有在人伦即人与人的关系中,才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展。……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人民在道德上就有革命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杀了君,也不算弑君之罪。……如果圣人为王,他的治道就叫做王道。照孟子和后来的儒家说,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要达到仁,最好的方法是行忠恕。通过行忠恕,他的自我、自私,都逐步减少了。一旦减无可减,他就感觉到再也没有人与我的分别,再也没有人与天的分别。这就是说,他已经同天,即与宇宙同一,成为一个整体。由此就认识到“万物皆备于我”。从这句话我们看到了孟子哲学中的神秘主义成分。……若要更好地了解这种神秘主义,就得看一看孟子对于“浩然之气”的讨论,在其中,孟子描述了自己的精神修养发展过程。《孟子·公孙丑上》告诉我们,有一位弟子问孟子有什么特长,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位弟子又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回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到后来,孟子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个名词也就不罕见了,但是在先秦仅此一见。……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可以叫做“知道”。道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道。另一方面,孟子叫做“集义”,就是经常做一个“天民”在宇宙中应当做的事。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孟子说的“配义与道”。……“名家”这个名称,译成英文时,有时译作“sophists”(诡辩家),有时译作“logicians”(逻辑家)或“dialecticians”(辩证家)。名家与诡辩家、逻辑家、辩证家有些相同,这是事实;但是他们并不完全相同,这更是事实。……《吕氏春秋》也说邓析、公孙龙是“言意相离”、“言心相离”之辈(《审应览·离谓·淫辞》),以其悖论而闻名于世。……道家第二阶段:老子(冯友兰认为老子晚于孔子而胡适认为老子早于孔子)……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理想的国家是有圣人为元首的国家。只有圣人能够治国,应该治国。可是两家也有不同,照儒家说,圣人一旦为王,他应当为人民做许多事情;而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应当完全无为。……道家第三阶段:庄子(冯友兰认为道家第一阶段是杨朱)。……庄子对于道、德的看法同老子的一样。例如他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末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庄子·天地》)所以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将是同等地幸福。
根据这段引文,止于至善,是一个人的毕生实践,如孔子那样。其次,如冯友兰阐述的孔子那样,毕生实践的核心是忠恕之道,逐渐摆脱“我”的执念,由“无我”境界转入“天人合一”境界,典范是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朱熹也每天静坐半日,调息冥想。人与天地相参,一分为三,静以通天下所感,也许是古儒止于至善的方法。
中西文化差异,核心是“真善美”三者的重要性排序不同。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求善”,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求真”。也许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观察仍正确,那么,印度文化的核心是“求美”——黑格尔说印度人永远生活在梦里。
印刷版心智地图右下方,有一个蓝色椭圆形文字框,里面是我理解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排序:善、美、真。这个蓝色文字框有三条分支,分别给出“汉典”中“真”“善”“美”的字源字形。
根据“汉典”,“美”字见于甲骨文,而“真”和“善”仅见于金文。《说文》解释“美”,从羊,从大,羊大则美。可见,这个字的最初含义是“美味”,而且延续到金文,含义不变。金文“善”的字形,从羊,从言,《说文》解释“吉言”。似乎,善是美味的延伸。可是,我们已介绍过民国时期黄建中《比较伦理学》的阐释:道德之目的在善不在利,善恶之别在心不在迹。
甲骨文“美”字和金文“善”字的含义,如何演变为这两字的现代含义,有待字源学的澄清。我检索《四部丛刊》,“美”字多见于音乐和文学。“善”字与“恶”字连用,见于先秦诸子文献。
炼丹术,是金文“真”字最初表达的含义,见图1.28,这些字形都有炼丹炉,尤其是第一行第三字和第二行第一字。楷书“真”字下部的两点,其实是炼丹炉的架子,下方生火。第一行第一字的费解之处在于上方的“匕”,象征匕首插入脑中,下方生火。也许符合《庄子》的描写:“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说文》解释:“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老子》:“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图1.28 “汉典”金文“真”字的字形演变
先秦时期道家炼丹术有内丹实践,“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印证了《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的描述,又引申为老子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炼丹术的“真”,演化为“真诚”与“诚信”,于是有了“真”字的现代含义。不过,现代汉语与英语一样,不能区分“真相”与“真理”,二者都是“真”。
印刷版心智地图“真”字左侧黄色文字框内,我注释:西周早期“真”通“贞”(纯朴)。真,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说文》)按:六经无真字。庄子的时期,是“彼是方生”,含义接近现代汉语的真字。
回到这门课开篇给出的定义:伦理学是关于社会生活的智慧。既然是智慧,就不是知识。智慧,更多是实践智慧。你可以有知识但没有智慧,你也可以没有知识但有智慧。当然,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如果不能实践,那么知识也肯定没有。知行不一,不知也。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反王阳明之说。不过,孙中山理解的知识,还是西学传统的知识。在西学传统里,知行不合一,是常态。
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排序:真、善、美。若运用亚里士多德“黄金中庸”于“求真”意志,则西方人不应无限制地求真。偏离中庸,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恶”。不过,他辞世之后的2000多年,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宗教偏激时代。在偏激的时代,求真的意志走到极端,陷入尼采预言的“虚无主义”。
现在返回图1.24,“第一讲”的右侧蓝色椭圆形文字框,伦理学基本问题:善,止于至善,黄金中庸。怎样才是“至善”,我们怎样做才好?
在图1.24“第一讲”右侧另一个蓝色椭圆形文字框内,我写了伦理学的经典定义:伦,人伦,人伦之理。然后,右侧黄色文字框内写着:“我不知其彝伦攸叙。”(《书·洪范》)“有伦有义。”(《庄子·齐物论》)
“书”,特指《尚书》,孔子“修诗书,订礼乐”,就是修这部《尚书》。以往70年,顾颉刚“疑古”,李学勤“走出疑古”,《尚书》各篇的真伪问题始终无解。我的态度是《大禹谟》这篇,宁可信其为真。
学界公认《洪范》不是伪书。“彝伦攸叙”可能就是最早的伦理文章。到了《庄子》的年代,写“有伦有义”,伦理与正义之间有了密切的关系。
所以,印刷版地图在上述两个蓝色椭圆形文字框之间,有第三个蓝色椭圆形文字框:义,正义,政治哲学。注意,这里仍存在中西差异。我在研读斯密《道德情操论》时写过一篇文章,将斯密著作的核心观念“合宜性”与儒学传统里的“义”字相互联系,可以说,二者含义最为接近。不过,“正义”和“政治哲学”,中西差异太大。我们讨论这些差异之前,必须如海德格尔那样,对“正义”和“政治”有足够深切的字源学研究。
根据黄建中的“淑世主义”伦理学,每一个人都应与其他人一样享有某种基本的善,在这一基础之上,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否符合伦理。淑世主义关于基本善的公平享有,是问迹不问心的,很接近罗尔斯后来提出的正义原则。请注意,黄建中的《比较伦理学》是1944年的,罗尔斯的《正义论》是1974年的,当然,我们知道,罗尔斯在出书之前的十多年里已设想了正义原则。
根据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每一个人都应与其他人一样享有某种基本的善,在这一基础之上,社会允许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如果这些差异有助于改善全体福利。不过,罗尔斯《正义论》有一章讨论他的正义原则的心理基础,他称之为“正义原则的稳定性”问题。他的心理学来自皮亚杰,略显过时,但仍能成立。基于常识,任何缺乏社会心理基础的正义原则,都是很难实施的,缺乏稳定性。很遗憾,罗尔斯生前始终没有解决稳定性问题。每次讲到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我都会想到他的生命路径。根据传记资料,罗尔斯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并不优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他目睹战友们的死亡,尤其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之后,丛林里的日本士兵并不知道这一消息,必须有人冒险走进丛林引导日军放下武器走出丛林。罗尔斯要求进入丛林。由于有这样的生死体验,返回哈佛大学之后,他决定研究正义问题。
心理学在脑科学时代的研究,可能为罗尔斯正义原则提供心理根据。在印刷版地图里,“第一讲”的下方显著位置有“扳道岔悖论”的三张图示。这一悖论是对功利主义伦理原则的严重挑战,桑德尔正义演说第一讲就引用了这一悖论。MIT脑科学明星萨克斯(Rebicca Saxe)领导的小组,以及哈佛大学哲学系的讲师贝伦兹(Jeff Behrends),都在研究这一悖论。
根据维基百科“Judith Jarvis Thomson”词条,这位女性哲学家汤姆森1929年出生于纽约市,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是伦理学与元伦理学,1964年成为MIT的劳伦斯—洛克菲勒讲座哲学教授,1989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随后成为MIT荣休教授,2012年获得美国哲学会颁发的“蒯因奖”,2016年当选不列颠科学院通信院士,2020年11月20日,以91岁高龄辞世。《纽约时报》2020年12月3日发布悼念文章,称她“创造了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扳道岔问题的实验哲学”,源于她197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在MIT校园里,她被誉为“哲学巨人”。她和英国的一位女性哲学家、美国第22届和第24届总统克利夫兰的外孙女富特(Phillipa Foot,1920—2010),被认为是扳道岔悖论的共同提出者。不过,这一悖论可追溯至更早,1905年哲学教授夏普(Frank Chapman Sharp,1866—1943)在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份调查问卷。根据维基百科“trolley problem”,在发表于1967年的一篇关于堕胎的论文里,富特讨论了扳道岔悖论这一类的伦理困境。
有一位同学在微信群里希望讨论人工智能伦理学,那正是哈佛年轻讲师贝伦兹研究的主题。他在MIT网站设置了扳道岔悖论的问卷调查,然后,将人们认为符合伦理的决策输入人工智能扳道岔决策程序,他称之为“道德机器”。所以,他的道德机器只能模仿我们人类的判断,不能解决扳道岔悖论。根据维基百科“trolley problem”词条,关于扳道岔悖论的许多调查问卷显示,赞同为挽救5人而牺牲1人的,占问卷总数的90%,在一次仅面向专业哲学家的问卷调查中,赞同为挽救5人而牺牲1人的,占问卷总数的65%,这两套数据充分说明,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在西方社会仍是主流。
今天这一讲就结束了。可以认为,印刷版心智地图的脉络和细节都是围绕下列主旨展开的:伦理学的定义,伦理学基本问题,企业文化,企业家问题或“每一个人的英雄之旅”。